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257-2010 干体式温度校准器校准方法

JJF 1257-2010 Calibration Guideline of the Temperature Block Calibrators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257-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0-06-10
实施日期
2010-09-10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中规定的校准方法适用于温度范围-80 ℃~+1 300 ℃的干体式温度校准器(以下简称干体炉)的校准。校准温度不应超出干体炉生产厂家给出的温度范围。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郑玮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257—2010

干体式温度校准器校准方法

CalibrationGuidelineoftheTemperatureBlockCalibrators

2010-06-10发布2010-09-1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257—2010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定义……………

3(1)

概述……………………

4(1)

计量特性………………

5(2)

温度偏差……………

5.1(2)

干体炉其他温度特性………………

()

5.2校准条件………………2

6(2)

温度计及配套电测设备……………

6.1(2)

配合衬套……………

6.2(2)

环境条件……………

6.3(3)

校准项目和方法………………………

7(3)

校准项目……………

7.1(3)

校准方法……………

7.2(3)

校准结果的表达………………………

8(5)

校准报告信息………………………

8.1(5)

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8.2(6)

附录干体炉温度偏差的不确定度评估……………

A(7)

附录轴向温场分布影响因素的测量方法…………

B(10)

附录干体炉推荐的使用方法………

C(11)

JJF1257—2010

干体式温度校准器校准方法

1范围

本规范中规定的校准方法适用于温度范围的干体式温度校准器

-80℃~+1300℃

以下简称干体炉的校准校准温度不应超出干体炉生产厂家给出的温度范围

()。。

2引用文献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71—2000

干体式温

EURAMET/cg-13/v.01CalibrationofTemperatureBlockCalibrators(

度校准器校准

)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

3术语和定义

干体炉

3.1temperatureblockcalibrator

干体炉是利用内置均温块的均温作用来保证插入均温块的被校准温度计与参考标准

温度保持一致

配合衬套

3.2adapterbushing

在干体炉测温孔与温度计之间放置的金属衬套其目的是为了使温度计与测温孔间

,

有良好的热传导金属衬套应使用干体炉生产厂家推荐的材料

。。

测量区

3.3measurementzone

干体炉测温孔内用于校准温度计的区域其位置是固定的通常位于测温孔的底

。,

部如果测量区处于其他位置应明确说明

。,。

4概述

干体炉主要应用于温度计的校准它至少由下面几部分构成固体均温块控制均

,:、

温块温度的调节装置用于测量均温块温度的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亦可通过温度控制

、(

表来显示这些部件可以是一个组合单元或者是各个部件有明确分工的独立单元

)。,。

干体炉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升降温速度快的特点是一种带有温度显示的较为稳定的

,,

温度源能为现场校准提供参考温度

,。

干体炉为被校温度计提供较为稳定均匀的温度测量区测量区应具有至少

、,

长的均匀温区当前的温度量值可以通过其温度显示器显示干体炉显示的温

40mm。。

度值通常为控温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控温传感器的准确度和放置的位置将影响测量区

,

温度的准确性

由于干体炉自身结构的特点使用干体炉校准温度计时校准结果易受到校验温度

,,

计的数量形状尺寸测温孔的选配校准环境以及干体炉自身温度特性等因素的影

、、、

响在使用干体炉校准温度计时校准结果的使用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小校

。,。

1

JJF1257—2010

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正确使用干体炉附录提供了推荐的使用方法

,C。

5计量特性

温度偏差

5.1

温度偏差是指干体炉显示温度与测量区温度之差干体炉的校准结果中应给出温度

偏差及测量不确定度

干体炉其他温度特性

5.2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时需要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温度波动度

5.2.1

干体炉温度应具有良好的随时间的稳定性

孔间温差

5.2.2

干体炉均温块不同测温孔之间的最大的温度差

轴向温场均匀性

5.2.3

干体炉均温块测量区内沿测温孔轴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负载特性

5.2.4

干体炉在插入不同负载对测量区温度的影响对于测量不确定度要求较高的测量

。,

负载对测量区温度的影响应该进行必要的测量

6校准条件

温度计及配套电测设备

6.1

温度计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电测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校准干体炉的技术指标

相比应尽可能小

温度计尺寸的要求

6.1.1

除非客户特殊要求应该遵循下列测量条件

,:

校准所用的温度计含外保护套管的外径不应大于插入深度至少为其

a)()6mm,

外径的倍

15。

在至温度范围用于校准的温度计的外径与测温孔或是衬套的内

b)-80℃660℃,

径的差最大为在至温度范围这个值最大为紧密的

0.5mm;660℃1300℃,1.0mm。

尺寸配合和热传导手段有利于良好的传热

温度计计量性能

6.1.2

在进行温度偏差测量和负载特性时应该使用校准过的参考温度计且其应溯源到国

,

家温度基准

在进行干体炉其他温度特性测量时温度计只用于测量温差可使用其他已知灵敏

,,

度和稳定性好的温度计其测量值可不必校准但其稳定性应该进行测试

,,。

配合衬套

6.2

如果使用配合衬套应该使用生产厂家规定的材料进行制造干体炉如有一个或多

,。

个孔使用配合衬套它们应该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配合衬套的孔应和干体炉上没

,。

有衬套的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配合衬套应有明显的标记

。。

2

JJF1257—2010

环境条件

6.3

温度

:15℃~35℃

湿度

:≤85%RH

7校准项目和方法

校准项目

7.1

温度偏差

7.1.1

其他温度特性

7.1.2

温度波动度

7.1.2.1

孔间温差

7.1.2.2

轴向温场均匀性

7.1.2.3

负载特性

7.1.2.4

注:

对于不确定度要求较高的测量,负载对测量区温度的影响应该考虑。

1.

校准时如果不能满足温度计尺寸的要求,在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时,还应考

2.6.1.1

虑由于热传导引起的温度偏差。用户在使用干体炉进行校准时应当对热传导引起的温度偏差

进行估算。

校准方法

7.2

在对干体炉进行校准时请注意

:

如果对用于测量均温块温度的传感器和显示表需进行单独校准应使其满足相

a),

应的技术指标

对设备所做的任何调整应该在校准之前进行

b)。

除了轴向温场测量以外所有的测量温度计都应放在干体炉的测温孔的底部

c),。

温度偏差

7.2.1

使用参考标准温度计进行温度偏差的测量

7.2.1.1。

校准温度点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选取通常应不少于三个温度点校准点应

7.2.1.2,,

该尽可能的选取干体炉温度范围上下限附近进行均匀分布

、,。

测温孔应该选中心孔或者特别指定的孔

7.2.1.3。

将参考标准温度计插入测温孔设定校准点温度待温度达到稳定后分别

7.2.1.4,,,

记录干体炉的显示值和参考温度计的测量值记录时间不少于测量速度为每

,10min,

分钟一次取干体炉显示值与参考温度计测量值的差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结果在

。。

每一个校准点上进行两次测量在改变校准点设定时应该在设定温度上升时测量一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