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038-2014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T 2038-2014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5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DB22/T2038-2014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rural
residentialbuildings
2014—02—28发布2014—03—05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rural
residentialbuildings
DB22/T2038-2014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4年03月05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4长春
1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
(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3〕1号)的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
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规划与建筑设计;5围护
结构热工设计;6供暖与通风设计;7电气设计;8炊事设计;9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
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
Email: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陶乐然岳延玲崔楠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吴雪岭黄槐衣建全吕耀军赵卓
2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规划与建筑设计………………………6
4.1规划设计……………….…….……6
4.2建筑设计……………….….………6
5围护结构热工设计………..….….……8
5.1一般规定……………………..……8
5.2外墙…………..……8
5.3门窗………………..9
5.4屋面与地面………………………10
6供暖与通风设计……………………10
6.1一般规定…………….…………11
6.2火炕与火墙………………….……11
6.3热水供暖系统………………….…13
6.4自然通风……………….…..……15
7电气设计………………….….………16
8炊事设计………………17
9可再生能源利用………..………..…18
9.1一般规定…………….……….………..…………18
9.2太阳能利用……….………………18
9.3生物质能利用……….……………19
附录A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20
附录B常用新型墙体材料及性能指标…………...……21
附录C常用外墙保温系统构造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表……………22
附录D常用屋面保温构造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表…………..………24
3
本标准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附:条文说明……………….……………27
4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农村居住建筑室
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地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1.0.3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1
2术语
2.0.1居住建筑residentialbuildings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包括住宅、集体宿舍、住宅式公寓、托儿所、幼儿
园、养老院等。
2.0.2室内热环境indoorthermalenvironment
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
及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
2.0.3围护结构buildingenvelope
指建筑物各面的围挡物。包括墙体、屋顶、门窗、地面等。
2.0.4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of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2.0.5窗墙面积比arearatioofwindowtowall
窗户洞口面积与建筑层高和开间定位线围成的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无
因次。
2.0.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
2.0.7室内净高interiornetstorey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8外保温系统externalthermalinsulationsystem
由保温层、防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
构造总称。
2.0.9内保温系统internalthermalinsulationsystem
由保温层、防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非承重保温
构造总称。
2.0.10夹心保温系统sandwichthermalinsulationsystem
2
由保温层和拉结材料构成,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内、外叶墙之间的非承重保温
构造总称。
2.0.11自保温系统selfthermalinsulationsystem
以墙体材料自身的热工性能来满足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构造
系统。
2.0.12导热系数(λ)thermalconductivitycoefficient
在稳态条件和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匀质材料的热流
量。单位为W/(m·K)。
2.0.13热阻(R)heatresistance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m2·K)
/W。
2.0.14被动式太阳房passivesolarhouse
不需要专门的太阳能供暖系统部件,而通过建筑的朝向布局及建筑材料与构
