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185-2019 杂交墨兰栽培技术规程
DB44/T 2185-2019 Hybrid orchi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华南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郭和蓉、张志胜、曾瑞珍、谢利、张向前、赵小鸽、吴忧、孙运泽。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S68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185—2019
杂交墨兰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cultivationonhybridCymbidiumsinense
2019-09-09发布2019-12-01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18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和蓉、张志胜、曾瑞珍、谢利、张向前、赵小鸽、吴忧、孙运泽。
I
DB44/T2185—2019
杂交墨兰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墨兰(hybridCymbidiumsinense)栽培的设施、栽植、有害生物防治、日常管
理、出品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杂交墨兰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杂交墨兰hybridCymbidiumsinense
以墨兰作为亲本之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的,既可以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生产种苗,又
可以采用分株繁殖生产种苗的墨兰品种。
3.2
小型杂交墨兰smallhybridCymbidiumsinense
植株高度<30cm的杂交墨兰。
3.3
中型杂交墨兰middlehybridCymbidiumsinense
植株高度30cm~60cm的杂交墨兰。
3.4
大型杂交墨兰largehybridCymbidiumsinense
植株高度﹥60cm的杂交墨兰。
3.5
杯苗期cuppedstage
从试管苗出瓶移栽到上盆前的营养生长阶段。
3.6
盆苗期pottedstage
1
DB44/T2185—2019
从上盆后到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生长阶段。
4设施
4.1薄膜大棚
配置2层遮阳网,外遮阳遮光率为85%~95%,内遮阳遮光率为65%~75%。每300m2左右大棚配置风
机1台、内循环风扇2台、水帘12m2左右,形成温湿度调控系统。配置栽培架,一般架高0.4m~0.6m,
架宽1.3m~1.5m。
4.2简易大棚
肩高3.2m~3.5m,脊高4.8m~5.0m,抗10级以上台风,配置2层遮阳网,外遮阳遮光率85%~
95%,内遮阳遮光率65%~75%,边网遮光率为90%。栽培架高40cm~60cm、宽1.6m,过道间隔40cm~
50cm。搭置栽培架时,用空心水泥砖或瓷片砌成台脚,台脚间距70cm左右,横搁瓷片宽12cm左右,
瓷片间隔20cm~25cm。每1hm2~2hm2大棚配备一口深水井和一个15m3~40m3的水池和一个5m3的
配药池。
5栽植
5.1营养生长期
5.1.1杯苗期
种苗
试管苗株高7cm~10cm、叶片数2片以上、根2条以上可出瓶种植。出瓶前在室外无直射光的环
境中炼苗5d~7d。出瓶时轻取试管苗,洗净琼脂,去除老根老叶,用1500倍链霉素浸泡20min,冲
洗后自然晾干,分级后种植。
定植
薄膜大棚全年都可定植;简易大棚以3月~4月和10月~11月定植较佳。选用口径8cm、高8cm黑色
营养杯,每杯种植1株。基质由6mm~9mm的小号树皮和10mm~30mm的泥炭土按体积比5:1混
合而成。树皮使用前先用广普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2000倍稀释液浸泡24h灭菌。或用水草进行
种植,水草使用前用冷水浸泡10h~12h。
环境
定植7d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光照小于5000lx,1个月后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光照
小于15000lx。
浇水
水质清洁,pH值6.5~7.2,EC值≤0.3ms/cm。当上部1/3基质干燥时,应及时喷施补水。
施肥
待新根长出后喷施N:P2O5:K2O为20:20:20的平衡水溶肥,稀释4000倍,10d~15d施1次;
施肥时要注意基质的湿度,基质过湿时不施肥。
2
DB44/T2185—2019
5.1.2苗期
容器
