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699-2010 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范
DB37/T 1699-2010 Organic App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699—2010
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0-XX-XX发布2010-XX-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XXXXX—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有机苹果的特性制定,各种植户可根据有机苹果产品质量管理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部分或对有关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淄博华盛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沂源县质量技术监
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东升、丁念华、陈修德、李晓军、李玲、李法栋、肖春雷。
I
DB37/XXXXX—2010
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运输
和贮藏、包装和标识及管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地区有机苹果生产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9630.1~.4-2005有机产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
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2
有机果品organicfruit
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的并符合有机果品标准,且经过认证的果品。
3.3
有机苹果organicapple
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的并符合本标准,且经过认证的苹果。
3.4
1
DB37/XXXXX—2010
植体营养液planttea
利用果树的花(疏下的花及花芽)、果(疏果、落果)或嫩枝(夏剪下来的枝条)制作的营养液。
3.5
常规conventional
未获得有机认证或未开始有机转换认证的生产体系及其产品。
3.6
转换期conversion
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苹果的转换期不少于36个月,新
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应经
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3.7
缓冲带bufferzone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
渡区域。
3.8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
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9
标识labeling
在销售的产品上、产品的包装上、产品的标签上或者随同产品提供的说明性材料上,以书写、印刷
的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对产品所作的标示。
3.10
认证标志certificationmark
证明产品生产或者加工过程符合有机标准并通过认证的专有符号、图案以及文字的组合。
4产地环境
4.1从事有机生产的主体应是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的生产单位(基地)。
4.2生产基地应该选择距市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至少5km以上的区
域。
4.3生产基地在作物收获前3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高;
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气候较干燥,降雨适中,有灌溉条件和清洁水源。
4.4生产基地及其附近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土壤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低,周围没有污染源,无明显水土
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
4.5生产基地内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
2
DB37/XXXXX—2010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的二级标准。
5生产技术
5.1种苗选择
5.1.1用于有机栽培的种苗应选择来自认证的有机生产系统,在得不到颁证的有机种苗的情况下(如
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也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要经过认证机构认可并尽早制
定计划,通过建立有机种源培育基地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有机认证标准的要求。
5.1.2用于有机栽培的品种、苗木、种子必须来自自然界,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或者带有转基因
成分的苗木。
A.1.1.1严禁使用经化学合成物质和来自基因工程的微生物等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种苗。在必需进行种
苗处理的情况下,可使用有机生产允许的物质或材料,如各种植物或动物制剂、微生物活化剂、细菌接
种和菌根等来处理种子和苗木。
5.1.3品种和砧木选择既要考虑与当地气候、土壤和轮作计划等相适应,又要考虑病虫害的抗性;既
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保护生物遗传多样性。
5.1.4选用无病毒(脱毒)种苗。
5.1.5选用优质标准嫁接苗,符合GB9847苹果苗木标准。
5.2种苗繁育
5.2.1应采用有机方式育苗,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育苗设施。
5.2.2允许使用嫁接等物理方法提高苹果的抗病和抗虫能力。
5.2.3不得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种苗。
5.3建园准备
5.3.1土壤状况分析(含土壤肥力评价、特殊障碍因素评估、污染因子检测等),建立土壤状况背景
档案。
5.3.2施足底肥、翻耕土壤、选择适宜间作物与覆盖物。
5.3.3果园土壤消毒以物理消毒为主。
5.3.4选择适宜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
5.3.5采用合理的栽植密度与栽植方式。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点、土壤条件、选用砧木类型而定。
5.4果园生草或覆盖
5.4.1应在果树行间自然生草或是人工生草,并定期刈割处理。人工生草的种类包括豆科植物、一年
或多年生绿肥植物、驱避植物、诱集植物,禁用高秆作物、病虫寄主植物。
5.4.2地面覆盖可覆草(包括秸秆)、覆沙、覆可降解地膜等。
5.5土壤管理
5.5.1土壤培肥的原则
应通过回收和利用果园的有机废弃物,利用率应达100%。用于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有机废弃
物应进行堆制并达到有机肥腐熟的指标。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方式培肥土壤。
5.5.2土壤指标
土壤指标见表1。
3
DB37/XXXXX—2010
表1有机苹果生产的土壤指标
项目指标
团粒结构25%~38%
有机质含量有机转换期≥1.5%;有机栽培期≥2.0%
PH值6.5~7.5
有益微生物数量表层(5cm~20cm)大于5×109个/g;整体土层大于1.5×109个/g
5.5.3土壤培肥的种类和来源
5.5.3.1有机肥应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1039-2022 畜禽养殖场空气源热泵应用技术规范 2022-11-04
- NB/T 11040-2022 家用空气源直膨式地暖热泵机组 2022-11-04
- NB/T 11041-2022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内置式零冷水系统技术条件 2022-11-04
- NB/T 11037-2022 建筑构件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通用要求 2022-11-04
- YB/T 6078-2022 球团用带式焙烧机 2022-09-30
- NB/T 11036-2022 太阳能联供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022-11-04
- NB/T 31064-2022 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 2022-05-13
- NB/T 11034-2022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现场检测和评价方法 2022-11-04
- NB/T 11042-2022 清洁采暖炉具系统安装验收规范 2022-11-04
- NB/T 11035-2022 家用真空集热管储水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