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49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DB34/T 4493-2023 Happiness River and Lake Evaluation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处、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池州市河长制工作处。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60.10
CCSZ0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49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Guidelinesfortheevaluationoffelicificriversandlakes
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493—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对象...........................................................................1
6评价指标...........................................................................2
7评价方法...........................................................................2
7.1河流...........................................................................2
7.2湖泊..........................................................................12
7.3综合评价......................................................................15
8评价工作流程......................................................................17
8.1前期准备......................................................................17
8.2现场调查......................................................................17
8.3报告编制......................................................................17
9评价报告内容......................................................................17
9.1幸福河湖评价报告..............................................................17
9.2幸福河湖评价报告专题图........................................................18
附录A(资料性)评价指标条文说明....................................................19
A.1洪水有效防御..................................................................19
A.2供水安全可靠..................................................................19
A.3水生态健康....................................................................19
A.4水环境良好....................................................................21
A.5水文化传承....................................................................22
A.6社会共建共享..................................................................22
A.7特色指标......................................................................22
附录B(资料性)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计算方法............................24
B.1参考点和受损点................................................................24
B.2备选参数......................................................................24
B.3评价参数的选择................................................................24
B.4评价参数分值计算..............................................................25
附录C(资料性)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表................................26
附录D(资料性)水情教育普及情况调查表..............................................28
附录E(资料性)河湖管护成效公众满意度调查表........................................29
I
DB34/T4493—2023
附录F(资料性)幸福河湖评价报告提纲................................................30
参考文献..............................................................................32
II
DB34/T449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处、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池州市河长制工作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祚继、朱岳松、宋昊明、李淼、张慧萌、赵佳、方曙祥、刘升、钱玉胜、孙
金彦、董丹丹、柏瑞、张静波、张昕、刘影慧。
III
DB34/T449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幸福河湖评价原则、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工作流程及评价报告内容
等。
本文件适用于幸福河湖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幸福河湖felicificriversandlakes
满足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要求,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河湖。
4评价原则
4.1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能够真实反映河湖状况,能够通过观察、检测、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
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4.2实用性原则。评价标准确定的监测方法具备可行、可操作,可利用现有资料、成果或选择效率高、
成本适宜的调查监测方法。
4.3目的性原则。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公众了解河湖真实状况,为各级河湖长及主管部门履行河湖管理