选用140mm~160mm口径盆种植。
基质
9mm~18mm的中、大号树皮和10mm~20mm的花岗岩石子按体积比5︰1或花生壳、9mm~18mm
的中、大号树皮和10mm~20mm的花岗岩石子按体积比3︰3︰4混合,浇透水后堆放2个月以上再使用。
上盆
上盆前,将基质含水量调至60%左右。上盆时,将小苗从杯中小心取出,盆底垫1/4左右基质,再把
苗放置在盆的中央,周围加基质至肉质根与假鳞茎交界处。种植后的当天或第2天用2000倍链霉素喷施
和灌根。
摆放密度
根据株型大小确定摆放间距,以叶片不能相互交接为准。每盆间隔20mm左右,植株长至叶尖相互
重叠时,及时调整密度。
环境
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控生长环境,每年4月~10月光照强时采用内外两层遮阳网遮阴,连续阴
雨天和每年的11月~3月采用一层遮阳网遮阴。
浇水
上盆后的第2d~3d注意喷水保持湿度。选择晴朗而有阳光的上午浇水,中午气温高不宜浇水。浇
水应浇透,直到多余的水从盆底流出。
施肥
采用长效肥+水溶肥模式。肥效为5个月~6个月的长效肥分别在3月~4月和9月~10月施用,施用量
3g/盆~6g/盆。从杂交墨兰恢复生长开始,施用稀释2000倍~3000倍的水溶肥,10d~15d施1次,
多雨季节或夏季高温时,应适当减少施肥次数。10月份开始施用低氮高磷高钾水溶肥,10d~15d施1
次,冬季气温低时适当减少施肥次数,20d~25d施1次。
5.2生殖生长期
5.2.1浇水
上盆后的第2年8月份开始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干旱天气10d左右浇1次水,9月份后开始进行正常的
水分管理。
5.2.2施肥
上盆后的第2年8月份开始施用低氮高磷高钾水溶肥,或平衡肥+磷酸二氢钾,稀释1500倍~2000倍,
10d~15d施1次,促进花芽分化,直至花箭抽出。
5.2.3花梗固定
3
DB44/T2185—2019
当花梗长到一定长度时,花枝较大的用铁线或竹签固定花梗,保证花葶直立向上,不斜倒。
6有害生物防治
6.1常见病害
杯苗期最容易感染软腐病和茎腐病等。试管苗移栽后的第2d,用链霉素+多菌灵稀释2000倍灌根杀
菌。以后每隔7d~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4次。盆苗期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及
病毒病等。6月份前每10d使用800倍~1000倍链霉素+多菌灵灌根。以后每隔10d~15d喷施1次杀菌剂,
预防病害的发生。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6.2常见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蚧壳虫、蓟马、红蜘蛛、蜗牛、蛞蝓、蚂蚁等,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7日常管理
每天巡视栽培场地,及时拣出病株、弱株。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控生长环境,光照强时可用内
外遮阳网遮阴,光照弱时打开内遮阳网,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8出品
8.1包装
8.1.1包装前
做好病虫防治,降低养分供应并控制基质水分。包装的容器必须清洁、牢固、美观,一般用纸箱、
塑料袋,植株间要紧凑,不松摇。
8.1.2花梗株包装
按花枝长短将花梗株分类,每袋一盆用开口三角纸袋套住花梗及叶片。小型杂交墨兰,选用长80cm、
宽55cm、高60cm纸箱;中型杂交墨兰,选用长80cm、宽55cm、高70cm纸箱;大型杂交墨兰,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579-2009 家蚕品种鄂蚕3号、鄂蚕4号 繁育技术规程 2009-11-25
- DB42/T 589-2009 厚朴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2009-12-01
- DB41/T 597-2009 PVC-U管成井技术规范 2009-10-23
- DB42/T 585-2009 抗虫杂交棉花品种“EK288 F1” 2009-11-25
- DB41/T 612-2009 地理标志产品 桐桔梗 2009-12-28
- DB37/T 1419-2009 绿色食品 花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9-12-14
- DB41/T 608-2009 甜樱桃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2009-12-01
- DB42/T 595-2009 地理标志产品 蕲春珍米 2009-12-30
- DB41/T 598-2009 新安樱桃 2009-11-24
- DB41/T 599-2009 核桃良种嫁接苗木质量分级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