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23-2008 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723-2008 Operational regulation of harvesting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fores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 起草人:
- 唐小平、谢守鑫、崔武社、王红春、陈昱、袁少青、翁国庆、周洁敏、程小玲、刘建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020.40
犅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犔犢犜17232008
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
犗犲狉犪狋犻狅狀犪犾狉犲狌犾犪狋犻狅狀狅犳犺犪狉狏犲狊狋犻狀狅犳犳犪狉犿犾犪狀犱狊犺犲犾狋犲狉犫犲犾狋犳狅狉犲狊狋
狆犵犵
ㅤㅤㅤㅤ
20080331发布200805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犔犢犜17232008
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防护林采伐的类型、作业要求和伐区作业监督检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农田防护林的采伐、更新作业和管理。平原地区的渠、路防护林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462005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国函[]号)
1987151
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林资发[]号)
200425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号)
200361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田防护林犳犪狉犿犾犪狀犱狊犺犲犾狋犲狉犫犲犾狋犳狅狉犲狊狋
以保护农田、牧(草)场,减免自然灾害,改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包括农田、牧(草)场内及其境界外100m范围内,或与沙质地区接壤250m500m范围
~
内,以及在阶地、低丘、岗地等处设置的林带、林网、片林。
3.1.1
片林犪狋犮犺犳狅狉犲狊狋
狆
以片状分布为主要特征,面积2(亩)以上的森林。
0.067hm1
3.1.2
林网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狀犲狋狑狅狉犽
由多条林带构成的网格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3.1.3
主林带犿犪犻狀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基干林带狉犻犿犪狉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狆狔
在林网中起主导防护作用的林带,一般与主风方向垂直。
3.1.4
副林带,
犪犮犮犲狊狊狅狉犻犪犾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狊犲犮狅狀犱犪狉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狔
在林网中除主林带以外的林带。
3.1.5
长林带犾狅狀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犵
长度在1000m以上的林带。
1
/—
犔犢犜17232008
3.1.6
宽林带,
犫狉狅犪犱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狑犻犱犲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宽度在行(含乔木、灌木)以上的林带,行间距执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5
3.2
防护成熟犳狅狉犲狊狋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犿犪狋狌狉犻狋
狆狔
农田防护林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防护效应,即保护、控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以及防止、减轻农
田自然灾害等作用,达到最佳时的状态。
3.2.1
防护成熟龄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犿犪狋狌狉犻狋犪犲
狆狔犵
农田防护林处于防护成熟时所对应的林木平均年龄。
3.2.2
更新采伐龄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犮狌狋狋犻狀犪犲
犵犵犵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开始明显下降时所对应的林木平均年龄。
3.3
林带(网)更新()
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狀犲狋狑狅狉犽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
犵
为更替或恢复林带(网)所进行的更新造林。包括带内更新和带间更新。
3.3.1
带内更新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犻狀狊犻犱犲狋犺犲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犵
在老林带位置或紧邻两侧进行的更新造林。分为伐前带内更新和伐后原带更新。
伐前带内更新是指老林带被采伐前,在林带内部或紧邻两侧先行造林,待新造林生长稳定后,再对
老林带的树木进行采伐。
ㅤㅤㅤㅤ