保护职责提供参考。
5评价对象
5.1评价对象为河湖管理范围以内水域及岸线。
5.2湖泊、水库原则上按整体进行评价,跨县级行政区的湖泊、水库也可以县为单元进行评价。
5.3河流一般以县为单元进行评价,也可按县级河长责任河段评价,河段长度原则上不低于10公里。
1
DB34/T4493—2023
6评价指标
6.1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表
指标层
目标层准则层
河流湖泊
洪水有效防防洪达标率防洪达标率
御排涝达标率——
供水安全可供水水量保证程度供水水量保证程度
靠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湖泊生态水位满足程度
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保有指数
水生生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
水生生物多样
水生态健康多样性指指数整性指数
性指数
幸福河数河流水生植物群落状况湖泊浮游植物密度
湖指数——湖泊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生态岸线比例生态岸线比例
水生态健康
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
水质优劣程度水质优劣程度
水环境良好水域岸线管护规范整洁程度水域岸线管护规范整洁程度
——湖泊营养状态
水情教育普及程度水情教育普及程度
水文化传承
人文资源保护程度人文资源保护程度
景观愉悦度景观愉悦度
社会共建共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享公众参与度公众参与度
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
幸福河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湖指数
天然湿地保有率天然湿地保有率
河流(湖泊)
通航保证率——
特色
水文化遗产保护程度水文化遗产保护程度
水鸟状况水鸟状况
6.2准则层指标类型中洪水有效防御、供水安全可靠、水生态健康、水环境良好、水文化传承、社会
共建共享为必选指标;河流(湖泊)特色为备选指标,可根据河湖特点选取、增设。
6.3对于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的河流、水面面积50km2以下的湖泊(水库),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指
标可采取鱼类保有指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河流水生植物群落状况等指标代替;湖
泊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标可采取鱼类保有指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湖泊浮游植物密度、
湖泊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等指标代替。
7评价方法
7.1河流
2
DB34/T4493—2023
7.1.1洪水有效防御
7.1.1.1防洪达标率
有堤防和交叉建筑物的河流按照公式(1),无交叉建筑物的河流按照公式(2)计算。防洪达标率
的赋分标准见表2。评价方法中各项指标的条文说明详见附录A。
100%·························································(1)
100%····································································(2)
式中:
FDRI——河流防洪工程达标率(%);
RDA——河流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m);
RD——河流堤防总长度(m);
SL——河流堤防交叉建筑物达标个数;
SSL——河流堤防交叉建筑物总个数。
表2防洪达标率赋分标准表
防洪达标率(%)100[85,100)[70,85)[50,70)[0,50)
赋分1007550250
7.1.1.2排涝达标率
排涝达标率按公式(3)计算。排涝达标率的赋分标准见表3。
100%····································································(3)
式中:
WDI——排涝达标率;
SCL——排涝标准达标的河道长度(m);
TCL——有排涝任务河道总长度(m)。
表3河道除涝标准达标率赋分标准表
河道排涝标准达标率(%)100[85,100)[75,85)[55,75)[0,55)
赋分1009080600
7.1.2供水安全可靠
7.1.2.1供水水量保证程度
供水水量保证程度按公式(4)计算。供水水量保证程度的赋分标准见表4。
100%······································································(4)
3
DB34/T4493—2023
式中:
Rgs——供水水量保证程度;
D0——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天);
Dn——一年内总天数(天)。
表4供水水量保证程度赋分标准表
供水水量保证程度(%)[95,100][85,95)[75,85)[55,75)[0,55)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2.2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
根据河流的特点,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a)对于常年有流量的河流,赋分标准见表5;
表5生态流量保证率赋分标准表
(10~3月)最小日均流量
[30,100][25,30)[20,25)[15,20)[0,15)
占比(%)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4~9月)最小日均流量占
[50,100][45,50)[40,45)[35,40)[0,35)
比(%)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b)对于季节性河流、缺水河流,赋分标准见表6;
表6生态流量保证率赋分标准表(缺水河流、季节性河流)
生态流量保证率(%)[90,100][80,90)[70,80)[50,70)[0,50)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c)河流沿线沿线分布有水电站、拦河闸坝设施的河流,赋分标准见表7。
表7生态流量保证率赋分标准表(水电站、拦河闸坝)
生态流量保证率(%)[95,100][80,95)[70,80)[50,70)[0,50)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3水生态健康
7.1.3.1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7.1.3.1.1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采用香农-威纳指数法,按公式(5)计算。
··········································································(5)
式中:
H——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pi——第i个种占总数的比例(pi=ni/N);
4
DB34/T4493—2023
ni——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
N——总个体数;
S——总物种数。
7.1.3.1.2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赋分标准见表8。
表8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赋分标准表
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2.0[1.8,2.0)[1.8,1.5)[1.0,1.5)[0,1.0)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3.2鱼类保有指数
鱼类保有指数按公式(6)计算。鱼类保有指数赋分标准见表9。
