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昌吉回族自治州产品质量检验所
- 起草人:
- 程晓甜、成东辉、朱万友、彭泽明、马玉东、彭璐、吾木提汗、杨博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6523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6523/T335—2022
榆跳象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iationofmonitoringandinvestigationrhynchaenusalini
2022-09-26发布2022-10-16实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23/T33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提出。
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昌吉回族自治州产品质量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晓甜、成东辉、朱万友、彭泽明、马玉东、彭璐、吾木提汗、杨博。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
交汇处)、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昌吉市北京北路16号)、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
防治检疫站(昌吉市北京北路16号)。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汇处),联系电话:0994-2329097,
传真:0994-2381050,邮政编码:831199。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昌吉市北京北路16号),电话:0994-2333514,传真:0994-8386099,
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昌吉市北京北路16号),电话:0994-8386381,传
真:0994-8386099,邮编:831100。
Ⅰ
DB6523/T335—2022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4.1.1与监测设备要求相关的专利的
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杨永刚、吴世明、程晓甜、成东辉、吴仪。
地址: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原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Ⅱ
DB6523/T335—2022
榆跳象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榆跳象的监测调查方法、危害程度分级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域范围内榆跳象的监测调查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榆跳象RhynchaenusaliniL.
榆跳象RhynchaenusaliniL.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是榆属(UlmusL.)
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地产白榆(UlmuspumilaL.)危害较为严重,1年1代,榆跳象的形态特征、
生活特性参见附录A。
3.2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20cm标准枝上榆跳象成虫数量。
3.3
囊泡密度vesicledensity
20cm标准枝平均囊泡数。
3.4
叶片被害率rateofdamagedleaf
20cm标准枝上被害叶片与总叶片的百分比。
3.5
被害叶片killedleaves
叶片上有榆跳象危害后形成缺刻、孔洞或产卵孵化形成囊泡的叶片。
1
DB6523/T335—2022
3.6
被害株率percentageofdamagedshares
被害株数与实际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7
卵叶率eggleafrate
有卵的叶片数量与实际调查叶片数量的百分比。
4监测调查方法
4.1系统调查
4.1.1监测设备要求
越冬成虫出蛰进度调查监测设备宜采用圆锥体榆跳象网室。网室宜用网眼直径小于1.2mm的筛网
或纱网等材料制作。网室结构下部为预埋部分,网室底部直径宜能掩埋标准株树冠投影,网室半径宜大
于50cm。网室宜与树干第一轮枝同高,高度宜大于150cm。在网室上部1/4处。圆锥状网室应具备足
够的观察空间,应在网室锥面拼接缝处使用拉链或可缝纫魔术贴粘带连接,便于打开网室观察。
4.1.2标准地的设置
在榆跳象发生危害严重的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标准地3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不小于2001m2,株数
不少于100株,选择20株做为固定调查标准株,按序号做好标记,竖立标准地标志牌。片林按平行线
法、对角线法、棋盘法、蛇形法等取样,林带隔固定株数选取样株。
4.1.3越冬成虫出蛰进度调查方法
3月底榆跳象出蛰前,使用榆跳象网室开始越冬成虫的监测。罩网后隔日观测记录一次网室内爬附
在网室内壁上越冬成虫数量,每次观察完毕后将成虫移出网室置于网室外树枝上。具体时间因气候因素
会相应的提前或推后。填写表B.1《榆跳象越冬成虫出蛰进度调查表》。
4.1.4越夏成虫羽化进度调查方法
在形成囊泡后开始榆跳象越夏成虫羽化进度调查,在临时标准地内随机采集100片有囊泡的叶片,
逐个剥开囊泡观察榆跳象虫态,隔日调查一次,统计幼虫、蛹、空囊泡(成虫)数量,计算各个虫态所
占百分比。具体时间因气候因素会相应的提前或推后。填写表C.1《榆跳象越夏成虫羽化进度调查表》。
4.1.5卵叶率调查方法
在交配高峰期开始卵叶率调查,选择临时标准地3个,在临时标准地内随机选择20个标准株,按
东、南、西、北方向随机采摘叶片100片,摘下标准枝上叶片集中在实验室内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在
目镜视野内观察叶片主脉上是否有已经变色的咬痕,多数会变为深褐色,位置多在叶主脉靠近叶尖1/3
处,用探针或者5号注射器针头轻轻拨开咬痕处的表皮组织,剥出表皮亮绿、晶莹体透的浅绿色虫卵。
填写表D.1《榆跳象卵叶率调查统计表》。
4.1.6防治期的确定
按照越冬成虫出蛰进度和卵叶率调查结果确定越冬成虫防治时间,越夏成虫羽化进度调查结果确定
2
DB6523/T335—2022
越夏成虫防治时间。
4.1.6.1越冬成虫防治期
在越冬成虫出蛰高峰之日后和卵叶率10%前就开始药剂防治。
