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9020-2018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FZ/T 99020-2018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现代纺织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佛山市创达企业有限公司、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台帆实业有限公司、康迈特(厦门)电气有限公司、经纬舜衣纺织机械技术(东台)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 起草人:
- 胡军祥、彭来湖、宋赛赛、丛政、郑秋坚、许捷兴、何志强、曾志发、钱锴鑫、施海滨、白镇宇、李慧、孟祥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120.40
W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
FZT990202018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technicalsecificationsfornumericalcontrolsstemofcircular
py
knittinmachine
ㅤㅤㅤㅤ
g
2018-12-21发布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FZT990202018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
本标准适用于单双面圆机电脑织袜机无缝内衣机高速丝袜机等各类针织圆纬机的数控系统
(以下简称数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低温
GBT2423.12A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高温
GBT2423.22B
/::
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32Cab
—
: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20081
/—:、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6935.12008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
/ㅤㅤㅤㅤ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
/、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磁兼容通用抗扰度要求
GBT210672007
/—:
工业机械数字控制系统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29482.120131
/—横机数控系统
FZT970252011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FZT99016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FZT99017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耐压试验规范
FZT9901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circularknittinmachineofnumericalcontrolsstem
gy
(),、
针织圆纬机数字控制系统简称数控系统指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读取圆纬机状态位置信息及系
/,。、(
统数值和或数字数据从而对圆纬机编织过程实现实时控制的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磁
/、、)、(、)()。
开关阀电机选针器检测部件编码器接近开关等单元或部件及相应控制软件组成
[/—,]
改写GBT29482.12013定义3.2
1
/—
FZT990202018
3.2
集散控制distributedcontrol
,。
以分散的控制适应分散的控制对象以集中的监视和操作达到掌握全局的目的的控制方式
[/—,]
FZT970252011定义3.1
3.3
续织continuedknit
,,
圆纬机数控系统正在编织花型过程中由于断电或控制命令等原因被中断在没有改变编织花型文
,。
件和针筒位置的前提下重启系统时按照当前花型从中断点继续编织
[/—,]
改写FZT970252011定义3.2
3.4
电子选针器needleselector
,
可以接收包含花型信息的指令信号来控制选针的器件一般由线圈包或压电陶瓷片以及选针刀片
和其他元件组成。
[/—,]
改写FZT970252011定义3.3
4要求
4.1功能
4.1.1适应性
、、、、、、
数控系统应适配针织圆纬机电子提花针筒无级调速电子送纱电子调密电子换纱电子卷取
安全报警等全部或部分功能。ㅤㅤㅤㅤ
4.1.2输入和输出
、,:、、。
应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具备数据传输接口如USB接口以太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应至少具
(:),,
备一种数据交互接口如USB接口用以数据文件的传输当系统集成了集散控制功能时应当具备网
