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4006-2020 Guidance for implementing a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afety incidents in the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006-202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09
实施日期
2020-08-09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7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forimplementingthesystemof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of

potentialsafetyaccidentsinaccommodationandcateringindustries

2020-07-09发布2020-08-0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006—2020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基本要求..........................................................................1

4.1组织机构......................................................................1

4.2工作职责......................................................................1

4.3实施方案......................................................................2

4.4组织培训......................................................................2

4.5制度建设......................................................................2

5隐患分级与分类....................................................................3

5.1隐患分级......................................................................3

5.2隐患分类......................................................................3

6工作程序和内容....................................................................3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4

6.2制定排查计划..................................................................4

6.3隐患排查......................................................................4

6.4隐患治理......................................................................5

7文件管理..........................................................................6

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6

9绩效考核..........................................................................7

10持续改进.........................................................................7

10.1评审.........................................................................7

10.2更新.........................................................................7

10.3沟通.........................................................................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考核办法....................................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9

附录C(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71

I

DB37/T400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安若泰平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新纪元安全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瑞龙大酒店有限公司、青岛颐中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泰安市应急管理局、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

岛市市南区应急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群、张磊、刘汝澄、李淋春、王广渊、王家臣、高洁、程传利、金鑫、侯迎

春、钱拥军、提剑平、万强、史骏、刘东、李峰、王贵新、刘九红、王勇。

II

DB37/T4006—2020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和《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安全事故预防原理

和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住宿和餐饮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住宿和餐饮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III

DB37/T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了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了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住宿和餐饮行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3011-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

经政府批准的利用空间设备、设施场所,通过接待来满足宾客住宿、餐饮、会议接待、商务接待、

娱乐、购物、康乐等一体化服务,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实体。

4基本要求

4.1组织机构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

和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统一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保障人力、物力、财

力支持。工作小组由分管安全负责人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设备设施管理人员、

重点岗位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组织实施体系建设工作。规模较小的单位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可合并建立。

4.2工作职责

1

DB37/T4006—2020

4.2.1主要负责人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

——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确定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

——审批上报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方案;

——组织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2.2分管安全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的全

过程。

4.2.3安全管理部门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制定年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

——策划、组织、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

——跟踪、落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效果验证;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统计分析;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绩效考核。

4.2.4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开展的全过

程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及在本部门能力下能够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

患的分析、整改及验证;

——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存在的无能力进行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2.5班组长是开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班组开展的全过程负责,

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班组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班组范围内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及在本部门能力下能够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分

析、整改及验证;

——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本班组范围内存在的无能力进行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2.6岗位人员应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制,积极参与并履行以下职责:

——掌握本岗位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标准并落实本岗位的日常排查;

——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必须制定并落实临时应急措施后方可作业;

4.3实施方案

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流程、

各项工作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4.4组织培训

应将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使其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及应急措施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包括:隐患排查范围、隐患排查方法、隐患治理程序、隐患分级分类、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等内容。

4.5制度建设

2

DB37/T4006—2020

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编写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5.1.1一般安全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2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局部或全部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

的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被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

——因外部因素影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隐患。

5.2隐患分类

5.2.1基本要求

安全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5.2.2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应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单位资质、许可证照;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方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其他管理方面的内容。

5.2.3生产现场类隐患

按DB37/T2883-20166.2.2规定执行。

6工作程序和内容

3

DB37/T4006—2020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防控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确定隐患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

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考附录C):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以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危险源或设备设

施检查标准的控制措施为排查内容,按照适合企业的隐患排查类型确定排查级别和排查周期。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等其他要求,

以各类基础管理具体标准要求为排查内容,按照适合企业的隐患排查类型确定排查级别和排查

周期。

6.2制定排查计划

应根据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管理运行、设备设施等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

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级别、排查人员并明确具体的分工等。

6.3隐患排查

6.3.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排查、专项排查、节假日排查、季节性排查。

6.3.2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6.3.3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可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

——专项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

6.3.4排查周期

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特点,确定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

——日常隐患排查周期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确定,班组级每日一次,部门级每周一次,公司

级每月一次;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组织,至少每季度排查一次;业务部门结合岗位责任制每排查一次;

——设备、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组织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根据季节性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

——专项隐患排查由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专业人员每半年开展一次;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组织进行安全事故类比专项排查。

6.3.5确定排查项目

4

DB37/T4006—2020

隐患排查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及基础类隐患排查,两者排查可同时进行。应根据排查类型、组

织级别及排查周期,按照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

6.3.6排查结果记录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生产现场类隐患宜保留

影像记录。

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要求

应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岗位排查出的隐患应由班组负责组织隐患治理;对上级

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的隐患治理,应由被检查部门负责组织隐患治理;对临时无法治理的隐患,应

组织隐患治理,做到并保证整治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杜绝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

6.4.2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通报隐患信息。各级别隐患排查结束后,隐患排查部门负责将隐患排查信息传递给隐患所在部

门,由隐患所在部门通过适当的方式(公示栏、信息平台等)定期向员工进行通报,隐患排查

部门负责对隐患通报情况进行监督。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按照“谁排查、谁通知”的原则,由隐患排查部门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送达隐患所在位置的责任部门,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

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治理部门对照隐患排查部门制发的隐患整改通知要求,分析原因,制