100%····································································(6)
式中:
FOEI——鱼类保有指数;
FO——评价河湖调查获得的鱼类种类数量(剔除外来物种);
FE——1980年以前评价河湖的鱼类种类数量。
表9鱼类保有指数赋分标准表
鱼类保有指数(%)100[95,100)[90,95)[75,90)[0,75)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3.3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按公式(7)计算。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赋分
标准见表10。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
100%·································································(7)
式中:
BIBIS——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BIBIO——评价河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监测值;
BIBIE——河湖所在水生态分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最佳期望值。
表10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赋分标准表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
≥1.62[1.3,1.62)[1.03,1.3)[0.31,1.03)[0,0.31)
整性指数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3.4河流水生植物群落状况
河流水生植物群落状况赋分标准见表11。
5
DB34/T4493—2023
表11河流水生植物群落状况赋分标准表
水生植物群落状况分级描述赋分
好水生植物种类很多,配置合理,植株密闭[90,100]
较好水生植物种类多,配置较合理,植株数量多[80,90)
一般水生植物种类一般,植株数量不多且散布[60,80)
差水生植物种类单一,植株数量很少且稀疏或很难观测到水生植物[0,60)
7.1.3.5生态岸线比例
生态岸线比例按公式(8)计算。生态岸线比例赋分标准见表12。
100%·····································································(8)
式中:
ESw——生态岸线比例;
Les——现有生态岸线长度(km);
La——河湖岸线总长度(km)。
表12生态岸线比例赋分标准表
生态岸线比例(%)[75,100][65,75)[50,65)[30,50)[0,30)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3.6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按公式(9)计算。植被覆盖率赋分标准见表13。
100%······································································(9)
式中:
PCr——植被覆盖率;
2
AC——植被(包括叶、茎、枝)的垂直投影面积(km);
A——岸带总面积(km2)。
表13植被覆盖率赋分标准表
植被覆盖率(%)[80,100][72,80)[64,72)[48,64)[0,48)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4水环境良好
7.1.4.1水质优劣程度
水质优劣程度的赋分标准见表14。
6
DB34/T4493—2023
表14水质优劣程度赋分标准表
水质类别I~IIIIIIV
赋分100[90,100)[60,90)
7.1.4.2水域岸线管护规范整洁程度
7.1.4.2.1水域岸线管护规范整洁程度综合考虑了取排水口规范化管理和河湖“清四乱”情况,采用
各子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各子指标的权重见表15。
表15水域岸线管护规范整洁程度指标权重表
序号子指标权重
1取排水口0.4
2河湖清理“乱占、乱堆、乱采、乱建”0.6
注:各子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a)取排水口:河湖没有违反取排水口规范化管理的问题时,该项指标赋分100分,每出现一个问题扣10分,扣
完为止;
b)河湖“清四乱”: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表符合附录C的要求,河湖没有“乱占、乱堆、乱
采、乱建”问题时该指标赋分为100分,每出现一个一般问题扣5分、一个较严重问题扣25分、一个重大问
题扣50分。
7.1.5水文化传承
7.1.5.1水情教育普及程度
水情教育普及程度按公式(10)计算。水情教育普及程度赋分标准见表16。水情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表见附录D。
100%····································································(10)
式中:
Ep——水情教育普及程度;
Pwre——有效抽样调查中受到水情教育的人数;
P——有效抽样调查的总人数。
表16水情教育普及程度赋分标准表
水情教育普及程度(%)90[80,90)[70,80)[50,70)[0,50)
赋分100[90,100)[80,90)[60,80)[0,60)
7.1.5.2人文资源保护程度
人文资源保护程度赋分标准见表17。
7
DB34/T4493—2023
表17人文资源保护程度赋分标准表
人文资源保护程度赋分
河湖沿岸自然、人文景观优美,人工景观展现方式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河湖及其沿岸历史文化古
迹保护情况好,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利用;通过水文化相关活动或利用已有水利工程等载体很好的[90,100]
展示了河湖水工程文化、治水文化等。
河湖沿岸人工景观展现方式与周边环境融合较好;河湖及其沿岸历史文化古迹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
[80,90)
利用;通过水文化相关活动或利用已有水利工程等载体合理展示河湖水工程文化、治水文化活动等。
河湖沿岸人工景观展现方式与周边环境融合一般;部分河湖及其沿岸历史文化古迹得到保护修复和
利用;通过水文化相关活动或利用已有水利工程等载体展示河湖水工程文化、治水文化活动效果一[60,80)
般等。
河湖沿岸人工景观展现方式与周边环境融合较差;河湖及其沿岸历史文化古迹未得到保护修复和利
[0,60)
用;没有水文化相关活动或已有水利工程等载体展示河湖水工程文化、治水文化活动等。
7.1.6社会共建共享
7.1.6.1景观愉悦度
景观愉悦度按公式(11)计算,景观愉悦度现场评价得分标准见表18。公众调查得分按公式(12)
计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994-2008 奶牛系谱登记操作规程 2008-07-09
- DB13/T 985-2008 放养柴鸡防疫技术规范 2008-07-09
- DB13/T 983-2008 渤海驴 2008-07-09
- DB43/T 413-2008 烟花爆竹企业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2008-10-09
- DB13/T 984-2008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配制操作规程 2008-07-09
- DB43/T 424-2009 湘西黑猪 2009-01-10
- DB43/T 426-2009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2009-01-10
- DB13/T 988-2008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 2008-07-09
- DB43/T 419-2008 湖南省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2008-12-30
- DB13/T 980-2008 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