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639-2020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
DB23/T 2639-2020 DB23/T 2639-2020 Rural household waste classifica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30.01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
Z77DB23/T2639-2020
备案号: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
标准
Classification,collectionandtransferstandards
ofruraldomesticwaste
2020-06-08发布2020-07-07实施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
Classification,collectionandtransferstandardsofruraldomesticwaste
DBXX/XXXX-2020
备案号:
主编部门: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
黑龙江东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0年XX月XX日
2020哈尔滨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
第XXXX号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
布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转运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标准》为黑龙江省
推荐性地方标准,编号为DBXX/xxxx-2020。自2020年XX
月XX日起实施。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XX月XX日
前言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
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等文件要
求,按照黑龙江省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县(市、区)域农村生
活垃圾治理能达到的技术目标,结合本省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基本
规定;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5农村生活垃圾收集;6农村生活
垃圾转运。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
料,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东北林
业大学(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邮编:150040;
联系电话:0451-82190820;邮箱:nefuGIS@163.com),以供
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黑
龙江东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继红孙晓铭王钢史南江星
张钧誌金礼学杜蕾熊俣虹唐超然
韩宏伟于景洋边喜龙郭一雄孔明畅
韩晓林刘忠瑞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王健王晶郭泽林吴冰陈庚
常影代英杰
目次
l总则...........................................................................................3
2术语和定义..................................................................................4
3基本规定......................................................................................5
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6
5农村生活垃圾收集......................................................................9
6农村生活垃圾转运....................................................................15
引用标准名录······························································19
条文说明····································································20
1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3
2Termsanddefinitions···········································4
3BasicRequirements·············································5
4ClassificationofRuralDomesticWaste······················6
5CollectionofRuralDomesticWaste··························9
6TransferofRuralDomesticWaste···························15
ListofQuotedStandards·········································19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0
2
l总则
1.0.1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规范农村生活
垃圾治理,使其分类规范、收集有序、转运合理,统一技术要
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县(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行政
村、自然屯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转运。
1.0.3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2术语和定义
2.0.1农村生活垃圾
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农村日常生活提供
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0.2垃圾分类
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
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2.0.3垃圾收集
生活垃圾从被投放开始,到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集车或垃
圾收集设施的集中过程。
2.0.4垃圾转运
生活垃圾得到及时的处理而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垃
圾处理环节之间的中转过程。
4
3基本规定
3.0.1坚持政府推动、村民参与、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因地制
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0.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综合考虑气候特点及农
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份等方面实际,科学确
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范围、类别、收运方式,合理选择实施方法
和路径。
3.0.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推行源头减量、
资源回收、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
3.0.4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相关设施、设备
的改造与建设。
3.0.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
经济适用、方便操作的原则。
5
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4.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类别
4.1.1可堆肥垃圾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适宜于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并制
成肥料的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易腐食物类厨余垃圾,树枝花草
等可堆沤植物类垃圾等。
可堆肥垃圾处理可采用堆肥工艺处理成有机肥料。
4.1.2不可堆肥垃圾
在垃圾分类时,除可堆肥垃圾和有害垃圾以外的所有农村生
活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
1可回收物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可以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的垃圾,
主要包括金属、纸类、玻璃、塑料和橡胶五大类。金属类包括废
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纸类包括报刊、杂志、黄
纸板、包装纸、其他废纸等;玻璃类包括玻璃杯、旧碗罐等;塑
料类包括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等;橡胶类包括废旧橡胶、旧轮胎
类;以及旧家电、家具和木竹料等。
可回收物宜以回收再利用为主,不应与其他垃圾混合收运。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包括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品、卫生用纸等。
4.1.3有害垃圾
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因使用一些特殊工业产品而产生的,对人
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垃圾,主要包括过期药
品、灯管灯具、电池、废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过期日用化
妆用品、染发剂、废弃水银温度计等。
6
有害垃圾应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机构按环保有关规定分类、
收集、转运。
4.2农村生活垃圾量测算标准
4.2.1农村生活垃圾量应按照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结合实际产生
情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0455-2004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检测标准 2004-07-03
- YD/T 1976-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广播多播业务(BCMCS)空中接口信令一致性测试方法 2009-12-11
- JT/T 557-2004 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 2004-06-03
- JB/T 1612-1994 锅炉水压试验 技术条件 1994-12-09
- TB/T 3095-2004 铁道货车防溜紧固器通用技术条件 2004-04-22
- JT/T 510-2004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检测技术条件 2004-04-16
- JT/T 109-2004 内河船舶手动系缆绞盘 2004-06-03
- JT/T 503-2004 汽车发动机综合检测仪 2004-04-16
- EJ/T 1204.4-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探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 第4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线性标度模拟率表测量 2006-12-15
- GA 659.5-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上网服务场所服务状态基本数据交换格式 200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