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33—2022
毛竹林扩张控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onMosobambooplantationexpansion
2022-09-27发布2022-10-2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33—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富阳绿园园艺公司、浙江省常山县
林业水利局、浙江省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杭州富阳亚热带植物新品种权
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子武、陈双林、凡莉莉、张玮、俞文仙、王宗星、杜旭华、岳晋军、袁金玲、
李健、汪舍平、应益山、蓝春宝、汪忠华、唐昌贻、胡瑞财、钟子龙、江秀琴、李余新、刘跃平。
I
DB33/T2533—2022
毛竹林扩张控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林扩张控制的分区、界面区毛竹林管理、界面区森林群落管理、界面区隔离、缓
冲区经营毛竹林管理、缓冲区非经营毛竹林管理和标准化模式图等。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森林群落邻域毛竹林扩张的竹产区,也可为毛竹混交林营建等提供技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2440尿素
GB/T15063复合肥料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DB33/T959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毛竹林扩张Mosobambooplantationexpansion
毛竹以竹生鞭、鞭发笋、笋长竹、竹养鞭的形式不断向邻域森林群落扩展,并逐渐占据邻域森林群
落原有生境的现象。
4分区
毛竹林扩张控制区域分为界面区毛竹林和森林群落、缓冲区经营毛竹林和非经营毛竹林四种类型,
分区见示意图1。
标引序号说明:
A——界面区,为毛竹林与邻域森林群落的交汇区,毛竹林、森林群落接壤线两侧水平距离各为5m~10m的区域;
B——缓冲区,为界面区向毛竹林一侧水平距离20m~30m的区域;
图1分区示意图
1
DB33/T2533—2022
C——森林群落;
D——毛竹林。
图1分区示意图(续)
5界面区毛竹林管理
5.1伐竹
按照DB33/T959伐去界面区毛竹林中的所有立竹。
5.2断鞭
结合伐竹将毛竹林中的竹伐蔸所连竹鞭斩断。
5.3竹笋-幼竹清除
3月~4月,出笋期采挖或砍除界面区毛竹林中的竹笋和幼竹,每15天~20天进行一次;6月~7月,
幼竹高生长结束后一次性砍除界面区毛竹林内全部幼竹。
5.4土壤管理
不实施林地垦复和施肥。
5.5植被管理
保留林下植被,特别是乔木树种。第一次全面伐竹后适度引入乔木树种,以乡土树种为宜。
6界面区森林群落管理
6.1植被管理
实施近自然管理,管理方法与措施按照GB/T15781的规定执行。
6.2竹笋-幼竹清除
按照5.3执行,清除幼竹时切断来鞭或去鞭。
6.3伐竹
每年夏季伐除界面区森林群落中的所有立竹,伐竹方式按照DB33/T959的规定执行,并在竹伐蔸的
来鞭或去鞭方向切断竹鞭。
6.4竹蔸化学促腐和机械清除
用钢钎将竹伐蔸打通,然后每蔸加入氢氧化钾(KOH)30g或25%环嗪酮20mL,并加水100mL。也可
采用伐蔸挖掘(粉碎)机挖除、粉碎竹伐蔸。
6.5乡土树种引入
对树种比较单一的界面区森林群落林分,如杉木、马尾松林等,适当引入乡土树种,实行多树种合
理配置。引入数量450株/公顷~600株/公顷。
2
DB33/T2533—2022
7界面区隔离
7.1修建隔离沟或林道
