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812.3-2010 桂花绿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容器苗栽培管理

DB33/T 812.3-2010 Guidelines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uazi Greening Seedlings Part 3: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812.3-2010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9-30
实施日期
2010-10-30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812.3—2010

桂花绿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容器苗栽培管理

TechnicalregulationforOsmanthusfragransnurserystockproduction

Part3:Cultivationandmanagementofcontainerseedling

2010-09-30发布2010-10-3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812.3—2010

前言

DB33/T812《桂花绿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育苗;

——第2部分:地栽苗栽培管理;

——第3部分:容器苗栽培管理。

本部分为DB33/T812的第3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新蓝天园林苗木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杭州蓝天园

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蓝天园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绿地种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王振宇、王兵、刘海琳、吴光洪、丁旭升、刘济祥、胡绍庆、沈柏春、孙坚红、

龙双畏﹑刘军﹑郑伟。

I

DB33/T812.3—2010

桂花绿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容器苗栽培管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桂花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容器、育苗基质、圃地选择和育苗设施、苗木繁育、

容器苗管理﹑容器苗出圃及档案管理等。

本部分适用于桂花容器苗的生产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3/T179-2005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DB33/T653.1-2007林业容器育苗标准

3术语和定义

DB33/T653.1-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容器苗

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

4容器

4.1种类

穴盘、网袋容器(无纺布容器)、硬质塑料容器、软质塑料容器、塑料薄膜容器。

4.2规格

参见附录A。

4.3选择

根据苗龄、育苗年限、苗木规格及运输条件等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参见附录A。

5育苗基质

5.1种类及配置要求

1

DB33/T812.3—2010

5.1.1基质要求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具备下列条件:

——来源广,成本低,具有一定的肥力;

——理化性质良好,能保湿、透气、利水;

——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5.1.2基质种类

符合DB33/T179-2005的规定。

5.1.3基质配置

根据苗龄按比例配制。见附录B。

5.2消毒及pH值调节

5.2.1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应按照DB33/T179-2005附录B、附录C的规定进行消毒。

5.2.2基质的pH值以5.5~6.5为宜。偏酸用生石灰或草木灰调节,偏碱则用硫磺粉、硫酸亚铁或硫

酸铝调节。

6圃地选择和育苗设施

6.1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风口

处。

6.2育苗设施

具备光、温、水等调控设施。如温室、大棚、遮荫棚、喷灌、喷雾、滴灌等。

7苗木繁育

7.1整地作床

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苗床高10cm,宽100cm~120cm,步道宽40cm,四周开排水沟。床

面覆盖地布或地膜。温室大棚内设置普通苗床或高架苗床。高架苗床高70cm~80cm,宽100cm~120cm。

7.2装填基质和摆放容器

7.2.1装填基质

装填之前将基质湿润,以手捏成团、摊开即散为度。穴盘容器、硬质塑料容器、软质塑料容器装填

时应将基质装实至容器口。网袋容器用机器装填。

7.2.2摆放容器

穴盘容器直接放置在普通苗床或高架苗床上;网袋容器应放在专用托盘上架空;硬质塑料容器、软

质塑料容器均排放在普通苗床上。

2

DB33/T812.3—2010

7.3扦插育苗

7.3.1采穗圃的建立

7.3.1.1圃地

7.3.1.1.1圃地的选择

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

7.3.1.1.2圃地的整理

圃地四周应开挖排水沟,施入有机肥翻地做畦,畦宽3m。

7.3.1.2母本培育

7.3.1.2.1选择良种优株,采用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培育。

7.3.1.2.2培育2年后进入采穗圃,每畦5株,株距0.5m,3年生苗开始作为采穗母本进行采穗。

7.3.2扦插繁殖

7.3.2.1扦插时间

5月下旬~6月下旬或8月下旬~9月下旬。

7.3.2.2插穗准备

7.3.2.2.1母株选择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3年~6年生的健康植株。

7.3.2.2.2插穗枝选择

粗壮、整齐度一致的半木质化枝条。

7.3.2.2.3插穗采集

采集的枝条按不同品种分别装袋、挂牌,注明采剪时间、地点和品名。适时遮荫或喷水,保持湿润。

7.3.2.2.4插穗剪取

2节~3节作为一个插穗,保留上部一对叶片。上剪口平剪,距芽0.5cm~0.7cm,下剪口斜剪,距

芽0.5cm。

7.3.3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

7.3.3.1扦插

随剪随插,并根据不同品种蘸合适的α-萘乙酸;将插穗2/3插入基质,每穴1个~2个插穗,插好后

喷透水,放置在苗床上。

7.3.3.2管理

7.3.3.2.1水分管理

愈伤组织形成前,保持叶面湿润;愈伤组织形成后,保持基质湿润。

3

DB33/T812.3—2010

7.3.3.2.2通风和遮阴

6月~10月温度≥25℃开启天窗;温度≥36℃遮荫、通风。

7.3.3.2.3施肥

生根后,每隔10d在傍晚叶面水份晾干后喷0.3%的磷酸二氢钾加0.1%尿素,或苗木专用液肥。

7.3.3.2.4冬季管理

室外最低温度≤5℃苗床盖二道膜。

7.3.3.2.5炼苗

80%的插穗生根后,延长喷雾的间隔时间,进行炼苗。

7.3.4全封闭扦插育苗

7.3.4.1苗床

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作床高10cm、宽100cm~120cm,步道宽40cm,四周开排水沟。搭

架覆盖荫网。

7.3.4.2基质

基质配制参见本部分附录B,在苗床上铺8cm~10cm基质或装入高8cm50穴苗盘墩实。

7.3.4.3扦插

做到随剪随插,并根据不同品种蘸合适的生根剂;将插穗2/3插入基质,间距3cm,每穴1个~2个

插穗;插好后喷透水,覆膜、遮荫。

7.3.4.4管理

扦插苗未生根前要保持拱棚内的湿度。荫网覆盖层在夏季高温时增加,秋凉后减少,入冬后撤去。

7.3.4.5炼苗

80%的插穗生根后,在傍晚或清晨对拱棚两头通风,进行炼苗,逐步扩大通风量直至完全去掉薄膜。

7.3.5出圃

当扦插苗根系布满穴孔或充分舒展,新梢展开一对完全叶时可出圃。

8容器苗栽培管理

8.1上盆

8.1.1装盆移栽

在容器中装1/3基质,将小苗放入容器中间,加上基质墩实,基质距容器口1.0cm。

8.1.2容器摆放

条状摆放,宽1.2m~1.5m,留70cm宽的操作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