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DB62/T 2992-2019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in loess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highwaysubgradeinloessregion
2019-05-13发布2019-06-01实施
发布
DB62/T2992—2019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3
5施工准备..........................................................................4
5.1一般规定......................................................................4
5.2施工测量......................................................................4
5.3试验..........................................................................5
5.4场地清理......................................................................5
5.5黄土路基试验段................................................................5
6路基施工..........................................................................6
6.1一般规定......................................................................6
6.2机械配置......................................................................6
6.3路堤施工......................................................................7
6.4路堑施工......................................................................8
6.5路基整修......................................................................9
6.6路基结合部位处治..............................................................9
6.7零填路基...................................................... ...............10
6.8特殊路基处理.................................................................10
6.9高路堤施工观测...............................................................12
7路床处理.........................................................................13
7.1一般规定.....................................................................13
7.2材料.........................................................................14
7.3施工机械配置.................................................................14
7.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拌和、摊铺及碾压.............................................15
7.5养生.........................................................................16
8三背(桥台、涵背、墙背)填筑.....................................................16
8.1一般规定.....................................................................16
8.2基底处理.....................................................................16
8.3材料.........................................................................17
8.4设备.........................................................................17
8.5填筑范围.....................................................................17
I
DB62/T2992—2019
8.6压实..........................................................................18
9防护与排水工程....................................................................19
9.1路基排水工程..................................................................19
9.2路基防护工程..................................................................21
10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21
10.1一般规定.....................................................................21
10.2安全施工.....................................................................21
10.3环境保护.....................................................................21
10.4生物保护.....................................................................22
10.5相关工程的施工...............................................................22
11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22
11.1一般规定.....................................................................22
11.2路基工程.....................................................................22
11.3路床处理.....................................................................24
11.4三背填筑.....................................................................24
11.5路基排水工程.................................................................25
附录A(资料性附录)黄土湿陷性试验方法.............................................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黄土湿陷程度划分...............................................29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基系数测试方法...............................................31