4.1.6.2越夏成虫防治期
在越夏成虫羽化进度40%~50%开始越夏成虫药剂防治。
4.2一般调查
4.2.1踏查
4.2.1.1踏查时间
越冬成虫出蛰高峰期之后直至越夏成虫羽化结束前皆可以进行。
4.2.1.2踏查方法
在有榆跳象寄主榆属植物分布的林地进行,抽取村、林班榆属林地3%以上小班进行踏查,踏查应
按照LY/T2011-2012的规定执行。目视观察线路上所经过榆属植物所在小班内植株树冠是否有失绿、变
色,叶片是否健康,榆树叶片是否有缺刻或孔洞,小枝、叶片上是否有榆跳象成虫,填写表E.1《林业
有害生物外业调查踏查记录表》。随着科技进步,工作条件的改善,可采用无人机、性诱监测等先进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工作实效。
4.2.1.3发生范围的确定
根据踏查记录结果统计发生范围,以发生榆跳象危害的小班累计面积与实际目测观测小班累计面积
之比乘以调查所在村或乡镇榆跳象发生范围数据,依次汇总得到县、市(地州)的发生范围数据。
4.2.2详查
在踏查过程中,对有榆跳象分布、有危害状的小班设置临时标准地详查,每块标准地面积不小于
2001m2,株数不少于100株,选择10株做调查标准株,片林按平行线法、对角线法、棋盘法、蛇形
法等取样,林带隔固定株数选取标准株,详查标准地数量按照发生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小于发生范围3%
确定。
4.2.2.1虫口密度调查
成虫虫口密度调查采取标准枝法,越冬成虫出蛰、越夏成虫危害较明显时期进行,在临时标准地选
择10个标准株,每个标准株按照东、西、南、北方向采集20cm枝条各1枝,采用捕虫网罩套或肉眼直
接观察的方法,统计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填写表F.1《榆跳象成虫密度调查表》。
4.2.2.2叶片被害率调查
在临时标准地内标准株上,用肉眼直接观察的方法,观测记录标准枝叶片上总叶片数量,完整叶片
数量,有缺刻、孔洞、囊泡的为被害叶片数量,统计计算平均叶片被害率,填写表G.1《榆跳象叶片被
害率及囊泡密度调查表》。
4.2.2.3囊泡密度调查
在临时标准地内标准株上,用肉眼直接观察的方法,观测记录标准枝叶片上囊泡的数量,统计20cm
3
DB6523/T335—2022
标准枝平均囊泡密度,填写表表G.1《榆跳象叶片被害率及囊泡密度调查表》。
4.2.2.4发生面积的确定
榆跳象1年1代,在越夏成虫期利用囊泡密度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发生面积按照公式(1)计算,
轻度发生面积按照公式(2)计算,中度发生面积按照公式(3),重度发生面积按照公式(4)计算,
填写表H.1《榆跳象发生面积统计表》。
𝐵
𝐴=×𝐷············································································(1)
𝐶
式中:A——榆跳象发生面积;
B——达到统计标准以上的标准地累计数量或累计面积;
C——按比例抽样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数量或者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面积;
D——调查统计单位发生范围面积。
𝐵1
𝐴1=×𝐷···········································································(2)
𝐶1
式中:A——榆跳象发生面积;
B1——达到统计标准以上的标准地累计数量或累计面积;
C1——按比例抽样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数量或者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面;
D——调查统计单位发生范围面积。
𝐵2
𝐴2=×𝐷···········································································(3)
𝐶1
式中:A2——榆跳象轻度发生面积;
B2——达到轻度统计标准以上的标准地累计数量或累计面积;
C1——按比例抽样达到统计标准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数量或者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面积;
D——调查统计单位发生范围面积。
𝐵3
𝐴3=×𝐷···········································································(4)
𝐶1
式中:A3——榆跳象重度发生面积;
B3——达到重度统计标准以上的标准地累计数量或累计面积;
C1——按比例抽样达到统计标准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数量或者实际调查标准地累计面积;
D——调查统计单位发生范围面积。
𝑀=𝐿>𝑚×60%····································································(5)
式中:M——成灾面积;
L——失叶率;
m——小班面积。
4.2.2.5榆跳象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4.2.2.5.1榆跳象发生程度
按叶片被害率、虫口密度、囊泡密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分级标准参见表1。
表1榆跳象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叶片被害率Rd虫口密度Ch囊泡密度Dh
分级标准
%头/20cm个/20cm
4
DB6523/T335—2022
叶片被害率Rd虫口密度Ch囊泡密度Dh
分级标准
%头/20cm个/20cm
轻度0<Rd≤200<Ch≤10<Dh≤1
中度20<Rd≤501<Ch≤3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4074-2022 向日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2022-07-11
- NY/T 4078-2022 多杀霉素悬浮剂 2022-07-11
- NY/T 4080-2022 威百亩可溶液剂 2022-07-11
- NY/T 4079-2022 多杀霉素原药 2022-07-11
- NY/T 4072-2022 棉花枯萎病测报技术规范 2022-07-11
- NY/T 4075-2022 桑黄等级规格 2022-07-11
- NY/T 4082-2022 噁唑酰草胺原药 2022-07-11
- NY/T 4073-2022 结球甘蓝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2-07-11
- NY/T 4077-2022 有机肥料氯、钠含量的测定 2022-07-11
- NY/T 4076-2022 有机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