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58-2014 微孔草 青微2号

DB63/T 1258-2014 Micro-pore grass No. 2 Green Micro-2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258-2014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3-03
实施日期
2014-03-15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牧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草青微2号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宜种植地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研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起草人:
韩 发、程大志、安海梅、李以康、皮 立、韩 涛、赵晓辉、马玉清、马生耀、仁青吉、蔡有华、任利平、席 梅、任 飞、韩 琦、包苏科、马雪杰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21

备案号:41675-2014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58—2014

微孔草青微2号

2014-03-03发布2014-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25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研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发、程大志、安海梅、李以康、皮立、韩涛、赵晓辉、马玉清、马生耀、仁

青吉、蔡有华、任利平、席梅、任飞、韩琦、包苏科、马雪杰。

本标准授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I

DB63/T1258—2014

微孔草青微2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草青微2号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

力和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

检验、收购和销售。

2技术内容

2.1品种来源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04年以EMS(甲基磺酸乙酯)为化学诱变剂,处理采自西藏自

治区达孜县野生微孔草(Micyoulasikkimensis)种子,从其后代中选择变异优株,经选育而成。原代

号宁07-44-2-2,系紫草科微孔草属Microulasikkimensi。2012年11月29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

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青微2号,审定编号为青审微孔草2012001。

2.2特征特性

2.2.1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子叶圆形。植株株型为塔形,株高76.00厘米±4.90厘米。主茎粗0.67厘米±0.12厘米,

茎的中下部绿色,上部紫色,茎有短刚毛;叶色绿,叶脉绿色,叶对生或互生,基部叶有长柄,中部叶

柄短,上部叶无柄,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两面被短糙毛;分枝习性为下生分枝型,单株分枝数11.22

个±2.04个。

2.2.2花序性状

花梗从中上部叶腋抽出,单岐聚伞形无限花序。花序塔形,每花序开花8朵-15朵,花冠蓝色,花萼

绿色或紫色,花冠、花萼5深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