定整改措施,落实防范预案,组织整改。

——治理情况反馈。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部门负责将整改情况反馈至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如不能

如期完成或没有整改能力,应向上一级汇报,并将不能整改的情况向整改通知制发部门说明,

由整改通知制发部门会同接到报告的上级部门协同解决。

——验收。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形成闭环管理。

对逾期没有完成整改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在督促继续整改同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处理。

6.4.3一般隐患治理

由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

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间应制定有针对

性的防控措施。

6.4.4重大隐患治理

6.4.4.1隐患评估

经判定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及时编制安全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

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安全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4.4.2治理方案

5

DB37/T4006—2020

经判定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按照《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

整改时间表和具体整改措施,落实整改部门和整改资金。并将治理方案报告给当地县(市、区)人民政

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安全措施。

6.4.4.3治理实施

应当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要求进行治理,治理资金从安全费用中支出。对于重大隐患整改,责任

部门要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整改进度,整改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进行监督,避免重大隐患整改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如发现治理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危险程度高的重大

安全事故隐患,应当自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报当地县(市、

区)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

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的,应当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6.4.5隐患治理验收

6.4.5.1一般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

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6.4.5.2重大隐患治理验收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15日内及时组织验收。

经验收认定安全事故隐患已消除的,应当作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的决定;未消除的,应当依法

作出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停止使用的决定;经停产、停业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予以

关闭。

7文件管理

可结合自身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记录管理程序,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产生的记录、文档进行管理。确

保记录或文档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受控。记录档案至少应包括: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隐患排查记录表;

——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统计分析台账等。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6

DB37/T4006—2020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至少在以下方面得以保障或改进:

——各类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隐患排查能力和隐患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形成完整的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

9绩效考核

建议按照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参考附录A)。

10持续改进

10.1评审

应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评审,评估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当发生重大

变更时,应依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及时组织体系运行

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10.2更新

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影响时,及时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更新安全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或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设备设施发生变化等;

——组织机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建场所或设施等发生变化。

10.3沟通

应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部沟通和外部(相关方)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安全事故隐

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沟通。

7

DB37/T4006—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考核办法

为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日常运行管理,明确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流程和责任分工,规范相关运

行信息档案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岗位员工必须熟知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数量,并明确主要危险源名称及管控措施,否则对岗位员

工进行罚款,并连带部门负责人并罚。

2.岗位员工未按时进行隐患排查,不及时填写、不按规定格式填写、不排查就填写隐患排查表及在

排查记录上乱涂乱画的,每一项对岗位员工进行罚款,并连带处罚部门负责人。

3.班组长负责监督各岗位隐患排查执行情况,每日排查一次,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及岗位现场处理不

了的隐患应及时汇报本部门值班领导,否则对班组长进行罚款。

4.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对班组岗位上报的当班未能整改隐患进行登记,及时落实整改责任人,并形

成闭环管理,否则对负责人进行罚款。

5.部门每周未按规定开展部门隐患排查、不及时填写、不落实整改、不按时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罚款。

6.部门接到隐患治理通知单后,立即组织整改,整改后及时上报销号,不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合格、

整改后不上报销号的,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罚款。

7.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未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的进行罚款。

8.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各单位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按百分制进行量化考核,纳入绩效考

核管理。

9.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按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8

DB37/T4006—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B.1设备设施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房务部设备设施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见表B.1。

表B.1房务部设备设施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专业专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

项排查

风险

责任检查项目每日/每周/每月/半年/每月/每季度/

编号类型名称点等标准管控措施

单位班组级部门级公司级部门级部门级公司级

级序号名称

1.应根据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等

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2.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数1.选用干粉灭火器。

低风量。2.灭火器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

设备险防护3.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工程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1门厅1√√√√

设施设施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技术3.人行安全通道宽度大于0.8米。

蓝4.人行安全通道宽度宜大于0.8米,分4.处于危险地段的人行道设置防护栏

割线应清晰、准确。杆。

5.路面应平坦、无积油、无积水、无绊

脚物,无占道物品。

9

DB37/T4006—2020

表B.1房务部设备设施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续)

专业专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

项排查

风险

责任检查项目每日/每周/每月/半年/每月/每季度/

编号类型名称点等标准管控措施

单位班组级部门级公司级部门级部门级公司级

级序号名称

1.选用“严禁烟火”“注意安全”警

管理示标识。

√√

措施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防

1.应根据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等护设施定期检查。

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培训1.定期消防培训。

√√

2.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数教育2.定期进行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低风量。个体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设备险防护3.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防护

1门厅1

设施设施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1.立即停止作业,再迅速切断电源。

蓝4.人行安全通道宽度宜大于0.8米,分2.用灭火器在上风向进行灭火。用消

割线应清晰、准确。防锨将防火沙迅速压向火灾,直至将

5.路面应平坦、无积油、无积水、无绊应急火焰全部压灭。

√√√√

脚物,无占道物品。处置3.在组织人员对火灾扑救的同时,立

即报警。

4.疏散现场其他人员至安全区域。

5.保证应急救援通道畅通。

10

DB37/T4006—2020

表B.1房务部设备设施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续)

专业专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

项排查

风险

责任检查项目每日/每周/每月/半年/每月/每季度/

编号类型名称点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