络接口。
4.1.3花型存储
,、。
花型存储空间应不少于128M字节存储数据信息应包含花样动作等基本信息
4.1.4花型处理
,。
花型文件应能根据生产需要调取和数值编辑操作应便捷
4.1.5参数设定
、、、、、、、
应能对总针数编码脉冲数总路数选针器刀数密度修正纱嘴提前量气阀位置选针器位置等
,、、、、、、
系统参数以及单坯布转数针筒运转速度卷取速度送纱速度油泵工作风扇工作照布灯等工作参
,。
数进行设置或在线修改并具有权限分级设置功能
4.1.6自测试
应能对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测试。
4.1.7断电记忆
,;,
外部供电系统发生断电或故障时数控系统具备实时参数自动保存功能供电恢复后应能对当前
2
/—
FZT990202018
花型进行续织。
4.1.8报警和保护
、、、、、、
数控系统对针织圆纬机的急停断纱安全门欠气压缺油撞针漏针等故障应能自动报警并显示
相应报警内容。
4.2控制
4.2.1选针
,。
应具有与电子选针器相匹配的驱动接口根据花型数据驱动对应的织针到达相应位置应能和三
,、、、。。
角系统配合实现成圈集圈浮线移圈等针法控制控制选针器单刀摆动频率应不低于70Hz
4.2.2针筒运转
;。
应具有驱动针筒转动的电机控制接口控制接口应具备速度和使能两类控制信号
4.2.3送纱
;
应具有1~6路驱动送纱盘的电机控制接口控制接口应具备速度或位置控制信号和使能控制
信号。
4.2.4压针调密
,,
根据成圈机构路数和压针控制需求应具备与之相当数量的压针调密电机或气动控制接口实现压
针行程定位。ㅤㅤㅤㅤ
、
4.2.5换纱剪纱
,;
根据进纱路数和换纱控制需求应具备与之数量匹配的电子控制接口并根据花型设定针位自动控
,、。
制驱动装置动作实现自动换纱剪线
4.2.6卷布
;
应具有驱动牵拉卷布辊转动的电机控制接口控制接口应具备速度或位置控制信号和使能控制
信号。
4.3安全性
4.3.1连线与布线
连接与布线应符合—中第、章规定的相关要求。
GB5226.120081213
4.3.2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
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应符合—中的规定。
GB5226.120088.2
4.3.3绝缘性能
,。
产品在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
4.3.4耐压性能
,。
产品应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中不应有击穿或飞弧现象出现
3
/—
FZT990202018
4.3.5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数控系统中所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中、的规定。
GB5226.1200810.210.3
4.3.6标识
、、、、
电源开关操作箱面板上的按键警告标识以及电控箱内的接线端子断路器保护接地端子都应有
,、、、、。
明显的标识这些标识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耐久
4.3.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数控系统中不等电位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带电的裸导体与金属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
,。
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的规定
1
表1
额定电流≤60A额定电流>60A
额定绝缘电压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V
mmmmmmmm
≤602334
61~2503458
251~38046610
381~500610812
ㅤㅤㅤㅤ
4.3.8停车保护和紧急停车
。,
应具备停车保护和紧急情况下的断电停车功能停车保护情况下数控系统弱电部分应能正常工
,;,,。
作且受控动力电源被切断紧急停车情况下数控系统处于断电状态电源完全被切断
4.4环境适应性
4.4.1温度适应性
在0℃~40℃环境下数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4.4.2湿热运行
在相对湿度为10%~85%的环境下数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4.4.3电源适应性
,,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数控系统应能在交流电源电压波动±10%频率波动±1Hz的范围内
正常运行。
电磁兼容性()
4.5EMC
4.5.1外壳端口抗扰度
外壳端口抗扰度应符合/—中表的规定。
GBT2106720071
4
/—
FZT990202018
4.5.2信号端口抗扰度
信号端口抗扰度应符合/—中表的规定。
GBT2106720072
/
4.5.3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抗扰度
//—。
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抗扰度应符合中表的规定
GBT2106720074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状态条件
、,;
试验在与机械部分联机通电条件下进行并完成数控系统相关的系统参数和工作参数的设定具
体试验项目中有明确规定其他状态条件的试验除外。
