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017-2014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DB22/T 2017-2014 DB22/T 2017-2014 Corn Defensive Drough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2017-2014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2-28
实施日期
2014-04-30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017—2014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dentificationfordroughtresistanceinmaize

2014-02-28发布2014-04-30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017—2014

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辉、张春宵、李淑芳、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李海云、陶蕊、李洋、

朴明鑫、李钊、王立春、刘慧涛。

I

DB22/T2017—2014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ZeamaysL.)萌发期、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的抗旱性鉴定及抗

旱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品种、自交系和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1209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NY1782农田土壤墒情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自交系maizeinbredline

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经过选择而产生的基因型相对纯合的后代。

3.2

玉米杂交种maizehybrid

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玉米品种间、自交系间、自交不亲和系间或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杂交,产生

有生产利用价值的F1代。

3.3

对照自交系或品种checkinbredlineorvariety

我国玉米作物不同生态区当地农民多年使用的玉米自交系或大面积种植的地方杂交种。

3.4

校正自交系或品种adjustinginbredlineorvariety

多年多点抗旱鉴定过程中表现稳定的自交系或杂交种。

3.5

1

DB22/T2017—2014

校正值adjustedvalue

经过校正自交系或品种校正后的性状值。

3.6

抗旱性droughtresistance

在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或玉米杂交种产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能力。

3.7

抗旱系数droughtresistantindex

以生长发育对干旱胁迫反应相关的指标或籽粒产量作为依据,以对照材料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待测

材料抗旱性的指标。

3.8

抗旱性级别gradeofdroughtresistance

抗旱性分五级,从强到弱依次为:1级,极强(HR,hightlyresistant);2级,强(R,resistant);

3级,中等(MR,moderatelyresistant);4级,弱(S,susceptible);5级,极弱(HS,hightlysusceptible)。

3.9

种子萌发发芽率percentageofgermination

在温室条件下,28℃暗培养培养后第7天(168h)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3.10

种子萌发抗旱率drought-resistantpercentageofseedsgermination

胁迫条件种子萌发指数与对照条件种子萌发指数比值的百分比。

3.11

伤害率injuringrate

干旱胁迫对玉米造成表型的伤害比率。

3.12

种子萌发抗旱系数drought-resistantindexofseedsgermination

种子萌发抗旱率(GDRI)与胚芽长度伤害率(RI)的乘积。

3.13

幼苗干旱存活率survivalpercentageafterdroughtstress

玉米幼苗干旱复水后存活株数占总株数的的百分率。

3.14

旱棚rainoutshelter

具备遮雨条件的干旱试验棚。

3.15

保绿性stay-greentrait

2

DB22/T2017—2014

植株在籽粒生理成熟期叶片因衰老进程延缓而无明显失绿,是育种选择的理想性状。

3.16

籽粒产量grainyield

小区收获后含14%标准水的籽粒重量,用鲜籽粒烘干称重后折算或用经过矫正的专用水分测定仪测

定籽粒含水率后按标准水折算。

4抗旱性鉴定

4.1自交系抗旱性鉴定

4.1.1种子萌发期

4.1.1.1样品准备

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T4404.1,数量满足试验需要,不应包衣或拌种。30~35℃烘干10h,冷

却至室温待测。

4.1.1.2胁迫溶液配制

将200g聚乙二醇-6000溶解在1000ml无离子水中。

注: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用高渗溶液法。即用-0.5MPa的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以无离子

水培养作为对照。

4.1.1.3胁迫培养

6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三次重复,采用砂培不浸种方法,在塑料发芽皿内进行,发芽皿体积为

19.5cm×14cm×12cm(长×宽×高)。砂子为黄砂,过筛使砂粒大小均匀,直径≤0.08mm,对砂子进行

洗涤和消毒处理。在发芽皿中装入700g(厚度为4cm~5cm)干砂,用平板刮平后整齐摆放60粒种子,再

加入500g(厚度为2.5~3cm)干砂,均匀覆盖。加盖避免发芽皿内的水分蒸发。加入200mL的20%

PEG-6000溶液,使砂子中PEG接近饱和状态。

4.1.1.4对照培养

6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三次重复,采用砂培不浸种方法,加入200ml蒸馏水。加盖以防止水分蒸

发。分别标记为CK1、CK2和CK3。

4.1.1.5性状调查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28±1℃条件下暗培养,第1d、3d、5d和7d调查发芽种子数,5d

后调查发芽种子的胚芽长度。

4.1.1.6种子萌发抗旱率

种子萌发抗旱率按式(1)计算:

−1

GDRI=PIs×PIck×100%................................(1)

其中:

PI=1.00×nd1+0.75×nd3+0.50×nd5+0.25×nd7....................(2)

−1

nd=XGer×XTs×100%.................................(3)

3

DB22/T2017—2014

式中:

PI---种子萌发指数,下标s、ck分别表示胁迫条件和对照条件;

nd---种子萌发率,nd1,nd3,nd5,nd7分别为第1、3、5和7天的种子萌发率;

XGer---在特定时间的种子萌发数;

XTs---种子总数;

GDRI---种子萌发抗旱率。

4.1.1.7胚芽长度伤害率

胚芽长度伤害率按式(4)计算:

-1

RI=(XSL.ck-XSL.s)×XSL×CK×100%............................(4)

式中:

XSL.S---胁迫培养三个重复在5d萌发种子的胚芽长度平均值;

XSL.CK---对照培养三个重复在5d萌发种子的胚芽长度平均值;

RI---胚芽长度伤害率。

4.1.1.8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