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229-2021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技术规范

DB15/T 2229-2021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2229-2021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7-23
实施日期
2021-08-23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0

CCSF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29—2021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技术规范

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managementsystemsevaluation

2021-07-23发布2021-08-23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229—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人员要求.......................................................................2

6评价依据...........................................................................2

7评价内容...........................................................................2

8评价程序...........................................................................2

9评价方法...........................................................................2

10评价结论..........................................................................2

附录A(规范性)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指标.................................................4

附录B(规范性)能源管理体系评价程序................................................12

附录C(资料性)能源管理体系评价资料................................................14

附录D(资料性)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报告................................................18

I

DB15/T222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节能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碳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节能协会、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

究院、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雪梅、杜启超、沈雁、达尔汗、高春梅、贾向春、陈鹏、申开榜、崔红红、

程飞扬、王子墨、李宝佳。

II

DB15/T2229—2021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程序、

评价方法和评价结论。

本文件适用于对依据GB/T23331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评价;对依据其他标准建立的能

源管理体系的评价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被评价方evaluatedorganizer

接受能源管理体系评价的组织。

3.2

评价方evaluativeorganizer

对被评价方(3.1)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做出最终评价结论的组织。

4评价原则

4.1科学、准确、合理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应坚持科学、准确、合理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判定依据,确保评价过程符合标

准、透明、可复核。

4.2独立、公平、公正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应坚持独立、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1

DB15/T2229—2021

5评价人员要求

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a)熟悉国家、地方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要求;

b)掌握GB/T23331及能源管理相关标准;

c)熟悉能源管理体系评价程序,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d)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态度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e)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年以上节能工作经验或具备能源管理师资格。

6评价依据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依据包括:

a)GB/T23331中规定的内容;

b)适用的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c)被评价方能源管理体系、其他技术和管理相关文件。

7评价内容

被评价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能源绩效的改进,应符合附录A。

8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为:签订评价协议、组建评价组、审查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评价组对被评价方提交的材料

进行审查,包括评价材料(详见附录C)、实施现场评价、编制评价报告(详见附录D)。详见附录B。

9评价方法

9.1总则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采用量化打分与数据核算相结合的方法。

9.2量化打分

应按照附录B,对被评价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实施评价,做好评价记录。

9.3数据核算

评价方应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前后的能源绩效及相关数据进行核算、确认和比对。包括:

a)测算被评价方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前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的变化率;

b)依据GB/T13234测算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前后实现的节能量。

10评价结论

2

DB15/T2229—2021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符合、不符合三个等级。得分≥90分为优秀;得分70分~90分为符合;得分<

70分为不符合:

a)评价结论由被评价方签字确认;

b)评价结论为“不符合”者,由评价组开具不符合清单,被评价方应于本次现场评价结束之日

起30日内完成整改,将整改相关证明材料提交评价组,评价组验证(必要时,可进行现场验

证)后给出评价结论。

3

DB15/T2229—2021

附录A

(规范性)

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指标

表A.1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指标

规定评价乘权重后

GB/T23331标准条款评价要点评价记录权重

分值得分得分

1.是否识别、确定影响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正/负面外

部因素(相关方、能源供应、能源成本、天气及气候变化、温5

4.1理解组织及室气体排放等)

其所处的环境2.是否识别、确定影响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正/负面内

部因素(战略和目标、资产管理、财力资源、能源管理文化、5

可持续发展、能源供应中断的应急、技术成熟度、运营风险)

1.是否确定与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8

4组织所

2.是否确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7

处的环境5%

3.是否确定能源管理体系需落实的需求和期望7

(5分)

4.2理解相关方4.是否获取有关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适用的法律法

7

的需求和期望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5.是否将这些要求应用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7

6.是否确保能源管理全过程考虑到这些要求7

7.是否定期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评审7

4.3确定1.是否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9

4

DB15/T2229—2021

2.在确定的范围和边界内是否具有控制权,并包含范围和边界

能源管理体8

内所有能源种类

系范围

3.范围和边界是否形成文件化信息8

1.是否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包括所需

4.4能源管8

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理体系

2.是否持续改进能源绩效7

合计100

1.是否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3

2.是否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能源指标,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

4

一致

3.是否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3

4.措施计划是否得以批准和实施3

5.是否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3

6.是否沟通有效的能源管理和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3

5.1领导作7.是否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3

用与承诺8.是否促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

5领导作用9.是否组建能源管理团队3

20%

(20分)10.是否指导并支持员工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

3

改进做出贡献

11.是否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3

12.组织的能源绩效参数是否恰当地反映能源绩效3

13.是否建立和实施过程,识别和处理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

3

内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的变化

1.是否适合组织的宗旨3

5.2能源2.是否为建立和评价目标和能源指标提供框架3

方针3.是否建立获得信息和必要的资源以实现目标和能源指标的承

3

5

DB15/T2229—2021

4.是否满足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适用法律

3

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5.是否确保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承诺3

6.是否支持影响能源绩效的节能产品和服务的采购3

7.是否支持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设计活动3

8.是否保留文件化信息3

9.在组织内是否得到沟通2

10.适宜时,相关方是否可获取2

11.是否定期评审,必要时更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