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471-1992 锅炉锅筒内部装置制造安装导则

DL 471-1992 Guidelines for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of internal equipment in the boiler drum

行业标准-电力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 471-1992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电力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2-05-16
实施日期
1992-1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
起草人:
王振文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页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471—92

锅炉锅筒内部装置制造安装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5-16批准����������1992-11-01实施�

1�总则�

1.1�锅炉锅筒内部装置是保障锅炉长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品质合格的蒸汽的重要部件。为确保蒸汽品质

合格,除合理设计和正确选用锅筒内部装置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制造安装质量,故特制订本导则。�

1.2�本导则主要规定国内锅炉常用的汽水分离装置,如旋风分离器、缝隙挡板、水下孔板和均汽板、百叶

窗、钢丝网、蒸汽清洗装置,以及锅筒内的辅助装置等的制造、安装质量及验收方法。�

1.3�本导则适用于电站蒸汽锅炉及工业锅炉属于上述范围内的锅筒内部装置。�

2�技术要求�

2.1�锅筒内部装置的材料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并经检验部门按JB/Z120《锅炉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划》进行

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不准投产。�

2.2�锅筒内部装置所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JB161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的规定。�

2.3�锅筒内部装置安装前,应认真清除锅筒内壁、各分离元件和连接管处的焊渣、污泥、锈垢等杂物。�

2.4�锅筒内部装置的零件(角铁、扁钢等)的弯曲度每米不超过1.5mm;长度小于1m时,总弯曲度不应大于

6mm;长度大于10m时,总弯曲度不应大于10mm。�

2.5�锅筒内部装置中所用的隔板、孔板、型钢等,应尽量减小拼接焊缝,长度小于2m者不得拼接,长度为2

~5m者允许有一条拼接焊缝,长度在5m以上者允许有两条拼接焊缝。焊缝不能有泄漏。�

2.6�锅筒内部装置的支撑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与锅筒壁焊接时必须牢固。�

2.7�厚度小于5mm的锅内装置零部件,不应直接与锅筒壁相焊,应在锅筒壁上先焊上厚度大于5mm的扁钢

或角铁作为预埋件,然后再将别的部件与其焊接。�

2.8�与低合金钢材料(如BHW-35等型号的钢材)的锅筒壁直接焊接的分离元件,应在制造厂严格按照焊接工

艺进行焊接,并按规定进行热处理。锅筒内部装置焊接时,不应在锅筒壁上引弧。如因电弧损伤锅筒内

壁,则要进行修磨或补焊。�

2.9�装配锅筒内部装置时,应找出锅筒的实际中心线,作为分离元件的安装基准。�

2.10�旋风分离器汇流箱应沿锅筒直段全长布置。当汇流箱的焊接工作结束后,应做严密性试验(用煤油或

灯光),并确认不漏。�

2.11�旋风分离器的直径和高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2mm,椭圆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2mm。�

2.12�旋风分离器溢流环和轴流式分离器的阻挡器与内套筒之间的间隙都应均匀,最大和最小间隙之差

(a1-a)

不大于2mm(见图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页码,���

图1�间隙允许偏差�

(a)溢流环间隙;(b)阻挡器与内套筒间隙�

1—溢流环;2—筒体;3—阻挡器;4—外套筒;5—内套筒�

2.13�旋风分离器顶帽波形板间的间隙应均匀,不能有透光现象。顶帽外形尺寸偏差应不大于±2mm,如系

方形顶帽,其对角线偏差应不大于3mm。旋风分离器本体导叶盘的直径偏差应小于±2mm。�

2.14�旋风分离器汇流箱上法兰焊接后,法兰面及法兰中心到锅筒中心线的尺寸+h和h的偏差应不大于±

12

5mm,相邻两法兰孔中心距b的偏差不大于±2mm,法兰孔偏斜度Äc不大于2mm,最边上两法兰孔中心距a

的偏差不大于±4mm,法兰孔中心至封板边缘尺寸c的偏差不大于±2mm(见图2和图3)。�

图2�汇流箱封板开孔允许偏差�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