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906-2021 基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集成规范

DB34/T 3906-2021 Basic floo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integration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906-202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6-08
实施日期
2021-07-0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安徽中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120

CCSA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906—2021

基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集成规范

Integration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systemoffloodcontrolat

thebasiclevel

2021-06-08发布2021-07-08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90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

处、安徽中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超、马浩、马顺、刘怀利、谢力、杨玉喜、方婧、贾飞、王铭铭、吴盼荣、

陈璞、方应东、沈超、商笑妍、王妍、刘方、汤帅、孙晶晶、郭晓菲。

I

DB34/T3906—2021

基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集成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集成的基本要求、水雨情遥测站、视频站、图像站、预警广播

站、信息展播站、基层网络及视频会议系统的集成。

本文件适用于县级农村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新建及续建的设施设备系统集

成,其他防汛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系统集成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SL651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SL762山洪灾害预警设备技术条件

DB34/T2923水利工程视频图像站建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雨情遥测站telemetrystationofwaterandrainfall

用于对水位、雨量要素实施采集、传输的设施。

3.2

视频/图像站videoandimagestation

为完成水利工程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而专门设立的监控站。按其功能分为视频站和图像站,分

别采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来源:DB34/T2923-2017,3.1]

3.3

预警广播站broadcastingstationforearlywarning

具有接受预警信号功能,并输出高分贝音频的预警信息传播设备。

3.4

信息展播站informationbroadcastingstation

一种可自动接收雨水情、视频图像、工情等信息并通过显示设备进行展示播放的终端站。

1

DB34/T3906—2021

3.5

采集平台collectionplatform

由计算机、服务器和数据接收、处理分析软件等软硬件组成的信息应用平台。

4基本要求

4.1编码要求

水雨情遥测站、视频站、图像站、预警广播站、信息展播站集中接入采集平台之之前应进行站点信息

注册并统一编码,其中水雨情改造站点应沿用原水文站码。

4.2网络安全等保要求

采集平台网络安全应符合三级等保要求。

5水雨情遥测站

5.1集成内容

水雨情遥测站系统集成包括注册信息、参数配置、信息传输、结果反馈。

5.2注册信息

站点注册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雨量站基础信息表(见附录A中的表A.1)、水位站基础信息表(见附

录A中的表A.2)的内容。

5.3参数配置

如下:

a)地址参数:站点地址应由10个数字的BCD码组成,使用通信卡号后十位数数字,卫星等其他通

信方式采用8位水文站码+测站类型;IP地址应设置为省级采集平台公网出口地址;

b)交互模式:应采用应答模式,使用默认密码,应具备通过省级采集平台远程修改RTU参数或

进行随机召测功能;

c)时钟校验:应设置时钟校时,可通过过通信卡运营商,或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与采集平台2

种方式进行校时,校时频率宜为每天1次;

d)报文格式:通讯报文编码方式应采用HEX编码;站点水位、雨量信息应采采用加报和定时报发

送报文。降雨量、水位上报报文格式样例见附录A中的表A.7;

e)高程设置:采用浮子式、压力式、气泡式等水位传感器,站点发送实时采集水位数值应为水

位相对值,同时提供量程下限高程(绝对值),水位绝对值在采集平台配置;采用雷达、超

声波等其他水位计,应按浮子式水位计高程要求进行转换。

注:RTU(remotemeasuringterminalmeter),即远程遥测终端机,能自动完成水文参数的采集、存贮、编码及

传输、控制,并能与无线电台进行连接、自动完成数据传输的仪器。

5.4信息传输

如下:

2

DB34/T3906—2021

a)传输方式:水雨情遥测站与省级采集平台间应采用无线通信或卫星通信,无线通信卡宜采用

物联网卡,可开通短信功能;

b)通信协议:水雨情遥测站的水位传感感器、雨量传感器与RTU遥测终端的接口及数据通信协议,

水雨情遥测站与采集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应符合SL651的规定。

5.5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站点上线确认,复核水雨情数据准确度、基础信息表填报完整度,雨水情数据上

报频次应符合SL651的规定。

6视频站

6.1集成内容

视频站系统集成包括注册信息、参数配置、信息传输、结果反馈。

6.2注册信息

站点注册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站基础信息表(见附录A中的表A.3)的内容。

6.3参数配置

新建站点接入应符合GB/T28181的规定,已建站点宜通过SDK方式接入,接入设置要求见附录A

中的表AA.8。

注:SDK(software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

6.4信息传输

如下:

a)视频站现场信息的传输应采用光纤传输;

b)视频站接入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100Mbps,丢包率应不高于1‰,网络时延应不高于100毫秒,

