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95.3-2022 泡桐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泡桐种苗繁育

DB41/T 2295.3-2022 Platanus standard complex, Part 3: Plant propagation of platanus seedling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295.3-202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16
实施日期
2022-12-14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295.3—2022

泡桐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泡桐种苗繁育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295.3—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苗圃地建立.........................................................................1

5苗木繁育...........................................................................2

6苗期管理...........................................................................3

7病虫害防治与检疫...................................................................4

8苗木出圃...........................................................................4

9苗圃档案建立与管理.................................................................5

附录A(资料性)土壤消毒措施.........................................................6

附录B(资料性)泡桐苗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7

I

DB41/T2295.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是DB41/T2295《泡桐标准综合体》的第3部分。DB41/T2295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泡桐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第2部分:泡桐良种培育;

——第3部分:泡桐种苗繁育;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

——第5部分:泡桐丛枝病防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育林控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国强、赵振利、翟晓巧、胡华敏、邓敏捷、曹喜兵、陈卓。

II

DB41/T2295.3—2022

泡桐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泡桐种苗繁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泡桐种苗繁育的苗圃地建立、苗木繁育、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与检疫、苗木出圃、

苗圃档案建立和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泡桐的种苗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根

1年~2年生优良种或品种泡桐的粗度为1cm~2cm、长度为12cm~15cm用来繁殖的根段。

3.2

催芽

在育苗前采取一定措施促使种根萌发出芽。

3.3

埋根育苗

利用种根进行苗木繁育的方法。

4苗圃地建立

4.1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耕作层>40cm)、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病

虫害少、灌溉方便、透水透气性良好的立地,土壤为褐土、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6.0~pH8.0,地下

水位在150cm以下。

4.2苗圃地整理

1

DB41/T2295.3—2022

4.2.1土壤耕作

在气候干燥地区、降雨少、春风较大的地区,秋冬季进行翻耕40cm~50cm,翌春土壤解冻后再细

致耙地。气候温暖、湿润、降雨较多的地区,秋冬季翻耕40cm~50cm,翌春顶凌耙地。春季整地,翻

耕40cm~50cm,随耕随耙。冬季有积雪地区,秋冬季翻耕40cm~50cm,翌春解冻后耙地。

4.2.2土壤施肥

在秋冬季翻耕前或在翌春耕地前,每亩施经过充分腐熟后的农家肥1000kg~2000kg,或每亩施饼

肥100kg~150kg,或每亩施复合肥40kg~60kg。

4.2.3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的具体措施参见附录A。

4.3作床

4.3.1高床

高床适用于温度较低、降雨量多或排水不良的苗圃地。床面高于地面15cm~25cm,床面宽度40cm~

50cm,步道宽40cm~50cm,床面平整,以育苗1行为宜。

4.3.2平床

平床适用于水分条件较好,不需要灌溉或排水良好的苗圃地。床面高于步道5cm~10cm,床面宽

100cm~200cm,步道宽40cm~50cm,以育苗1~3行为宜。

5苗木繁育

5.1埋根育苗

5.1.1种根采集与贮藏

5.1.1.1良种选择

根据区域适应性,选择适于当地生长的优良泡桐品种。

5.1.1.2种根采集

在秋冬季出圃的当年生苗圃地及时挖取或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挖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泡桐苗

根制作种根,种根长度为12cm~15cm,粗度以1cm~2cm为宜,种根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根

据种根粗度不同分别按一定数量绑扎成捆,在阴凉通风处放置3d~5d后,再贮藏。种根采集气温应在

0℃以上。

5.1.1.3种根贮藏

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50cm~80cm、宽lm~2m的贮藏沟,沟长视种根

数量而定,沟底铺5cm~10cm厚的湿沙,把荫晾后的种根平头向上排列于沟内,种根之间空隙用湿沙填

实;种根多时可上下排层,每放一层种根均加一层5cm~10cm的湿沙,再摆放第2层,最上层上面再盖

20cm~30cm厚的湿沙,然后覆土封坑,封土厚度以不冻根为宜;放种根时每隔100cm~200cm竖一秸秆

2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