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20-2022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评价规范

DB11/T 2020-2022 High-quality group standard evaluation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2020-202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29
实施日期
202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0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020—2022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规范

Evaluationspecificationofhighqualityassociationstandards

2022-09-29发布2023-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020—202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条件............................................................................2

6评价内容............................................................................2

7评价程序及结果......................................................................4

附录A(规范性)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表(技术类).......................................6

附录B(规范性)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表(管理与服务类)................................10

参考文献..............................................................................14

I

DB11/T202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中关村无线网络

安全产业联盟、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中关村天合宽禁带半

导体技术创新联盟、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北京市安全生产联合会、北京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标准化协会、中关村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北京电信

技术发展产业协会、中关村标准化协会、中关村中交国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思洋、田川、李凌松、阮军、张璐璐、程卫东、尹晓博、朱玉、陈鸣、刘祎

晨、张九红、孙志勇、曹雅媛、高伟、肖艳娟、庞春霖、金毅敦、王寒寒、李茹、吴卫明、蓝俞静、刘

知羽。

II

DB11/T2020—2022

引言

团体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团体标准对于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优化

标准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文

件。

III

DB11/T2020—2022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质量团体标准的评价原则、评价条件、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及结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团体标准的高质量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GB/T20003.1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第1部分:涉及专利的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质量团体标准highqualityassociationstandards

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按照相应程序经协商一致,共同制定的满足高质量发展需

要,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适用性、国际性、规范性的团体标准。

4评价原则

4.1公平公正

评价全过程公开透明,相关方诚实信用,申报材料真实可靠、现行有效,评价专家遵守回避原则。

4.2全面系统

覆盖团体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实施效果监督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要素,对团体标准的创新性、先

进性、适用性、国际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

4.3程序规范

评价程序统一、完整、规范,评价过程吸纳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公共利益方等代表

参与。

注:公共利益方是指教育科研机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检测及认证机构、社会团体等。

4.4注重实效

1

DB11/T2020—2022

以支撑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推动“五子”联动为导向,能在推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相关工作中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

注1:“四个中心”是指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注2:“四个服务”是指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

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注3:“五子”联动是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

求、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5评价条件

5.1依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团体标准的范围、编号等制定、实施和监督必须符合其规定的要求。

5.2高质量团体标准应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

向。

5.3高质量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应不低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

5.4高质量团体标准应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

5.5高质量团体标准应现行有效且实施6个月及以上,复审周期应不大于3年。

5.6高质量团体标准的发布社会团体应无不良信用记录,且上年度不存在应参加而未参加年检或年报,

以及年检不合格情况。

5.7高质量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应自申报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之日起近3年内无严重违法失信记录。

6评价内容

6.1评价指标

6.1.1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由关键指标和扩展指标构成。

6.1.2关键指标包括创新性、先进性、适用性、国际性、规范性五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

干二级指标。

6.1.3扩展指标是对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进行动态调整的指标,可根据团体标准所属行业特点调整增

设,可包括奖项奖励、标准转化等。

6.1.4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2

DB11/T2020—2022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指标扩展指标

奖标

创先适国规

项准其

新进用际范

奖转他

性性性性性

励化

创创技领实解采综国国文程

新新术跑施决信合际际本序

实产实领应问应效推应质质

现出现先用题用益广用量量

图1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6.2指标赋分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关键指标赋分为100分,可增设不大于10分的扩展指标,具体赋分情况应符合

表1要求。

表1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赋分

序号一级指标赋分二级指标赋分

1创新实现10

创新性20

2创新产出10

3技术实现10

先进性20

4领跑领先10

5实施应用10

6适用性35解决问题5

7采信应用5

3

DB11/T2020—2022

表1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指标赋分(续)

序号一级指标赋分二级指标赋分

8影响力5

9综合效益10

10国际推广5

国际性10

11国际应用5

12文本质量5

规范性15

13程序质量10

14奖项奖励3

15扩展指标10标准转化3

16其他4

合计100+10100+10

7评价程序及结果

7.1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应真实、完整、准确,包括但不限于:

——团体标准制定程序文件;

——团体标准文本、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截图、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创新性、先进性证明文件;

——必要专利的披露证明文件、团体标准意见汇总处里表、技术审查意见或会议纪要、会议照片

及其他标准征求意见、审查答复证明文件;

——团体标准采信应用证明文件;

——团体标准实施应用、综合效益、奖项奖励及其他证明文件。

7.2形式审查

7.2.1应开展形式审查,对申报团体标准的申报条件符合性和申报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查。

7.2.2形式审查内容应符合本文件第5章和7.1条要求。

7.3专业评价

7.3.1应开展专业评价,组建评价专家组,评价专家组人数应为单数,宜不少于5人,由相关技术领

域、标准化、公共利益方等专家构成。评价专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与评价对象无利益关联或利益冲突;

4

DB11/T2020—2022

b)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

c)与评价内容相关的专业能力,或标准化专业能力;

d)愿意公平公正参加评价。

7.3.2评价专家组应采取专家打分法与多级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技术类团体标准评

价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管理与服务类团体标准评价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各二级指标赋分应符合表2

要求。

表2多级评价表

级别名称说明赋分比例

显著达到该条款全部要求;或是显著达到

A显著80%~100%

国际、国外、国家、行业要求。

较显著达到该条款全部要求,或显著达到

该条款部分要求。较显著达到国际、国外、国

B较显著60%~80%(含80%)

家、行业要求,或是显著达到地方或本社会团

体要求。

基本达到该条款全部,或较显著达到该条

款部分要求。基本达到国际、国外、国家、行

C一般显著40%~60%(含60%)

业要求,或是较显著达到地方或本社会团体要

求。

少数达到该条款全部要求,或是基本达到

D不显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