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55-2022 台风暴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DB4403/T 255-2022 Indoor Emergency Evacuation and Shelter Guide for Typhoon and Rainstorm Site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3/T 255-2022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24
实施日期
2022-09-01
发布单位/组织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对台风、暴雨灾害时的运行管理,应对类似的其他突发事件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起草人:
陈珑凯、胡可、郭晓梅、王冕博、吴序一、温浴平、梁虹、张红军、李德新、马振伟、卢健、周思瑜。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A90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255—2022

台风暴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Indooremergencyshelteroperationguidelinesfortyphoonandrainstorm

2022-08-24发布2022-09-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255—2022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应急启用...........................................................................................................................................................3

6安置运行...........................................................................................................................................................4

7运行结束...........................................................................................................................................................9

附录A(规范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示意图设计、制作与设置要求.......................................11

附录B(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示意图...............................................................................12

附录C(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清单...........................................................................13

附录D(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安置避难(险)人员信息登记与汇总...........................................15

附录E(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避难(险)人员安置卡...................................................................18

附录F(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安置住宿单元信息卡.......................................................................19

附录G(资料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收入和调出登记表...........................................................20

参考文献...............................................................................................................................................................21

I

DB4403/T25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深圳市标

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珑凯、胡可、郭晓梅、王冕博、吴序一、温浴平、梁虹、张红军、李德新、

马振伟、卢健、周思瑜。

II

DB4403/T255—2022

台风暴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台风暴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要求、应急启用、安置运行、运行结束的工作内容

和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对台风、暴雨灾害时的运行管理,应对类似的其他突发事

件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624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室内应急避难场所indooremergencyshelter

经政府规划、建设或改造,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供避难(险)人员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的

室内安全场所。

3.2

避难(险)人员evacuees

受台风、暴雨灾害严重威胁或其他突发事件影响,由危险区域紧急转移至安全区域,由政府进行安

置并给予临时生活保障的人员。

3.3

应急转换emergencyconversion

转换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原有功能,将应急避难设施设备设置到位,以满足应急避难(险)功能。

3.4

运行管理机构managementagency

统筹、组织、指挥、协调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启用后各项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临时性机构。

4基本要求

4.1制度建设

1

DB4403/T255—2022

4.1.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应共同协商制定适用于本场

所的工作制度,并按照管理权限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相关工作制度应明确以下

事项:

a)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b)救灾物资储备管理;

c)应急值班值守;

d)工作人员管理;

e)应急转换与启用程序;

f)安置运行保障措施;

g)与相关政府部门、单位的协作联动;

h)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i)运行管理经费保障;

j)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

4.1.2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转换与启用程序、安置运行保障措施应与当地政府及其部门防汛、防

台风等应急预案相衔接。

4.2功能分区

4.2.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设置功能分区。室

内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示意图的设计、制作与设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要求,其示例见附录B。

4.2.2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以下基础功能分区,场地有限的可合并部分功能分区:

a)办公(管理、值班)区;

b)安置住宿(休息)区;

c)医疗救护区;

d)物资储备区;

e)物资发放与服务区;

f)公共卫生间、洗漱区;

g)垃圾收集区;

h)公共活动区;

i)临时隔离区等。

4.2.3可容纳人数在300人以上或预计安置运行时间在3天及以上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场所所有权

人或管理人(单位)宜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增设以下扩展功能分区:

a)信息发布与问询区;

b)母婴专用区;

c)警务值班室;

d)应急广播室;

e)淋浴区;

f)宠物安置区;

g)宣传教育区;

h)停车场等。

4.2.4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各功能分区应合理划分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宽度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4.3设施设备配置与维护

2

DB4403/T255—2022

4.3.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按照GB/T35624的规定,结合室内应急避难场

所功能分区,配置相应的应急指挥、供水、供电、照明、排污、住宿(休息)、厕所、洗漱、通信、标

志(牌)、消防、垃圾收容、防疫消杀等基本设施设备,并按照GB50763的规定,完善基本设施设备

无障碍服务功能。

4.3.2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宜在基本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增加通风与空气调

节、集中充电、物资储运、应急医疗救护、信息发布、应急广播、安全监控、气象观测等综合设施设备。

4.3.3按照应急转换的具体要求,应急避难设施设备分为永久设施、需储备或定时更换的设施设备、

灾时需紧急转换的设施和灾时需外部引入的设施设备。

4.3.4根据不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定期检查设

施设备,建立维护保养台账,并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启用运行期间,优先保障基本设施设备的安全有效

运行。

4.4救灾物资储备

4.4.1当地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制定与区域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相衔接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

备计划,并组织实施。

4.4.2当地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规模,在场所内储备适量的床上用品、

食品、饮用水、生活用品、防寒保暖用品、常用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救灾物资,会同场所所有权人或

管理人(单位)建立救灾物资储备清单,清单内容参考附录C。

4.4.3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根据不同类别救灾物资的适宜储备条件,采取

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蚀、防虫、防鼠、防污染等有效措施。

4.4.4当地政府、街道办事处宜结合当地情况,掌握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在地街道、社区救灾物资储

备库(站、点),以及场所周边商场、超市、饭店、药店、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资源储备情况,建立

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供应保障制度。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与救灾物资储备库(站、点)和储备单位

的实际距离宜小于500m。

5应急启用

5.1启用原则

5.1.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应综合考虑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可预警性、应急

避难(险)需求等因素,把握时机,适度提前。

5.1.2当地政府或其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影响区域、程度、时段等情况,

以1个场所作为最小单元,遵循安全、可达原则确定拟启用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情况紧急时,可紧急

启用单个或多个场所。

5.2启用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启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并向公众发布启用公告:

a)当地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

b)当地政府发布紧急转移指令时;

c)其他需要启用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

5.3启用准备与应急转换

3

DB4403/T255—2022

5.3.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启用开放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做好以

下准备工作:

a)暂停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原有功能,中止或提前结束原定活动;

b)核查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环境、主体结构、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确认安全后方可启用;

c)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应急值守,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

d)预估避难(险)人员规模,评估安置服务保障需求;

e)按照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规划进行设施设备的应急转换,必要时引入外部设施设备;

f)核查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情况,必要时进行预置补充。

5.3.2学校、福利设施等特殊场所紧急情况下来不及中止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原有功能和原定活动时,

在采取分隔措施确保场所原有功能和原定活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紧急避险优先原则启用场

所。

5.3.3经核查认定为不安全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应在入口处设置明

显的警示标识,告知公众不能进入,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5.3.4对于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场所所有权人或

管理人(单位)应根据当地政府及其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启动预警响应,提前组织开展启用

准备工作。

5.4场所开放

5.4.1各项启用准备工作完成后,所在地社区工作站会同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单位)按照以下程

序组织开放室内应急避难场所:

a)组织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就位;

b)开启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设备;

c)设置功能分区和设施设备相应的信息标志;

d)公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管理制度;

e)设置(开启)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启用状态标识;

f)开启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入口。

5.4.2室内应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