在界面区毛竹林一侧开挖宽50cm、深80cm的隔离沟,并切断所有竹鞭;或修建宽3m~4m的林道或
1m~2m的作业道,修建林道或作业道的土壤翻入毛竹林中。
7.2埋设水泥挡板
界面区毛竹林一侧可采用埋设水泥挡板的方法进行物理隔离,水泥挡板高为60cm~80cm,埋设时
水泥挡板应高出地面10cm~15cm。
8缓冲区经营毛竹林管理
8.1材用林或笋材两用林经营
8.1.1林分结构
立竹密度每公顷1800株~2400株,立竹胸径8cm~10cm,立竹数量比例1度:2度:3度=4:4:2。邻近
森林群落的毛竹林立竹密度逐渐降低。
8.1.2留笋养竹
出笋期全程留笋养竹,度留养胸径8cm~10cm的新竹每公顷720株~960株。
8.1.3竹笋采挖
除留养新竹的竹笋外,及时采挖竹笋,宜多挖冬笋和鞭笋,尤其是靠近森林群落的毛竹林。
8.1.4伐竹
6月~7月,新竹抽枝长叶完成后伐竹,伐去部分3度及以上立竹和病虫竹、倒伏竹等,度伐竹数量
每公顷720株~960株。伐竹方式按照DB33/T959的规定执行。
8.1.5林下植被管理
8.1.5.1林地清理
每2年进行一次。在夏季用人工或机械方式清除林下杂灌和低值乔木,保留有较高价值的乔木树种,
逐渐建立混交毛竹林。
8.1.5.2乡土树种引入
交通相对便利,林下缺少乔木的毛竹林,可适度引入乡土树种,提倡使用容器苗。
8.1.6土壤管理
8.1.6.1林地垦复
每6年~8年垦复一次,深度20cm为宜。采挖冬笋或鞭笋的毛竹林不进行林地垦复。
8.1.6.2施肥
3
DB33/T2533—2022
小年毛竹林在5月~6月、大年毛竹林在9月~10月分别撒施复合肥料450kg/hm2~750kg/hm2;花年
毛竹林分别在5月~6月、9月~10月各撒施复合肥料225kg/hm2~375kg/hm2。复合肥料应符合GB/T15063
的规定。
8.2林地薄层覆盖鞭笋生产
8.2.1毛竹林选择
选择春笋小年(冬笋大年)的毛竹林进行薄层覆盖。
8.2.2林地垦复和断鞭
6月~7月新竹长成后,对林地进行垦复,深度15cm~20cm,垦复时进行适当断鞭,同时挖除老、
弱、残次竹鞭,并将土壤表层壮龄鞭适当深埋,深度20cm以上。
8.2.3施肥
林地垦复时撒施尿素300kg/hm2~450kg/hm2或复合肥料750kg/hm2~900kg/hm2;林地薄层覆盖前
撒施复合肥料750kg/hm2~900kg/hm2。尿素应符合GB/T2440的规定。
8.2.4薄层覆盖
结合林地垦复,在自然降水或人工灌溉林地土壤湿透后,将稻草、竹叶或其他植物秸秆均匀地铺设
于毛竹林中,厚度3cm~5cm。
8.2.5水分管理
鞭笋培育期间,如遇较长时间干旱,可进行灌溉,灌水量为15t/hm2~30t/hm2,间隔期为15天为宜。
8.2.6鞭笋采挖
林地薄层覆盖后10天~15天开始采挖鞭笋,6月和9月宜少挖或不挖,7月~8月可多挖。
8.3薄层覆盖冬笋生产
8.3.1毛竹林选择
按照8.2.1执行。
8.3.2覆盖材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T 881-2009 连续辊式冷轧成型机 2009-03-11
- DB35/T 893-2009 茶叶低温冷藏设备 2009-03-11
- DB35/T 902-2009 在役高压水晶釜超声检测 2009-03-11
- DB35/T 885-2009 西施舌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2009-03-11
- DB35/T 116-2009 浦城特等精米 2009-03-11
- DB32/T 1431-2009 扬农啤5号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5/T 890-2009 乌龙茶包揉机 2009-03-11
- DB35/T 880-2009 休闲渔排建造技术规范 2009-03-11
- DB35/T 888-2009 燃气茶叶杀青机 2009-03-11
- DB35/T 889-2009 乌龙茶速包机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