附录D(资料性附录)甘肃省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35
附录E(资料性附录)湿陷性黄土地区常见地基处理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36
附录F(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39
II
DB62/T2992—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
中心(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勋、曹贵、刘永红、田过勤、马德科、任文宏、刘杰、朱世栋、徐正军、
马来有、李朋强、王龙飞、范生辉、娄亮、张常安。
III
DB62/T2992—2019
引言
甘肃省黄土分布范围大、面积广,湿陷等级高、湿陷性敏感,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黄土地
区修建公路因黄土湿陷造成路基沉降变形、路面开裂等病害,直接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根据甘肃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度第6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甘质监
函〔2017〕158号)文件要求,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负责《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
基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
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对全省已建成和在建的黄土路基工程开展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参考了省内外有
关黄土公路、铁路路基建设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料,充分吸纳了省内黄土公路、铁路路基建设的施工经
验,广泛征求了行业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中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重点对黄
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的地基处理、路基压实、特殊部位、路床处理、沉降观测、路基防排水等做了详细
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共11章、5个附录,主要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符号,5施
工准备,6路基施工,7路床处理,8三背(桥台、涵背、墙背)填筑,9防护与排水工程,10路基
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11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附录A黄土湿陷性试验方法,附录B黄土湿陷程度划
分,附录C地基系数,附录D甘肃省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附录E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法要求
及注意事项。
各单位在使用本标准的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函告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兰
州市城关区甘南路568号,邮编:730030,电话:0931-841354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IV
DB62/T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肃省黄土地区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其他等级公路、
市政道路及其他类型黄土路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细则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D31-05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TB1010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Q/CR960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陷性黄土collapsibleloess
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3.2
非湿陷性黄土noncollapsibleloess
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1
DB62/T2992—2019
3.3
自重湿陷性黄土loesscollapsibleunderoverburdenpressure
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3.4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loessnoncollapsibleunderoverburdenpressure
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3.5
新近堆积黄土recentlydepositedloess
2
沉积年代短的全新世(Q4)黄土。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性差、在50kPa~150kPa压力下变
形较大等特性。
3.6
压缩变形compressiondeformation
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在一定压力下所产生的下沉。
3.7
湿陷量collapsedeformation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所产生的附加下沉量。
3.8
湿陷系数coefficientofcollapsibility
侧限条件下的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率。
3.9
自重湿陷系数coefficientofcollapsibilityunderoverburdenpressure
侧限条件下的黄土试样,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率。
3.10
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measuredvaluesofselfweightcollapsibility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试坑浸水试验,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浸水饱和所产生的自重湿陷量。
3.11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computed valuesofselfweightcollapsibility
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根据不同深度的湿陷性黄土试样的自重湿陷系数,考虑现场条件计算而得的自
重湿陷量的累计值。
3.12
黄土冲沟loessgully
黄土堆积上线状水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沟谷。
