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RA 9-202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规范

T/SERA 9-2024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comprehensive plan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ERA 9-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15
实施日期
2024-07-2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山东省能源研究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内容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德州市范围内以开采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以下简称综合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其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德州市水利局、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省德水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地质大学
起草人:
黄星、杨亚宾、刘刚、张超、郭静、白通、赵季初、闫燕、吴晓华、杜金亮、韩建江、陈国卫、王肖波、张保国、颜燕、赵新村、高鹏跃、段晓飞、王明珠、徐斌、于震、张航星、冯守涛、刘博文、沙福建、刘毅、王立东、刘帅、杨询昌、冯颖、杜志强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团体标准

T/SERA9-202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规范

2024-07-15发布2024-07-20实施

山东省能源研究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工作程序..........................................................................4

6编制内容及要求....................................................................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排................................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格式................................20

I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能源研究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

察院)、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德州市水利局、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省德水新能源有限公司、河

北地质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星、杨亚宾、刘刚、张超、郭静、白通、赵季初、闫燕、吴晓华、杜金亮、

韩建江、陈国卫、王肖波、张保国、颜燕、赵新村、高鹏跃、段晓飞、王明珠、徐斌、于震、张航星、

冯守涛、刘博文、沙福建、刘毅、王立东、刘帅、杨询昌、冯颖、杜志强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德州市范围内以开采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以下简称综合方案)

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其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DZ/T0260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DZ/T0330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DZ/T02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HG/T20679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

DB37/T4253地热资源勘查技术规程

DB37/T4310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DB37/T4243单井地热资源储量评价技术规程

DB37/T1921地热钻探规程

DB37/T3848地热矿泉水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热资源Geothermalresources

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来源:GB11615--2010,定义3.3]

3.2

1

水热型地热资源Geothemlalresourceofhydrothermaltype

以蒸气为主的地热资源和以液态水为主的地热资源的统称。

[来源:DB37/T4243-2020,定义3.1]

3.3

地热尾水Geothermalreturnwater

供暖或发电利用为主的密闭系统,提取热量后的地热流体。

[来源:DB37/T4310-2021,定义3.3]

3.4

地热尾水回灌Geothermalreturnwaterreinjection

将地热尾水通过回灌井灌入同一热储层的过程。

[来源:DB37/T4310-2021,定义3.4]

3.5

热突破Geothermalbreakthrough

地热尾水的回灌造成开采井温度降低的现象。

[来源:DB37/T4310-2021,定义3.11]

3.6

合理采灌井距Reasonabledistancebetweenproductionandreinjectionwells

在一定开采、回灌年限内,开采井不产生热突破的前提下,采、灌井在回灌目的热储层的适宜距离。

3.7

水资源论证GeothermalwaterResourcesArgumentation

指某个具体项目或规划进行取用水和退水等环节的论证。

3.8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Assessmentareaofwaterabstraction

为分析计算建设项目拟取水区域的来水量(或地下水可开采量)、用(需)水量和可供水量而划定

的范围。

[来源:GB/T35580—2017,定义3.5]

3.9

取水影响范围Affectedareaofwaterabstraction

2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对水资源、水功能区、水生态及其他用水户等造成的影响而划定的区域。

[来源:GB/T35580—2017,定义3.6]

3.10

退水影响范围Affectedareaofwaterdrainage

根据建设项目退水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及其他用水户等造成的影响而划定的区域。

[来源:GB/T35580—2017,定义3.7]

3.1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Mininggeo-environmentalproblems

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

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

[来源:DZ/T0223-2011,定义3.2]

3.1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Mininggeo-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和技术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和估算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来源:DZ/T0223-2011,定义3.3]

3.13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Mininggeo-environmentalmonitoring

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要素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的时空动态变化的观测。

[来源:DZ/T0223-2011,定义3.5]

3.1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Mininggeo-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integrated

management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手段进行治理和修复的过程。

3.15

绿色矿山Green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

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来源:DB37/T3848——2019,定义3.1]

4总则

4.1基本原则

3

综合方案编写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技术先进、

因地制宜、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等原则,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

4.2基本要求

综合方案编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4.2.1应符合国家、当地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等规定;

4.2.2应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地热资源相关规划;

4.2.3应与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储量相符合,与工程技术条件、可实施性相符合,与经济效益和

市场需求相符合;

4.2.4应在地热资源勘查或地热资源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涵盖地热开发利用、地热尾水回灌、

水资源论证、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内容;

4.2.5综合方案编写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

5工作程序

综合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工作大纲编制阶段、报告书编写三个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建

设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编制工作程序见图1。

图1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程序

4

6编制内容及要求

6.1概述

6.1.1项目来源、目的任务

a)项目来源应说明矿山建设单位、编制单位与工作过程。

b)矿山项目的建设性质、编写开发利用方案的目的、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

6.1.2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a)矿山企业基本情况:包括名称、性质、业务范围、资产规模和队伍规模等;

b)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包括建设地点、占地面积、项目规模、总投资、建设计划等;

c)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已建(在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及施工建设、运行投产情

况,生产工艺、规模、装置情况等。

6.1.3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6.1.3.1交通位置

应说明项目所在矿区地理位置、交通状况,附交通位置插图。

6.1.3.2自然地理

应说明项目所在矿区所属地貌单元及其特征,所在地气候类型河流水系特征,降水、蒸发特征。附

地貌图、水系插图。

6.1.3.3社会经济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应说明所在地近3年的人文、社会经济情况。

6.1.4矿区总体概况

介绍矿区总体规划情况,简述地热井(田)开发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热资源专项规划、与相关

禁限区的重叠情况等关系,分析建设项目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热资源专项规划等的符合性。

6.1.4.1矿山基本情况

应说明矿区地热采矿权设置情况,包括:

a)矿山(矿区)名称、采矿权人、拐点坐标、面积、开采范围、开采标高、出让年限、地热资源

用途等。

b)改建、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c)简述矿山勘查、开采历史情况,包括探矿权、采矿权的取得、延续和变更等情况,探矿权、采

矿权人变化情况。

5

6.1.4.2周边矿业权设置情况

应说明矿区周边矿业权设置情况,有无矿业权重叠,周围地热井的分布情况、地热井间距及所利用

的热储层,附矿业权设置叠合插图。

6.1.4.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简述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情况,详细介绍矿区内或邻近的地热井开发利用情况,开发利用中

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6.1.5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

a)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及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b)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项目所在矿区总体规划;

c)方案编制所依据的基础性资料名称;

d)其他相关文件及资料。

6.2地质条件与地热资源概况

6.2.1地质条件概况

6.2.1.1区域地质条件

区域地质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a)地层及岩浆岩:简述区域地层、岩浆岩分布情况,附区域地质(基岩地质)插图;

b)地质构造:简述矿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特征、断裂发育情况及性质等,附区域地质构造插图。

6.2.1.2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所属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说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力性质和水化学类型。

6.2.1.3区域热储特征

矿区所处的区域地热特征应包括以下内容:

a)矿区所处的区域热储层、盖层类型及特征;

b)矿区所属地热田、地热田边界、热储层划分。

c)地热田的热源、通道、储层、盖层条件,附热储概念模型插图;

d)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分析地温场的平面和垂向分布特,附区域地温梯度插图。

6.2.2矿区地热资源概况

6.2.2.1地热井(田)基本情况

地热井的基本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6

a)简述矿区或周边已有地热井的施工单位、成井时间、井深、成井结构、利用热储层(段)等;

b)详细叙述所钻遇的地层概况、利用热储层及热储层特征、单井涌水量、静水头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