造等的设计,使建筑在冬季充分获得太阳辐射热,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建筑。
2.0.15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expandedpolystyreneboard
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
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2.0.16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extrudedpolystyreneboard
以聚苯乙烯树脂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合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
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闭孔蜂窝结构硬质泡沫塑料板。
2.0.17草砖strawbrick
以干草为主要原料,经过挤压,捆绑而成的一种块状的墙体填充材料。
2.0.18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
质能(沼气、秸秆等)、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19沼气biogas
将人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水生植物等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
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有甲烷、二氧化碳(CO2)
及少量的氢(H2)、氮(N2)和一氧化氮(NO)等。
2.0.20沼气池biogasgeneratingpit
3
有机物质在其中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各种材质制成
的池子。有玻璃钢、红泥塑料、钢筋混凝土等。
2.0.21秸杆致密固化strawcompressed
将生物质原料破碎压缩成型以替代煤炭、木材等燃料的过程。
2.0.22秸杆气化strawgasification
在不完全燃烧条件下,将生物质原料加热,使较高分子量的有机碳氢化合物
链裂解,变成较低分子量的一氧化碳(CO)、氢气(H2)、甲烷(CH4)等可燃气体
的过程。
2.0.23太阳能热水器solarwaterheater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水所需的部件和附件组成的成套装置。通常包括
集热器、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及其他部件。
2.0.24太阳能集热器solar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采集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
4
3基本规定
3.0.1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自然资源及经济条件,结合
农民的生活习惯及传统的建筑做法等,采用适宜的建筑形式及能源利用方式,改
善室内热环境,节约常规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0.2农村居住建筑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节能计算冬季室内热环境参
数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6℃;
2计算换气次数应取0.5h-1。
3.0.3农村居住建筑应采取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措施;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0.4农村居住建筑应采取提高供暖、通风、照明及炊事等能效的措施;并应根
据当地的资源与经济条件,合理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
能源。
3.0.5农村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
GB5003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现行地方标准《民用建筑外保温
工程防火技术规程》DB22/T496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5
4规划与建筑设计
4.1规划设计
4.1.1农村居住建筑宜选址在冬季避风的地段;不宜选址在高地、山梁、河岸等
风口地段,也不宜选址在沟底、河谷、凹地等地势低洼的地段。
4.1.2农村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应有利于冬季获得日照并避开最多频率风向,应
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
4.1.3农村居住建筑的主要朝向应为南北或接近南北向。
4.1.4农村居住建筑应有足够的日照间距,庭院里的高大树木与居住建筑应保持
适当距离,应避免南向采光窗被遮挡。
4.1.5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双拼式或联排式集中布置。
4.1.6农村居住建筑应以单层和二层为主,当考虑节约占地面积时,可适当增加
建筑层数。
4.2建筑设计
4.2.1农村居住建筑的体型应简单、规整,平、立面不宜出现过多的局部凹凸、
高低不一;应尽可能降低体形系数。
4.2.2农村居住建筑宜进行南北功能分区;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大于6m。
4.2.3农村居住建筑室内净高不宜超过3m,开间不宜大于6m。
4.2.4农村居住建筑的平、立面设计应有利于冬季获得日照及防风,有利于夏季
自然通风,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屋的平面设计宜规则,尽量避免L形、T形、U形等;
2进户外门位置应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宜设在房屋的南侧;外门宜设门
斗,或采取其他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室内的防风设施;
3卧室和起居室等主要房间宜布置在南向,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辅助房
6
间宜布置在北向;厨房及卫生间应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4房间的使用面积以满足要求为宜,不宜过大,卧室使用面积不宜超过
20m2,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宜超过25m2;
5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应有利于采光和自然通风;
6厨房和卫生间排风口的设置应考虑年最多频率风向和对邻室的不利影响,
避免强风时出现倒灌现象和油烟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7每个房间均应设外窗,宜能形成穿堂风。