伐后原带更新是指老林带被部分或全部采伐后,在老林带位置或紧邻两侧进行的造林。
3.3.2
带间更新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犫犲狋狑犲犲狀犳狅狉犲狊狋犫犲犾狋
犵
滚带更新
老林带被采伐前,在相邻两条老林带之间,先造一条新林带,待新造林带生长稳定后,再对老林带进
行采伐。
3.4
更新采伐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犮狌狋狋犻狀
犵犵
为了恢复和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对达到或超过更新采伐年龄的农田防护林进行的
采伐。
更新采伐方式包括:全带采伐、分段采伐、分行采伐、隔株采伐、连带采伐、隔带采伐等。
3.4.1
分段采伐犿狌犾狋犻狊狋犪犲犮狌狋狋犻狀
犵犵
对林带进行的分段多次采伐。
3.4.2
隔株采伐()
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狋狉犲犲狊狊犲犾犲犮狋犻狅狀犮狌狋狋犻狀
犵
在林带内每隔一株或多株,选择一株或多株树木进行的采伐。
3.4.3
连带采伐狊狋狉犻犮犾犲犪狉犮狌狋狋犻狀
狆犵
对相邻林带同时一次性全部采伐。
3.4.4
隔带采伐犻狀狋犲狉狏犪犾狊狋狉犻犮犾犲犪狉犮狌狋狋犻狀
狆犵
对相隔林带(间隔一条林带以上)的一次性全部采伐。
2
/—
犔犢犜17232008
3.5
抚育采伐狋犲狀犱犻狀犮狌狋狋犻狀
犵犵
抚育间伐
为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防护效应,对未达到防护成熟龄的农田防护林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包括
行间间伐、择株间伐等采伐方式。
行间间伐含义同/—的。择株间伐含义同/—的。
LYT164620053.29LYT164620053.4.2
3.6
低效林改造采伐犾狅狑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犳狅狉犲狊狋犮狌狋狋犻狀
狔狆犵
为改善或提高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未达到防护成熟龄且生长不良、防护效应低下的农田防护
林进行的采伐。包括全带改造采伐和综合改造采伐。
全带改造采伐是指对低效农田防护林所进行的一次性全部采伐。
综合改造采伐是指对低效农田防护林采取必要的补植补造或(和)土壤改良措施的同时,对部分林
木所进行的采伐。
4采伐更新原则
4.1维护主体功能原则
维护和提高农田防护林的主导功能,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4.2分区管理原则
按照《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的要求,实行分类经营、分区管理。
4.3分级采伐更新原则
在实施大面积采伐更新时,应按以下优先级顺序进行:
ㅤㅤㅤㅤ
a)发生严重病虫害或遭受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害的;
b)林相残破、防护效应低下的;
)超过更新采伐龄一个龄级以上的;
c
d)林木生长明显减缓急需进行抚育的。
5采伐类型
5.1更新采伐
5.1.1对象
达到或超过更新采伐年龄的农田防护林,可进行更新采伐。不同更新采伐方式适用对象为:
a)全带采伐:适用于短窄林带;
b)分行采伐:适用于宽林带、主林带;
)分段采伐:适用于宽林带、主林带、长林带;
c
d)隔株采伐:适用于整体防护效应良好,仅需对单株或多株林木进行采伐的林带;
)连带采伐:适用于需要一次性采完的相邻林带;
e
)隔带采伐:适用于需要同时开展采伐更新的大面积林网。
f
主要树种的更新采伐年龄参见附录。
A
5.1.2技术要求
5.1.2.1全带采伐和连带采伐
5.1.2.1.1宜结合带间更新、带内更新进行。
5.1.2.1.2一次性采伐长度一般不超过1000m,如确需超过1000m的,宜在带间更新或伐前更新完
成后进行。
5.1.2.1.3采伐后形成的网格大小,不宜超过1000m×1000m。
3
/—
犔犢犜17232008
5.1.2.1.4同向相邻林带不宜同年更新采伐。
5.1.2.1.5主林带不宜采用全带采伐。
5.1.2.1.6风沙区、干旱区(包括干热风)不宜采用全带采伐。
5.1.2.2分行采伐和分段采伐
5.1.2.2.1宜结合带内更新进行。
5.1.2.2.2分行采伐时第一次采伐的行数强度不宜大于50%。
5.1.2.2.3分段采伐的每个采伐段不宜超过1000m。
两次采伐的间隔期,一般南方不小于年、北方不小于年。
5.1.2.2.423
5.1.2.3隔株采伐
5.1.2.3.1采伐株数强度应小于50%。
5.1.2.3.2采伐后应保持林带完整结构。
5.1.2.4隔带采伐
5.1.2.4.1宜结合带间更新进行。
5.1.2.4.2采伐后形成的每个网格大小,不宜超过1000m×1000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1047-2023 水管式沉降仪 2023-12-28
- DL/T 2719-2023 测斜管装置 2023-12-28
- DL/T 1133-2023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 2023-12-28
- DL/T 2699-2023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规程 2023-12-28
- DL/T 5869-2023 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封存与报废技术规程 2023-12-28
- DL/T 1046-2023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 2023-12-28
- DL/T 947-2023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 2023-12-28
- DL/T 2700-2023 水电站泄水建筑物水力安全评价导则 2023-12-28
- DL/T 2702-2023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导则 2023-12-28
- DL/T 2720-2023 测压管装置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