5.1.2环境条件
、;,,
温度为0℃~40℃相对湿度为10%~85%通电状态下交流电源电压波动±10%频率波动
±1Hz,具体试验项目中有明确规定其他环境条件的试验除外。
5.2功能试验
5.2.1适应性
ㅤㅤㅤㅤ
():,,,
适应性4.1.1检测按机型及控制功能需求在人机界面上设定相关参数启动运行对应的数控
系统能正常工作。
5.2.2输入和输出
():,;
输入和输出4.1.2检测进行输入操作感官检测显示装置是否准确显示操作结果插入存储介
,,;,。
质应能准确识别存储介质上的内容实现双向复制连接网络能正常通信连接
5.2.3花型存储
():。
花型存储4.1.3检测进行多个花型文件传输和保存
5.2.4花型处理
():,,、、
花型处理4.1.4检测在人机界面上选择对应花型文件可以正常进行基本花型显示保存修
、。
改调用等操作
5.2.5参数设定
():,
参数设定4.1.5检测对要求所列举的系统参数和工作参数逐一进行设置操作检查参数设置
功能。
5.2.6自测试
():,
自测试4.1.6检测在人机界面上对各个受控对象进行测试操作验证受控对象是否可以按照指
定操作和设定参数进行动作。
5
/—
FZT990202018
5.2.7断电记忆
():,,,,
断电记忆4.1.7检测在编织过程中人为切断电源断电不少于2min然后通电重启编织检查
系统是否从中断点续织。
5.2.8报警和保护
():,、。
报警和保护4.1.8检测模拟各种故障和异常检查数控系统的保护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5.3控制试验
5.3.1选针
():,,(
选针检测使数控系统脱机挂接刀电子选针器下载格子花型选针刀头随针位逐一循
4.2.18
),,,、、
环改变状态设定提花总路数为选针器刀数为总针数为编码脉冲数为以方波脉冲
72812006000
(,),
信号频率5600Hz幅值5V模拟实现针筒编码器脉冲单向输入至控制单元使用激光测位仪检测刀
头摆动频率是否满足4.2.1的指标要求。
5.3.2针筒运转
():,;,
针筒运转4.2.2检测触发运行按钮检查受控的针筒是否正常运转设定不同转速参数数值检
查受控的针筒转速是否按设定参数变化。
5.3.3送纱
ㅤㅤㅤㅤ
送纱()检:,;,
4.2.3测触发运行按钮检查受控的送纱电机是否与针筒同步运转针筒转速处于定值
,。
设定不同送纱参数数值检查送纱电机转速是否按设定参数变化
5.3.4压针调密
():,,,
压针调密4.2.4检测进入密度调节测试人机界面设定不同密度参数数值触发测试按钮感官
,。
检测受控调密装置是否正常动作位置是否与设定参数对应变化
、
5.3.5换纱剪纱
、():、,、,,
换纱剪纱4.2.5检测进入换纱剪纱测试人机界面设定不同的换纱剪纱状态触发测试按钮
、,。
感官检测换纱剪纱装置是否按设定状态规律性动作受控是否正常
5.3.6卷布
():,;
卷布4.2.6检测触发运行按钮检查受控的牵拉卷布辊是否与针筒同步运转针筒转速处于定
,,。
值设定不同的卷布参数数值检查牵拉卷布辊转速是否按设定参数变化
5.4安全性试验
5.4.1连线与布线
():—、确性。
连接与布线4.3.1检测按照GB5226.12008中第1213章的相关要求以感官检查其正
5.4.2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
():/。
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4.3.2检测按照FZT99016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6
/—
FZT990202018
5.4.3绝缘性能
():/。
绝缘性能4.3.3检测按照FZT99017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5.4.4耐压性能
():/。
耐压性能4.3.4检测按照FZT99018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5.4.5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
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4.3.5检测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目测判定
5.4.6标识
():。
标识4.3.6检测正常工作条件下目测判定
5.4.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测按照第章的方法进行应符合表的
4.3.7GBT16935.1200861
要求。
5.4.8停车保护和紧急停车
():,,
停车保护和紧急停车4.3.8检测按下停车保护开关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停车数控系统的动力电
,;,,
源是否切断弱电部分是否正常运行按下紧急停车开关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断电停车数控系统的电源
是否完全切断。
ㅤㅤㅤㅤ
5.5环境适应性试验
5.5.1温度适应性
(),/,,,
温度适应性4.4.1低温试验按GBT2423.1的要求进行通电工作状态5℃2h不通电状态
,;/,,,,。
-25℃2h高温试验按GBT2423.2的要求进行通电工作状态40℃2h不通电状态60℃2h
5.5.2湿热运行
(),/,:,(),(
湿热运行4.4.2按GBT2423.3的要求进行严酷等级12h温度40±2℃相对湿度85±
)。
3RH
5.5.3电源适应性
():,,
电源适应性检测按表进行试验每种组合条件下试验持续时间不小于试验时数
4.4.3215min
控系统运行正常。
表2
电压/V频率/Hz电压/V频率/Hz
4949
198242
5151
4949
