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
DB21/T 3839-2023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CSJ09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
2023-09-30发布2023-10-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839—2023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估单位和时限......................................................................2
5评估程序............................................................................2
6评估单元评定........................................................................3
7建设等级评定........................................................................3
8评估文件编制........................................................................4
附录A(资料性)评估表...............................................................5
附录B(规范性)评估报告格式........................................................12
I
DB21/T383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市场监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新法、张晓筱、苏爽、王晓花、徐广大、刘明、高成凤、高诚、任嘉、王志
鹏、王丽燕、王亚东、李月华、林佳黛、江黎丽、张宇、赵作成。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有关单位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和联系电话: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55号),
024-96315-1-3202。
文件起草单位和联系电话: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4-2号),024-83912853。
II
DB21/T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评估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主
体及要求、程序、内容、建设等级评定及评估文件编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双
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SG0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DB21/T318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DB21/T3275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TSG03和TSG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风险safety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
的组合。
3.2
事故隐患hiddenhazard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
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
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3.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specialequipmentsafetymanagementpersonincharge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specialequipmentsafetyadministrator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specialequipmentsafetymanagementorganization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
4评估主体及要求
1
DB21/T3839—2023
4.1基本要求
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主体,应对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定期
组织开展评估工作。
4.1.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估组,评估组至少应
由3人组成。
4.1.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借助注册安全工程师或省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专家等力量开展
本单位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评估。
4.1.4以下三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应达到本文件7.1条规定的A级标准:
——石油化工、涉氨制冷、化工成套装置、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长输和公用燃气管
道使用等涉危化品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
——高等院校、医疗卫生(三甲医院)、车站、机场、轨道交通、大型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
展览馆、宾馆、旅游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冶金、船舶制造、港口码头、物流仓储等事故易发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
4.2评估时限
4.2.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
4.2.2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及时开展评估:
——发生TSG03中规定的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后;
——依据的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文件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监管部门或检验机构发现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后;
——出现其他应当开展评估的情形。
5评估程序
5.1建立评估组织
5.1.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小组,明确评估负责人和评估组成人员。
5.1.2按照评估项目明确分工。
5.2收集评估资料
5.2.1座谈咨询,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运行情况,收集特种设备基本信息汇总表及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方案、工作制度、培训、清单、台账等相关文件资料。
5.2.2调阅档案,收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验检测、安全检查记录等资料。
5.2.3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性。
5.3确定评估项目
5.3.1按照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特性等特点,确定评估单元。
5.3.2按照评估单元分解评估项目,落实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
5.4开展查评活动
5.4.1按照各评估单元的评估项目逐项进行查评。
5.4.2对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计算,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行
业等现行的严重事故隐患情况进行核查。
5.4.3统计查评结果。
2
DB21/T3839—2023
5.5评定建设等级
5.5.1统计各评估单元的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
5.5.2对照评定标准确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
5.6编制评估报告
5.6.1评估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和完整。
5.6.2评估报告总体结构应合理、章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扼要、图表清
晰、基础数据完整可靠。
6评估单元评定
6.1评估单元选择
6.1.1按照TSG08的要求依法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附录A中表
A.1进行评估,包括机制建设、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持续改进四个评估单元。
6.1.2无专职安全管理员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按照附录A中表A.2进行评估,包括体系建设
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评估单元。
6.2评定要求
6.2.1评估工作应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实际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开展
评估工作,并按照评分标准对评估项目赋分;累计扣分的,直到该查评项目的分数扣完为止,不
得出现负分。
6.2.2无关项应从评估单元的标准分值中扣除。
6.2.3评估表各单元的标准分均为100分,采用每个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评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
机制建设(运行)水平,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Σ评估子单元实得分/Σ评估子单元应得分)×100%,
其中评估子单元应得分=Σ评估子单元赋分标准分-Σ评估子单元无关项赋分标准分。
7建设等级评定
7.1建设等级划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分A级、B级和C级。
7.2建设等级评定标准
7.2.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特种使用设备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A级:
——近3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
——不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各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均在85%及以上。
7.2.2具备下列条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B级:
——近1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
——存在的严重事故隐患按照规定治理和按规定报告;
——各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均在70%及以上。
7.2.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C级:
——近1年内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
——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3
DB21/T3839—2023
——任一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小于70%。
8评估文件编制
8.1概述
8.1.1评估目的:主要表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的行为目标。
8.1.2评估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等。
8.1.3评估范围:主要明确评估的界限、范围。
8.2评估项目概况
8.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地理位置、主要生产系统、规模;行业属性
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点;主要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及使用场所;近3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历次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情况及提出问题整改情况等。
8.2.2特种设备双重机制建设规范性: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管理责任部门、工作方案和动员部署情
况、人员培训及制度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安全风险告知栏的设置等工
作任务完成情况。
8.2.3特种设备双重机制有效性:安全风险清单建立完善情况、重大风险管控情况、以安全风险
管控清单为主要依据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及报告情况、安全风险告知情况、
每年内审及改进情况等。
8.2.4特种设备运行管理: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管理与作业人员、使用登记、检验检测报告、日常
检查及安全技术档案等。
8.3建设等级评定
8.3.1对评估单元的评估项目逐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各评估单元的相对得分率。
8.3.2根据建设等级评定标准,明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
8.4事故隐患整改
8.4.1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具体、明确。
8.4.2评估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评估及现场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建议。
8.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前的监控措施、整改
完成期限、整改资金投入、整改责任人和验收人。
8.5评估报告附件
评估报告附件主要包括: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文件(复印件);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书(复印件);
——特种设备基本信息汇总表;
——安全风险分布图;
——重大风险清单;
——严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8.6评估报告格式
评估报告的形式、编写格式应符合附录B。
4
DB21/T3839—2023
附录A
(规范性)
评估表
表A.1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表
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
1机制建设100
l.未以正式文件印发双
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
构的,不得分。
2.未明确主要负责人职
建立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责的,扣5分;未明确特
建设领导机构或依托特种设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建设领职责的,扣3分;未明确
1.1成立领导机构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10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职
成员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责的,扣2分。
理负责人及特种设备安全管3.存在特种设备重大风
理员,并明确各自职责。险管控和严重事故隐患
治理的企业,主要负责人
没有组织特种设备重大
风险管控和严重事故隐
患治理的,扣10分。
l.未制定工作方案,不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特种设得分。
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2.工作方案未明确工作
1.2制定工作方案10
目标、实施内容、保障措施、目标、实施内容、保障措
进度和责任要求等内容。施、进度及责任要求的,
每项扣2分。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计l.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
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相关培训计划,不得分。
织员工培训学习,宣传特种2.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
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按未培训次数占比相应
实施特种设备
1.3和安全技术规范,介绍常见20扣分;记录不完整齐全
安全培训
的特种设备风险因素、安全的,每缺一项扣1分;未
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措施以保留培训记录的,不得
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分;单次培训未保留记录
法和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的,视为该次未培训。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1.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特
机制构建工作应遵循特种设种设备行业的法律、法
备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标准和特种设备规范
和特种设备规范性文件的要性文件的(未列出文件清
求,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单),不得分。
展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2.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
建立健全工作
1.4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40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
制度
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关制度或者未正式文件
相关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印发实施的,不得分;缺
以下方面内容:安全风险管少责任制度、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分级度内容的,每项扣10分,
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制度内容与实际情况明
5
DB21/T3839—2023
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
度。显不符的,不得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
1.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
人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
安全管理负责人不清楚
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和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
运行,并保证人力、物力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 663-2007 煤矸石砖及煤矸石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2007-10-30
- DB33/ 654.4-2007 无公害中药材 温郁金 第4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2007-10-17
- DB33/T 651-2007 地板钉通用技术条件 2007-09-17
- DB44/T 447-2007 桑蚕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疫病检验规程 2007-10-16
- DB33/ 655.4-2007 无公害中药材 金银花 第4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2007-10-17
- DB33/T 652-2007 硬质钢钉通用技术条件 2007-09-17
- DB33/ 664-2007 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07-10-23
- DB33/ 592-2007 豆制品及面筋制品质量安全要求 2007-09-17
- DB33/ 665-2007 电石单位综合能耗和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07-10-23
- DB33/ 656-200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20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