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813-1996 压水堆燃料棒氦质谱检漏

GB/T 11813-1996 Helium leak testing of nuclear fuel rod for PWR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1813-2008 |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813-199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6-12-19
实施日期
1997-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营八一二厂
起草人:
朱国胜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1813一1996

前言

然料棒密封性能氦质谱检漏技术是燃料棒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1989年12月发布的

GB11813-89是在制造300MW燃料棒中使用的氦质谱检漏技术基础上编写的,在秦山300MW首

炉和第一次换料组件生产中实施了这项标准,它对保证燃料元件密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初,我

国开始制造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对然料棒检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检漏方法、设备、标准漏

孔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在为大亚湾核电站900MW反应堆的首炉换料和秦山核电站300MW反

应堆的第二次换料组件生产中已按改进后的检漏方法实施,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可

靠性,因而,有必要对原GB11813-89进行修订,使我国的核嫩料元件检漏技术更加完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1813-89,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营八一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国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813一1996

压水堆燃料捧氦质谱检漏

代替GB11813-89

HeliumleaktestingofnuclearfuelrodforPW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氦质谱检漏技术对压水堆燃料棒(以下简称“燃料棒”)密封性能进行无损检测的

方法、步骤和检测结果的计算与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燃料棒的密封性能检测,检测泄漏率的范围为1X10-"Pa"m'/s-1X10-'

Pa一m'/so

本标准也适用于压水堆控制棒、可燃毒物棒、中子源棒等的密封性能检漏。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直接检漏法directheliumleaktesting

利用燃料棒制造时所充氦气作为示漏气体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的方法

2.2背压检漏法immersedheliumleaktesting

徽料棒置于真空容器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氦气,使氦气从燃料棒漏孔或缝隙处进入内部后,再进行

氮质谱检漏的方法。

2.3最长泄漏时间themaximumtimeofleaking

当燃料棒漏焊或包壳管和端塞存在穿透性缺陷时,自充氦密封焊接起到氦质谱检漏仪能探测到的

泄漏率判废限止所经历的时间。最长泄漏时间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确定。

3方法提要

本标准依据质谱分析技术原理,采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装置及真空系统、标准漏孔等,对燃料棒的

密封性能进行检漏,根据燃料棒设计技术条件对密封性能规定的允许漏率和检漏系统的测量偏差,按附

录A(标准的附录)来确定燃料棒泄漏率判废限,当泄漏率小于判废限时燃料棒密封性能为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