单路视频图像的分辨率应不低于12280×720(720P),远程控制终端响应总时延应不大于5秒。

6.5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站点上线确认,复核核基础信息表填报完整度,监控画面质量、流畅度、有效监控

范围应符合DB34/T2923的要求。

7图像站

7.1集成内容

图像站系统集成包括注册信息、参数配置、信息传输、结果反馈。

7.2注册信息

站点注册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图像站基础信息表(见附录A中的表A.4)的内容。

7.3参数配置

3

DB34/T3906—2021

如下:

a)图像站IP地址应设置为省级采集平台公网出口地址;

b)宜选用物联网卡号后十位数字进行设备序列号等参数设置;

c)应设置基于通信卡运营商移动网络进行校时,校时频率宜为每天1次;

d)通信卡应由建设管理单位在运营商统一开设支付账号,并设置为红名单。

注:红名单,即通信卡可以在话费欠费的情况下继续正常使用,而不会被限制或者停机。

7.4信息传输

如下:

a)站点与省级采集平台的通信方式宜采用物联网卡,物联网卡应支持4G及以上网络;

b)图像站应采用定时抓拍模式,不低于每小时抓拍1次,每天5时~20时进进行上传现场照片,

照片原始像素应不低于200万。

7.5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站点上线确认,复核基础信息表填报完整度,监控画面质量、有效监控范围应符

合DB34/T2923的要求。

8预警广播站

8.1集成内容

预警广播站系统集成包括注册信息、参数配置、信息传输、结果反馈。

8.2注册信息

站点注册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预警广播站基础信息表(见附录A中的表A.5)的内容。

8.3参数配置

如下:

a)省中心平台发送预警短信号码、省中心平台接收“平安报”短信的号码、、平台管理号码应设

置为省水利厅短信网关统一短号码;

b)省中心平台向预警广播发送预警短信的下发格式应符合预警广播参数配置表要求(见附录A

中的表A.9);

c)预警广播应每天上报一条“平安报”短信,“平安报”短信上发格式应符合预警广播参数配

置表要求(见附录A中的表A.9);

d)预警广播应向平台预警广播管理中心发送运行状态的数据,接受预警广播管理中心管理;

e)预警广播应具备设置白名单功能,预警播报手机号码应设置为相关责任人手机号码;

f)通信卡应由建设管理单位在运营商统一开设支付账号,并设置为红名单。

注1:白名单:通过设置白名单号码,预警广播只能接听联系列表中指定的电话号码来电及及短信。

注2:平安报:对预警广播主机进行设置,实现在指定时间自动向平台上报设备ID号、市电状态、电池电压、运行

状态等平安状态信息,监控预警广播主机是否否正常。

8.4信息传输

4

DB34/T3906—2021

如下:

a)站点与省中心平台的通信应采用无线通信卡,通信卡应为安徽省内运营商卡,应开通

5G/4G/GPRS流量功能、短信、电话等功能;

b)应具备接收多种预警信号信息功能,包括本地一键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省级平台播

报、麦克风播报、预存录音播报和FM广播,其他信息传输及功能要求应符合SL762的规定。

8.5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站点上线确认,复核基础信息表填报完整度,预警信息发布及平安报上报准确度。

9信息展播站

9.1集成内容

信息展播站系统集成包括注册信息、参数配置、信息传输、结果反馈。

9.2注册信息

站点注册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展播站基础信息表(见附录A中的表A.6)的内容。

9.3参数配置

如下:

a)应配置平台管理IP地址为省级基层预警采集平台公网出口地址;

b)应支持监测预警平台远程修改设备地址、时钟校时、运行模式、版面定制等参数,及支持在

本地进行参数修改;

c)应支持监测预警平台通过信息展播主控单元远程控制显示设备开机;在显示设备正常显示观

看状态下,优先接收远程预警指令,强制切换频道至预警画面或视频会议内容;

d)站点应支持分屏显示、分频道显示。

9.4信息传输

如下:

a)站点与省中心平台的通信方式宜采用现地既有互联网络;

b)当省中心平台对站点发出召测命令后,站点应能向平台发送当前运行状态数据,包括电流、

电压、网络连接等信息。

9.5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站点上线确认,复核基础信息表填报完整度,以及展播信息显示准确度。

