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DB34/T 3309-2018 Technology Maturity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Technology Achievement Evalu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309-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9
实施日期
2019-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拥有方、需求方、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对应用类(不 含军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成熟度的评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技术中心、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 研究院、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起草人:
马玉平、伍雪洁、凌俊杰、舒小琴、叶辉、张晓安、张彤、王子迎、龚新涛、 李晓、张凌云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A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Evalu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Requirementsofevaluation

fortechnologyreadines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12-29发布2019-01-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30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技术中心、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

研究院、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玉平、伍雪洁、凌俊杰、舒小琴、叶辉、张晓安、张彤、王子迎、龚新涛、

李晓、张凌云。

I

DB34/T3309—2018

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拥有方、需求方、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对应用类(不

含军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成熟度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3061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34/T306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成果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

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3.2

科技成果评价evalu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

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由评价机构聘请评价专家,依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被评价方的科技成果进

行审查和辨别,并给出相应结论。

3.3

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readiness

一项技术相对于某个具体系统或项目而言所处的发展状态,反映技术对于系统或项目预期目标的满

足程度。

4基本原则

4.1目的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应明确。

4.2科学性原则

1

DB34/T3309—2018

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特征性:应符合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研的基本规律;

——准确一致性: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应合理;

——完备性: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

4.3可操作性原则

应适应于:

——评价的方式,本标准采用定性评价方式;

——评价活动对时间、成本的限制;

——被评价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接受能力;

——评价结果使用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5指标体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