3.13
黄土陷穴loesscratering
黄土经水的冲蚀与溶蚀,形成的暗沟、暗洞、暗穴等。
3.14
洞穴cave
通常是指由人工开挖或水的溶蚀、侵蚀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空洞。如窑洞、水窖、墓穴、陷穴
等。
3.15
过湿土over-wetsoil
一般指土样分界稠度WC小于0.5,呈极软塑状,不能直接用作填料的土。
2
DB62/T2992—2019
3.16
潮湿土wetsoil
一般指土样分界稠度WC=0.5~0.75,呈软塑状,需要处理后才能用作填料的湿粘土路基。
3.17
中湿土medium-wetsoil
一般指土样稠度WC=0.75~1.00,呈硬塑状,只需稍加晾晒或掺入小剂量的结合料拌和后便可压实
利用的土。
3.18
干燥土drysoil
一般指土样稠度WC大于1.00,呈半固体状,可直接用重型机械碾压密实的土。
3.19
黄土高路堤highembankmentofloess
黄土填土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基。
3.20
黄土深路堑deepcutinloessregion
黄土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堑。
3.21
滑坡landslide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地质现象。
3.22
崩塌rockfall
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地质现象。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ω——土的天然含水率(%)。
ωopt——土在重型击实标准下的最佳含水率( %)。
WL——液限(%)。
Wp——塑限(%)。
IL——液性指数。
IP——塑性指数。
e——孔隙比。
WC——稠度。
δs——湿陷系数。
δzz——自重湿陷系数。
Psh——湿陷起始压力(kPa)。
hp——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
hp——加压稳定后的试样,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h0——试样的原始高度(mm)。
3
ρz——土的饱和密度(g/cm)。
3
ρd——土的干密度(g/cm)。
Sr——土的饱和度(%),可取Sr=85%。
3
DB62/T2992—2019
dz——土粒相对密度。
hz——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并按该试样在原地质条件下、上部覆盖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施加
荷载,使试样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
hz——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
△s——湿陷量的计算值(mm)。
△zs——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mm)。
δzsi——第i层土的自重湿陷系数。
hi——第i层土的厚度(mm)。
β0——修正系数。陇西地区取1.5,陇东地区取1.2,其他地区取0.5。
δzi——第i层土的湿陷系数。
β——修正系数。地面以下至0m~5.0m深度范围内取1.5;5.0m深度以下,非自重湿陷黄土地基可不
计算(即β=0),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按β0值取。
5施工准备
5.1一般规定
5.1.1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重点对通过
滑坡、崩塌、陷穴、冲沟发育、地下水出露的峁梁边缘和斜坡地段进行核查。
5.1.2完成调查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滑坡处理、高路堤、路堑高
边坡等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1.3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体系,并对进场的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和技术交底。
5.1.4黄土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的总体设计,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与原有排水系统
相协调。
5.1.5临时工程除应满足施工需要外,还应保持路基施工影响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农田、水利
等设施的使用功能。
5.1.6黄土地区宜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首次应用时应通过
试验路段进行必要试验和验证。
5.2施工测量
5.2.1控制性桩点应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并保持记录。施工单位应将所有控制桩进
行加固保护,且设易于识别的标志。
5.2.2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要求应满足JTGF10的规定。路基施工与桥梁、隧道共用的控制点,应分
别满足JTG/TF50和JTGF90的规定。每项测量成果应进行复核,原始记录应存档;其他方面应符合
JTGC10的规定。
5.2.3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
5.2.4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示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
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明确。
5.2.5对高填深挖路段,每填2m~3m或开挖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横断面。
5.2.6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施工控制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控制点。
4
DB62/T2992—2019
5.3试验
5.3.1黄土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满足施工需要的工地试验室。
5.3.2黄土路基施工前,应结合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对路基沿线原状土进行天然含水率、液塑
限、CBR、标准击实等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压缩模量等试验。
5.3.3黄土湿陷性评价原则上按要求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果与设计不符时或土质有明显变化时,视具
体情况增加试验频率。黄土湿陷性的测定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
5.3.4黄土湿陷性评价包括黄土湿陷性的确定、湿陷程度判定、湿陷类型判别以及地基湿陷等级的划
分,参见附录B;地基系数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甘肃省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参见附录D。
5.4场地清理
5.4.1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4.2公路路堤填方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坑槽填平压实;公路路基挖方范围内按施工
计划彻底清表。
5.4.3取土场、填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农作物根系等均应进行清除。
设计文件中无明确要求时,清表深度应不小于30cm。清理的表层土应集中堆放,作为植被恢复腐殖土