10基层网络

10.1集成内容

基层网络系统集成包括接入要求、参数配置、结果反馈。

10.2接入要求

5

DB34/T3906—2021

如下:

a)基层网络应接入水利专网,应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

b)网络、安全设备应集中安装到机房,并配备应急备用电源;

c)机房防雷与接地、布线系统以及静电防护应符合GB50174的要求;

d)所有设备接口接入线缆命名规则,应应与设备及其接口命名保持一致,并且网络安全也应统一

设置,示例参见附录B中的表B.1。

10.3参数配置

如下:

a)基层水利专网建设应按省级行政主管单位统一划分的IP地址段进行配置;

b)基层应根据分配的对应IP地址段再划分子网段,并对相关网络设备、安全全设备、视频会议设

备等接口的IP地址进行分配、配置,划分示例参见附录B中的表B.2;

c)基层水利专网IP地址不够的,与省级行政主管单位对接后,只允许对办公电脑分配非水利专

网的其他私网地址,通过在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进行NAT转换访问水利专网;

d)基层路由应采用OSPF路由协议与上一级路由器相联,只允许发布水利专网IP地址段,上一

级与所辖基层单位路由器分配为一个OSPF划分区域;路由器与其他网络、安全及视频会议等

设备互联应采用静态路由;

e)在路由器上应对视频会议网络流量设置QoS,具体由省级行政主管单位统一设置。

注1: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地址转换。

注2: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最短路径优先。

注3: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10.4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复核设备基础信息表、网络联通性测试确认表填报完整度(参

见附录C中的表C.1、C.2),并上传设备照片、设备连线图信息。

11视频会议系统

11.1接入要求

如下:

a)县-乡视频会议系统应与省、市现有会议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省厅、市局、县局、乡镇四级音

视频双流双向传输,视频会议终端之间应能进行点对点视频会议;

b)各会场视频会议图像质量应达到1080P30帧每秒;

c)县到乡镇租用的视频会议专线应为点对点专线,在县级汇聚时,应提供一个个独立的千兆电口,

接入视频会议系统交换机,满足县-乡视频终端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内。

11.2结果反馈

集成完成后应进行视频会议系统联通性测试,复核设备基础信息表、视频会议系统测试确认表填报

完整度(参见附录C中的表C.3),并上传乡镇会场屏幕显示的省水利厅会场照片、设备照片、设备连线

图等。

6

DB34/T3906—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基础信息表、报文格式样例、接入设置、参数配置表

A.1基础信息表

见表A.1至表A.6。

表A.1雨量站基础信息表

项目说明

一、一般信息

名称雨量站的名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行政区划码10114-2003),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标识到站点所在村落的区划标识码,如灵璧县韦集镇陈圩村

为341323101204

流域名称所属流域名称,填写:长江/淮河/新安江

管理单位雨量站管理单位的名称全称

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个单位的编码,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GB32100-2015)18位定长字符串

管理单位代码

中第9到17位。确定无代码填“无”

站址测站所在位置,例如xx乡镇xx村落的名称

二维码编号绑定设备的二维码编号

雨量站点所在位置经纬度信息,以度分秒格式或浮点度方式填写,如东经110°8′10″,北纬

经纬度

32°8′10″,或东经110.14°,北纬32.14°

设站日期测站建成投入使用的起始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如:2018/01/01)

雨量自动测报是否实现雨量自动测报,填写:是/否

(1)水准基面(绝对基面、标准基面、高程基面、高程系统),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填写格

式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4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吴淞基面/废黄河/其它

水准基面

(由数据采集员自行填写)。

(2)如实际上采用的是“假定水准基面”应填“水准基面+×××米”,例如“大沽高程系+9米”

隶属管理部门(主管

测站所隶属的行业管理单位,填写格式为:水利部门/电力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其他部门

部门)

二、报汛设施基本情况

RTU装备通讯手机卡卡号,手机卡运营商,是否开通短信功能。若手机卡为物联网卡请完整填写13

通信卡号

位号码

传感器品牌型号填写方式:xx品牌;xx型号

遥测终端品牌型号填写方式:xx品牌;xx型号

通讯模块品牌型号填写方式:xx品牌;xx型号

供电设备品牌型号填写方式:xx品牌;xx型号

安装日期站点安装的日期;年/月/日(如:2018/01/01)

管护人姓名日常设备管护人员的姓名

管护人联系方式日常设备管护人员的联系方式

安装单位安装单位的名称全称

实施人员现场实施人员姓名

实施人员联系方式现场实施人员联系方式

7

DB34/T3906—202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