4.2.5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南向可适当采用大窗,北向应采用小窗,山墙上不宜
设窗;不应采用落地窗和凸窗;窗墙面积比限值应符合表4.2.5的规定。
表4.2.5农村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限值
朝向窗墙面积比
北≤0.25
东、西≤0.30
南≤0.40
4.2.6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外窗面积的25%。
4.2.7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坡屋面,室内做吊顶。
7
5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农村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5.1.2农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5.1.2的限值。
表5.1.2农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W/(m2·K)]
外墙外门外窗屋面/吊顶
0.502.22.20.40/0.45
注:外墙传热系数限值系指考虑了热桥影响后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
5.1.3农村居住建筑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工程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4农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应选用适于农村应用条件的当地产
品;常用的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见本标准附录A。
5.2外墙
5.2.1农村居住建筑应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常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见
本标准附录B。
5.2.2农村居住建筑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墙保温材料及保温系
统。常用的外墙保温系统构造和保温材料厚度,可按本标准附录C选用。
5.2.3农村居住建筑的外墙宜优先采用外保温或自保温系统。外保温系统距地面
2m以下的部位,应采用不小于20mm厚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做防护层,或采用饰
面砖饰面。
5.2.4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
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及现行地方标准《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外
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22/T1026的规定。
5.2.5当外墙采用夹心保温系统时,应对门窗洞口周边、混凝土过梁、檐口、外
8
墙与地面交接处等易产生热桥或渗水的部位,采取加强保温或阻断热桥及防水措
施。
5.2.6当外墙采用夹心保温系统时,内外叶墙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拉结措施,如:
采用镀锌钢筋或其他拉结件等;拉结件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00mm,水平间距
不应大于800mm,且应呈梅花形布置。
5.3门窗
5.3.1农村居住建筑的外门,可按表5.3.1选用。
表5.3.1农村居住建筑外门选用表
门框材料门类型传热系数K[W/(m2·K)]
木双层保温门(带玻璃)≤2.2
金属单层保温门(三防门)≤2.2
塑料型材双层保温门(中空玻璃)≤2.2
5.3.2农村居住建筑的外窗,可按表5.3.2选用。
表5.3.2农村居住建筑外窗选用表
玻璃厚度及间隔传热系数K
窗型材窗类型
(mm)[W/(m2·K)]
单层窗,中空三玻5+9A+5+9A+5≤2.2
塑料
单层窗,Low—E
5+12A+5Low-E≤2.2
中空双玻
5+12A+5
铝合金断桥双层窗,中空双玻≤2.2
5+12A+5
注:“A”表示空气层。
5.3.3农村居住建筑外窗的开启方式应选择内平开。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
规定的4级。
5.3.4农村居住建筑外门宜采用金属保温门(三防门)或双层木保温门。
5.3.5当外门采用双层门时,双层门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00mm;外门应向外开,
内门应向内开。
9
5.3.6当外门不采用双层门时,应设置门斗或设两道门等避风设施,当设置两道
门时,其间距不宜小于1200mm。
5.3.7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高效保温材料填塞,内
外侧表面接缝处应采用嵌缝密封膏(胶)密封。
5.3.8外墙采用外保温做法时,门窗洞口侧壁应做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应与外墙
保温材料一致,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5.4屋面与地面
5.4.1农村居住建筑各种类型的屋面均应设保温层,且保温层应覆盖整个屋面范
围。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保温层应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木结构或轻钢结
构屋面的保温层宜设置在吊顶上。
5.4.2屋面保温应优先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木结构或轻钢结构屋面吊顶内的
保温材料宜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也可采用稻壳、锯末、稻草以及生物
质材料制成的板材等。吊顶层应采用耐久性、防火性好,并能承受铺设保温层荷
载的构造和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保温材料宜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板或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5.4.3农村居住建筑屋面保温构造和保温材料厚度,可按本标准附录D选用。
5.4.4农村居住建筑室内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面宜做保温,其保温材料厚度及
热阻值,可按表5.4.4选用。直接接触土壤的非周边地面,可不作保温处理。
表5.4.4周边地面保温材料厚度及热阻值选用表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a厚度(mm)热阻R(m2·K/W)
干炉渣0.2901.53500.85
EPS板0.0391.5500.85