充分利用。
5.4.4当检测结果与设计地基参数不符时,由勘察、设计单位进一步确认出具处理方案。
5.5黄土路基试验段
5.5.1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前,应依据施工方案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下列部位应做试验路段:
——路堤填筑;
——路床处理;
——填挖结合部处理;
——冲击碾、强夯等补强处理;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
5.5.2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 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宜不小于100m。
5.5.3路基试验路段应包括以下内容:
——填料试验、最佳含水率试验、检测报告、黄土特性验证等;
——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根据环境工
况确定碾压时含水率允许偏差等;
——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试验段总结,包括对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等的优化建议。
5.5.4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压实时,考虑压实功的增加,可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绘制压实度曲线,调整
最佳含水率和压实参数。
5.5.5根据试验段总结的主要参数,完善施工方案。
5
DB62/T2992—2019
6路基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取土场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规划、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要求进行,禁
止任意挖取。路基施工前应对取土场的土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取样、试验。
6.1.2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工程,临时排水工程设施应与既有的自然沟渠等平顺衔接,确保能
有效排除路基范围内的积水,阻隔外部雨水流入施工范围内。临时排水设施应根据使用时间长短等考虑
选用不同的材料。
6.1.3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路基填料最小承载比与最大粒径要求
填料应用部位(路面底标高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承载比(CBR)/%填料最大粒径/mm
上路床(0~0.30)8100
下路床(0.30~0.80)5100
路堤
上路堤(0.80~1.50)4100
下路堤(>1.50)3100
(0~0.30)810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0.80)5100
注1:表列CBR强度按JTGE40规定的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测定。
注2:特重、极重交通的公路路床厚度应由0.8m调整为1.2m。
6.1.4根据取土场土体的天然含水率,施工前分别采取洒水闷土、翻晒处理等措施。
6.1.5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不得先挖坡脚、逆坡开挖或爆破取土。取土后的黄土坡面应平整、
美观,坡度、每级边坡高度、平台宽度及排水设施符合设计要求。
6.1.6取土场底部应平顺并设有排水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取土场周边应设置警示标志和
安全防护设施。
6.1.7黄土路堑作业应保证边坡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扰。
6.1.8施工前,在核对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补充现场调查,确认附近是否有新增的建筑物、构造物等
设施。
6.2机械配置
6.2.1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工期等要求,合理编制机械配置方案。
6.2.2机械设备配置见表2:
——摊铺设备:推土机、装载机;
——整平设备:平地机;
——压实设备:凸块式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三轮静碾光轮压路机、冲击碾、强夯机、液压夯
等;
——其它设备:挖掘机、运输车辆、稳定土拌和站、路拌机、洒水车、小型压实机具。
6
DB62/T2992—2019
表2路基施工设备标准配置表
机械名称功率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推土机120kW以上台1—
装载机ZL50台1—
稳定土拌和站路拌机—台1三背填筑、路床处理
平地机—台1—
冲击碾自重≥25kJ台1—
凸块式振动压路机自重≥22T台2—
三钢轮静碾压路机自重≥20T台1—
挖掘机220及以上台2—
洒水车10m3以上辆1~2—
注:本表所列机械为一个路基工作面的最低配置要求,稳定土拌合站或路拌机可根据工程量及其生产能力大小统筹
安排。
6.3路堤施工
6.3.1地基处理
6.3.1.1地基处理前应熟悉施工图及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了解本地区地
基处理的经验和类似工程的施工措施等。
6.3.1.2湿陷性黄土地基应在填筑前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可采用冲击碾
压、重锤夯实、凸块压路机强夯、换填或水泥、石灰改良土等措施处理。地基压实度应不小于90%。黄
土地基换填时不得直接使用级配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6.3.1.3当对地基表层土进行挖除分层回填时,应根据不同填料及压实机械合理确定分层厚度,每层
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30cm,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6.3.1.4当存在泉眼或露头地下水时,应进行处理,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的导排、截流等措施处
理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6.3.1.5用强夯或冲击碾压后,应对地表进行整平压实,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填筑。常见
地基处理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参见附录E。
6.3.1.6地基土体含水率大于塑限的,应按本标准6.8.2.1软弱地基处理中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6.3.1.7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填筑前应按设计开挖台阶,设计无规定时,应设置
宽度大于2m、横坡向内倾斜4%的台阶。
6.3.2填料摊铺
6.3.2.1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JTGF10相关要求。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不得作
为路基填料。
6.3.2.2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0mm,且含水率应控制在ωopt+0%<ω≤
ωopt+2%范围内摊铺、碾压。当土壤含水率低于最佳含水率时应补水闷土,施工现场闷土时间不宜小于
12h。
7
DB62/T2992—2019
6.3.2.3黄土路基填筑应严格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但应不小于15cm。松铺