342428
5151
7
/—
FZT990202018
电磁兼容性()试验
5.6EMC
5.6.1试验条件
,、、,
在脱机条件下数控系统的控制单元检测部件驱动单元装配连接具体试验项目中有明确规定其
他试验条件的试验除外。
5.6.2外壳端口抗扰度
():/,
外壳端口抗扰度4.5.1检测工频磁场试验方法按GBT17626.8规定进行射频电磁场调幅试验
/;/。
方法按GBT17626.3规定进行静电放电试验方法按GBT17626.2规定进行
5.6.3信号端口抗扰度
():/;
信号端口抗扰度4.5.2检测射频共模试验方法按GBT17626.6规定进行快速瞬变试验方法按
/;/。
GBT17626.4规定进行浪涌试验方法按GBT17626.5规定进行
/
5.6.4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抗扰度
/():/;
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抗扰度4.5.3检测射频共模试验方法按GBT17626.6规定进行快速
/;/;
瞬变试验方法按GBT17626.4规定进行浪涌试验方法按GBT17626.5规定进行电压暂降和电压
中断试验方法按/规定进行。
GBT17626.11
6检验规则
ㅤㅤㅤㅤ
6.1检验分类
、、。
数控系统的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三种制造厂应在产品定型和生产中按照本标
()。
准的规定进行检验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要求检验方法定型检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适应性4.1.15.2.1ΟΟΟ
输入和输出4.1.25.2.2ΟΟΟ
花型存储4.1.35.2.3ΟΟΟ
花型处理4.1.45.2.4ΟΟΟ
4.1功能
参数设定4.1.55.2.5ΟΟΟ
自测试4.1.65.2.6ΟΟΟ
断电记忆4.1.75.2.7ΟΟΟ
报警和保护4.1.85.2.8ΟΟΟ
选针4.2.15.3.1ΟΟΟ
针筒运转4.2.25.3.2ΟΟΟ
4.2控制
送纱4.2.35.3.3ΟΟΟ
压针调密4.2.45.3.4ΟΟΟ
8
/—
FZT990202018
()
表续
3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要求检验方法定型检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
换纱剪纱4.2.55.3.5ΟΟΟ
4.2控制
卷布4.2.65.3.6ΟΟΟ
连线与布线4.3.15.4.1ΟΟΟ
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4.3.25.4.2Ο—Ο
绝缘电阻4.3.35.4.3Ο—Ο
耐压试验4.3.45.4.4Ο—Ο
4.3安全性
指示灯和按钮颜色4.3.55.4.5ΟΟΟ
标识4.3.65.4.6ΟΟΟ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3.75.4.7Ο—Ο
停车保护和紧急停车4.3.85.4.8ΟΟΟ
温度适应性4.4.15.5.1Ο—Ο
4.4环境适应性湿热运行4.4.25.5.2Ο—Ο
电源适应性4.4.35.5.3Ο—Ο
外壳端口抗扰度4.5.15.6.2Ο——
4.5电磁兼容性信号端口抗扰度4.5.25.6.3Ο——
()ㅤㅤㅤㅤ
EMC
/
交流电源输入输出
4.5.35.6.4Ο——
端口抗扰度
注:“”为要检验;“—”为不检验。
Ο
6.2定型检验
,。
6.2.1数控系统在产品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
6.2.2定型检验项目见表3。
,,。
6.2.3定型检验中出现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6237.8-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8部分:指纹骨架数据 2022-10-12
- GB/T 26237.10-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0部分:手形轮廓数据 2022-10-12
- GB/T 26237.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 2022-10-12
- GB/T 25826-2022 钢筋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筋 2022-10-12
- GB/T 25814-2022 三聚氯氰 2022-10-12
- GB/T 26332.6-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6部分:反射膜基本要求 2022-10-12
- GB/T 26237.15-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5部分:掌纹图像数据 2022-10-12
- GB/T 25963-2022 含脂肪酸甲酯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2-10-12
- GB/T 26332.7-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 2022-10-12
- GB/T 26332.5-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5部分:减反射膜基本要求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