XPS板0.0301.2300.85
注:周边地面系指距外墙内表面2m范围内的地面;其热阻限值系指保温材料层的热阻值。
10
6供暖与通风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农村居住建筑供暖与通风节能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并应采取相应
的节能措施。
6.1.2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燃用生物质能的装置作为供暖设施;应依据建筑热负
荷及当地的生活习惯等,采用火炕、火墙或热水供暖系统等供暖方式。
6.1.3火炕、火墙等供暖设施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合理布置,占地面积要
小,且不应影响室内采光和家具布置。
6.1.4农村居住建筑采用热水供暖系统时,宜以户为单位设置相应的供暖热源。
6.1.5农村居住建筑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6.2火炕与火墙
6.2.1农村居住建筑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火炕形式。
6.2.2农村居住建筑宜优先采用节能型灶连炕的供暖方式;当仅用于供暖时,可
只设置节能炕。节能型灶连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灶应设置双喉眼,一个通烟囱,一个通炕;
2应减少灶的拦火程度,提高灶的吊火高度;
3宜采用花洞炕,不宜采用直洞炕;
4宜采用预制混凝土炕面板,并宜减少炕洞的支撑点,加大烟气和炕面接触
面积;
5落地炕应在炕洞土表层和靠外墙侧设置隔热层,材料可选用炉渣等;
6炕洞宜采用后分烟形式;
7炕面抹灰应平整,并且炕头宜比炕梢厚,中部比里外稍厚。
11
6.2.3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火墙作为室内辅助供暖设施。火墙的构造和节能设
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墙的长度宜为1.0m~2.0m,高度宜为1.0m~1.8m;
2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火墙构造形式,如竖洞火墙、横洞火墙或花洞
火墙等;
3火墙的烟道洞数应根据其长度而定,一般为3洞~5洞,各烟道间的隔墙
可采用立砖砌筑;
4火墙的砌筑材料宜选用实心砖或其他蓄热及散热性能较好的材料;
5火墙厚度宜为240mm或300mm,壁厚为60mm,火墙表面应先刷泥浆,
再刷白灰浆;当要求表面光滑时,也可在泥浆外抹薄薄一层白灰砂浆,再刷白灰
浆;
6火墙应靠近外窗及外门设置;
7火墙砌体的散热面尽量设置在下部;
8火墙砌体应有一定的蓄热能力,砌体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0.2m3;
9两侧面同时散热的火墙,靠近外墙布置时应与外墙间隔100mm~150mm。
6.2.4农村居住建筑采用地炕作为室内供暖设施时,地炕的构造和节能设计,宜
符合下列规定:
1地炕应设在居住建筑的半地下空间,与上方供暖房间上下对位;
2地炕面积宜按需供暖的房间面积与地炕面积之比为6︰1~7︰1设计;地
炕深度宜为1.40m~1.60m;
3地炕顶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位于房间下方的地炕板顶应与室内地面
平齐;进料口应设置在室外或与室外连通的走廊;且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做
盖板密闭;调温插板应设在距离室内烟囱根部0.3m左右,用铸铁板制成,插板
与插缝的配合应有防止漏烟的措施。
6.2.5农村居住建筑烟囱及排烟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炕连灶时,烟囱的净断面积不宜小于0.06㎡;当灶仅用于炊事时,
烟囱断面净面积不宜小于0.015㎡;
2烟囱及排烟道严禁与通风道合用;
3烟囱、排烟道穿过可燃或难燃屋顶时,排烟口应高出屋面不小于500mm,
并应在顶棚至屋面层范围内采用不燃烧材料砌筑,其表面抹灰应严密;伸出屋面
12
高度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和距离、积雪深度等确定;顶部
应有防倒灌、防风、防雨、防雪等措施;
4烟囱、排烟道穿过可燃保温层、防水层时,在其周围500mm范围内应采
用不燃烧材料做隔热层,严禁在闷顶内开设烟囱清扫孔;
5当排烟道直接在外墙上开设排烟口时,外墙应为不燃烧体且排烟口应突出
外墙至少250mm。
6.3热水供暖系统
6.3.1农村居住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应优先采用重力循环式散热器供暖系统;当供
暖建筑面积较大,或热源与散热器中心高度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机械式循
环系统。
6.3.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异程式;单层建筑宜采用水平双管式,二层
及以上建筑宜采用垂直单管顺流式。
6.3.3农村居住建筑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作用半径,可根据供暖炉加热中心
与散热器散热中心的高度差,按表6.3.3确定。
表6.3.3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作用半径
居住建筑供暖炉加热中心与散热器
作用半径(m)
层数散热中心高度差(m)
0.23.0
0.35.5
0.48.0
0.511.0
单层0.613.5
0.716.0
0.818.5
0.921.5
1.024.0
1.533.5
二层2.046.5
2.559.5
注:表中的作用半径是在供水干管高于供暖炉加热中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202-2021 轮胎式推土机 可靠性试验方法、失效分类及评定 2021-12-02
- JB/T 7153.2-2021 土方机械 轮胎式推土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21-12-02
- JB/T 10801.7-2021 电主轴 第7部分:特殊用途电主轴 技术条件 2021-12-02
- JB/T 14122-2021 轨道式锻造装出料机 2021-12-02
- JB/T 14124.1-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 第1部分:基本参数 2021-12-02
- JB/T 14125-2021 冰柜内胆钣金自动成型线 2021-12-02
- JB/T 14124.2-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21-12-02
- JB/T 14204-2021 土方机械 再制造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2021-12-02
- JB/T 14124.3-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 第3部分:精度 2021-12-02
- JB/T 14123-2021 轨道式全液压锻造操作机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