系数根据不同的工况环境通过试验段确定。对于特殊情况下压路机不能振动只能静碾时,应适当减小松
铺厚度,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cm。
6.3.2.4填料摊铺应采用平地机整平,应设置2%~4%的排水横坡,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6.3.2.5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应采用加宽超填或边坡专用压实机械施工;路堤边坡高度大于20m
时,路基填筑时每侧应预留50cm加宽值。路基每填高3m刷坡整修。
6.3.2.6雨后或路基表面经车辆碾压等存在压实度改变的情况下,继续填筑前应对原路基进行复压处
理,并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后续施工。
6.3.3压实
6.3.3.1碾压应遵循“由边到中、由低到高”的原则。
6.3.3.2碾压前应检测填料含水率是否在(ωopt+0%<ω≤ωopt+2%)范围内;不满足要求时,应晾晒
或补水处理。当天摊铺的填料宜当天完成碾压。
6.3.3.3填料摊铺整平后按以下次序碾压:
a)振动压路机稳压1遍,轮迹重叠1/2,碾压速度宜控制在4km/h~6km/h;
a)凸块式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碾压,轮迹重叠9/10碾压一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3km/h;
b)三轮静碾压路机碾压,后轮重叠1/3,碾压速度宜控制在4km/h~6km/h。路基边缘应补压4~
6遍。碾压时应根据填料干湿状况及时补水。
6.3.3.4压实度控制指标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
6.3.3.5路堤高度大于10m以上时,可采用冲击碾压、重锤夯实、液压夯、强夯等方式增强补压,具
体见表3。
表3补强压实参数表
补强方式填土厚度/m操作要求备注
冲击碾压1.2冲击能不低于25kJ10~30遍
重锤夯实 2.0夯击能不低于300kN·m
液压夯1.5夯击势能不低于36kJ根据沉降量确定具体遍(次)
低能量满夯夯击:夯击能为数
强夯4.01000kN·m
强夯:夯击能为2000kN·m
6.4路堑施工
6.4.1路堑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
济的开挖方案。
6.4.2路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不得掏底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
证刷坡时设计边坡线外的土体不受扰动;
——深挖路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观测点;沿纵向50m~1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挖一级平
台应设置观测桩进行边坡稳定性观测;
——路堑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等时,应及
8
DB62/T2992—2019
时按规定报批;
——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位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施工,应在设计路床顶标高
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
——路床施工完成后应采取临时防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6.4.3对路堑开挖的路床承载力检测,不满足要求时进行处理。
6.4.4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
水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排水设施完成后进行回填整修。
6.4.5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
——路床土体含水率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换填、石灰土改良、铺设土工织物、设置渗沟等措施
处理。
6.4.6路堑挖方除按设计综合利用外,弃入指定弃土场,压实度不小于80%,并做好排水设施。
6.5路基整修
6.5.1黄土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及时整修,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安排工序,及时进行防排水、防护、绿化
工程施工。
6.5.2黄土路基整修时严格控制路基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整修后路基表面平整密实、边坡整
齐、美观。
6.5.3施工完成后应对取土场、弃土堆及路基护坡道、碎落台进行整修。
6.5.4应对路基两侧路容路貌进行整修,清除垃圾,有条件的路段应尽早开展植被恢复和绿化工作,
尽量消除施工痕迹。
6.5.5应对临时工程妥善处置,使之与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相协调。
6.5.6高路堤整修时,应根据填筑高度及预计沉降量预留一定路基加宽量,以保证沉降后路基宽度满
足要求
6.6路基结合部位处治
6.6.1填挖结合部位处治
6.6.1.1填挖结合部路基施工,应开挖台阶、分层填筑。设置的台阶宽度应根据边皮坡率确定,宜为
1.0m~2.0m,并设置4%的向内横坡。
6.6.1.2台阶应挖至稳定的土层上,对于有坡积、残积等土层覆盖的部位应清理至稳定的土层。
6.6.1.3根据地形条件,横向台阶方向宜垂直于路线方向,纵向台阶方向宜平行于路线方向。
6.6.1.4填筑至台阶同一高度时,沿结合面平行方向补强碾压。
6.6.2路基结合部位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处治
6.6.2.1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
6.6.2.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密实。
6.6.2.3土工合成材料沿填挖结合线垂直方向应整体铺设,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m,采用插钉等措施
固定。土工合成材料之间应连接牢固。沿填挖结合部方向(主受力方向)不宜联结,应联结时,联结处
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
9
DB62/T2992—2019
6.6.2.4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拉紧、紧贴下承层,不得扭曲或褶皱,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
6.6.2.5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应避免机械设备直接碾压,及时铺筑填料覆盖,上料间隔时间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NCIA 01015-2021 十六碳双酯 2021-07-01
- T/CI 007-2023 沥青道路表面用光催化自清洁涂层施工技术规范 2023-02-13
- T/SXJP 003-2022 保色耐久抗污外墙涂料 2022-10-08
- T/CWIA 1009-2020 高保湿记号笔用墨水 2020-12-15
- T/ZJZJ 002-2022 仿清水混凝土涂料 2022-01-21
- T/CSTM 00228-2021 涂料产品甲醛净化效果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第1部分:测试舱法 2021-06-17
- T/GXAS 558-2023 纳米二氧化硅陶瓷涂料 2023-08-21
- T/ZZB 2730-2022 热转印粉末涂料 2022-06-15
- T/CNIA 0037-2020 铝表面纹理粉末涂料 2020-05-27
- T/DASI 013-2020 陶晶石涂料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