DB5306/T 75-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巡护技术规程

DB5306/T 75-2021 Yunnan section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rare and unique fish speci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regulations for patrol technology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6/T 75-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24
实施日期
2021-10-08
发布单位/组织
昭通市
归口单位
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的巡护工作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西南大学
起草人:
庄清海、张春霖、刘建虎、卢群、龚廷登、孔臻、张友钊、龙永才、李兰顺、黄显杰、毕艳涛、赵晓莎、刘文明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50

DB5306

昭通市地方标准

DB5306/T75-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段巡护技术规程

2021-09-24发布2021-10-08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6/T7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提出。

本文件由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西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清海、张春霖、刘建虎、卢群、龚廷登、孔臻、张友钊、龙永才、李兰顺、

黄显杰、毕艳涛、赵晓莎、刘文明。

I

DB5306/T75-2021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段巡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巡护原则、巡护程序、安

全要求、巡护成果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的巡护工作。

2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日常巡护Routinepatrol

沿着固定路线,按要求对保护区水域及滩涂进行观察、记录,及时将所发生的异常情况

上报,并及时采取行动制止非法行为的过程。

2.2

稽查巡护Inspectorpatrol

由工作人员、执法人员根据获得信息或威胁因子发生的规律和季节性等特点,不定期、

不定线路对保护区水域及滩涂进行的巡护。

2.3

监测巡护Monitoringpatrol

由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时间、地点和规定的数据收集方法,使用专业工具开展的保护区

水域生态系统各因子采集、监测的巡护。

3原则

安全性原则:巡护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安全意识,注意避让自然灾害和野生动

物,巡护路线的制定及巡护作业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科学性原则:按照巡护目的,根据地形、地势以及河流走势合理布设巡护路线。

时效性原则:巡护必须完成规定工作,并及时、认真、全面地填写巡护表格,记录相关

信息。

1

DB5306/T75-2021

4巡护内容

4.1日常巡护

日常巡护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a)观察保护区及周边环境状况,及时记录并报告重点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情况;

b)依法制止破坏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调查取证;

c)观察、记录并报告保护区内对保护区水生态环境有损害的非法行为;

d)对涉水工程建设进度及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并填写生态监管记录表;

e)观察保护区标志塔、界碑、界桩等标识以及宣传牌、警示牌等宣传设施的完好情况;

f)观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

g)观察并记录、拍摄保护对象特殊现象如成鱼集群繁殖或索饵、幼苗集群等;

h)发现并及时报告保护区水域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参与环境风险事件的紧急处置及

鱼类救护;

i)向周边社区群众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基本知识,参与保护

区与周边社区共建活动。

4.2稽查巡护

稽查巡护方式如下:

a)在鱼类繁殖季节(3月~5月份)针对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开展的专项巡查;

b)针对周边高密度人口区域河流及违法案件高发河段进行的巡查;

b)c)针对在建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修复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

d)针对易发性环境影响的周边社区及工矿企业排污口及渣场实施的专项检查;

e)周边社区旅游旺季在相关河段开展的专项检查;

f)针对在保护区范围内发生的环境损害案件或保护区周边发生的但可能对保护区产生

的影响环境损害案件开展的及时稽查;

g)需要配合其他机构及部门开展的专项检查。

4.3监测巡护

监测巡护方式如下:

a)纳入国家监测网络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监测标准按照国家监测网络技术标准;

b)由主管部门批准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监测标准按照国家监测网络技术标准及保护区

相关监测技术规程;

c)科研院所及相关监测机构实施的水质、水文、水生生物、鱼类、河流底质、岸线等

由保护区负责过程监管的监测;

2

DB5306/T75-2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