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70-2018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地下流体
DB/T 70-2018 Report writing specifications for the field verification of observed seismic anomaly—Underground fluid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山西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
- 起草人:
- 刘耀炜、高小其、孙小龙、晏锐、李营、张磊、范雪芳、王俊、杨朋涛、任宏微、郭丽爽、张彬、包创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20.25
P15
备案号:D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70—2018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
写地下流体
Reportwritingspecificationsforthefieldverificationofobservedseismic
anomaly-undergroundfluid
(报批稿)
2018-12-26发布2019-03-01实施
中国地震局发布
DB/TXXXXX—XXXX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基本规定1
4现场核实报告提纲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现场核实报告编排格式要求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现场核实工作方案编写要求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现场核实工作方案审核表格式9
I
DB/T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是《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地磁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地电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重力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地壳形变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地下流体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山西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耀炜、高小其、孙小龙、晏锐、李营、张磊、范雪芳、王俊、杨朋涛、任宏
微、郭丽爽、张彬、包创。
II
DB/TXXXXX—XXXX
引 言
地震观测中出现的异常需要进行现场核实,并编制现场核实报告,是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工作的
重要产出,其结果为震情跟踪与地震趋势判定提供重要依据。经过多年实践,针对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
常现场核实工作,已经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和工作程序。为规范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
报告的编写,提高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标准化水平,有必要对现场核实报告的编写内容和编写格式等进行
具体规定。
本标准基于我国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工作的基础,以及多年来对现场核实报告的分析和
总结,对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内容及格式等进行了规定,将为地下流
体地震分析预报工作的标准化起到积极作用。
III
DB/TXXXXX—XXXX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地下流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DB/T3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
DB/T48-2012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方法井水位观测
DB/T49-2012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方法井水和泉水温度观测
DB/T50-2012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方法井水和泉水流量观测
3基本规定
3.1地下流体地震观测中出现背离正常变化的现象时,应经过现场核实工作,编写现场核实报告。
3.2地下流体测项按照DB/T3中的规定分类。
3.3宏观异常的现场核实工作应作为现场核实报告内容的一部分。
3.4现场核实报告中应采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
3.5现场核实报告的图件中静水位(水位埋深)和动水位(相对水头高度)观测值应采用绝对值表示。
曲线图向上表示水位上升,曲线图向下表示水位下降。无特殊要求的曲线图,曲线图向上表示测值增加,
曲线图向下表示测值减小。
3.6现场核实报告编排格式要求见附录A。
4现场核实报告提纲
4.1现场核实报告构成要素
现场核实报告由封面、目录、正文和附件四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包括概述、异常调查、分析与结论、
后记和参考文献五部分,附件包括现场核实工作方案和现场核实工作方案审核表。表1给出了现场核实
报告构成的基本要素。
表1现场核实报告构成要素
1
DB/TXXXXX—XXXX
结构要素内容备注
封面标题,报告编写单位名称,报告编写时间-
目录正文和附件章节标题-
异常概述-
概述区域背景资料-
台站及周边观测概况宏观异常不含
异常初步判定-
异常调查观测系统检查宏观异常不含
正文环境因素调查-
异常分析-
分析与结论异常判定-
结论与建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5302-1994 热释电电视摄像机总技术条件 1994-12-06
- GB/T 15299-1994 电子设备用电位器 第二部分:分规范 螺杆驱动和旋转预调电位器 1994-12-06
- GB/T 15298-1994 电子设备用电位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1994-12-06
- GB/T 15296-1994 可搬移式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1994-12-06
- GB/T 15294-1994 高保真调频广播调谐器最低性能要求 1994-12-06
- GB/T 15290-1994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 1994-12-06
- GB/T 15297-1994 微电路模块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1994-12-06
- GB/T 15295-1994 电缆分配系统用混合集成电路高频宽带放大器系列和品种 1994-12-06
- GB/T 15289-1994 数字存储示波器通用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 1994-12-06
- GB/T 15300-1994 电子设备用电位器 第二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螺杆驱动和旋转预调电位器 评定水平 E 199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