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RPA 015-2025 跨黄河中上游公路斜拉桥绿色低碳建造评价标准

T/CECRPA 015-2025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ECRPA 015-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5-19
实施日期
2025-05-19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跨黄河中上游公路斜拉桥绿色低碳建造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本标准可为跨黄河中上游公路斜拉桥项目开展绿色低碳建造提供技术参考,也可为评估以宁夏为代表的跨黄河中上游公路斜拉桥绿色低碳建造水平提供规范基础。本标准技术要求主要依托跨黄河中上游公路斜拉桥工程实践经验,其他区域项目可视情使用;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符号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斜拉桥 cable-stayed bridge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3.2  绿色低碳公路桥梁 Green low-carbon highway bridge考虑桥梁结构、形式、材料、作用荷载及区域环境特征等,从桥梁全生命周期和对环境的低排放影响两个维度以全过程、全要素、多维度碳排放最低、资源占用最少、污染排放最少、建设成本最低等为建设目标,具有“工程—环境”相容共生特点的桥梁工程。3.3  绿色公路 green highway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3.4  节点景观 node landscape桥梁用地至桥梁使用者视域范围间具有标识性可供短暂观赏或具有休憩休闲功能的区域景观风貌,如观景台、停车区、服务区等。4  基本要求和原则4.1坚持全寿命周期理念。将绿色低碳公路桥梁建设理念贯穿于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和管理全过程,推进建设与养护一体化设计,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4.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特点合理布局,优化设计。根据沿线自然、旅游等条件和游客出行需求,因地制宜拓展公路的旅游服务功能。4.3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按照绿色公路建设要求,尽可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避免大填大挖频繁对原始地貌的切割损害,降低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统筹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4.4坚持技术创新导向。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引导公路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绿色施工,推广机械化、智能化、专业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起草人:
刘杰、高嘉蔚、龚巍巍、李齐丽、罗晓军、严晓平、潘瑞琦、韩兆兴、秦晓春、于琦、鲍志远、毛宁、丁小平、李瑞杰、冀鹏举、支霞辉、张利国、邱春霞、何正榜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