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031-2018 竹卵圆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LY/T 3031-2018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for Hippota dorsalis(Stal)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031-201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9
实施日期
2019-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形态识别、综合防治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查、成虫调查、防治指标、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竹卵圆蝽的防治。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省丽水市林业局、浙江省龙游县林业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林业和农业局、浙江省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舒金平、王浩杰、徐真旺、张威、张亚波、滕莹、张琴、王明月、余德才、徐天森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30312018

竹卵圆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TechnicalreulationofinteratedmanaementforHiotadorsalisStal

gggpp

2018-12-29发布2019-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

LYT30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522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省丽水市林

、、、。

业局浙江省龙游县林业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林业和农业局浙江省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金平王浩杰徐真旺张威张亚波滕莹张琴王明月余德才徐天森

/—

LYT30312018

竹卵圆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竹卵圆蝽HiotadorsalisStal形态识别综合防治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

pp

、、、、。

查成虫调查防治指标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竹卵圆蝽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卵圆蝽()

hiotadorsalisStal

pp

()()()(),

竹卵圆蝽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tera蝽科Pentatomidae卵圆蝽属Hiota是一种

ppp

。,,

危害竹子枝干害虫以若虫和成虫聚集于竹节周围吸食竹子汁液造成竹子被害枝节以上的枝条枯死

。。

严重时竹子全株枯死竹卵圆蝽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和附录

AB

3.2

凹槽捕虫器claminrooveinsecttra

pggp

(),,

利用铁丝直径左右弯折成直径约的圆圈折回的铁丝两端捆绑于手持杆上手持

3mm120cm

,。,,

杆前方的铁丝圆弧内凹形成豁口捕虫时在铁圈上套上塑料袋将弧形豁口贴紧竹竿往上推让竹卵

。。。

圆蝽若虫掉入塑料袋内豁口大小可依据竹竿直径调整凹槽捕虫器外形及制作参见附录C

4监测调查

4.1若虫调查

4.1.1调查时间

,。

每年的月下旬至月下旬开始进行若虫发生情况调查每隔调查次

345d1

4.1.2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竹林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抽取标准地内株竹子作为调

60

,、。,

查样株样株要求包括不同胸径生长正常的立竹竹卵圆蝽若虫上竹前在各样株竹秆离地面50cm

,,

处用黄油涂一条20cm宽的围环然后于若虫上竹期间每天逐株调查若虫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D

中表D.1。

1

/—

LYT30312018

4.2成虫调查

4.2.1调查时间

,。。

如果错过了若虫期调查则应进行成虫调查成虫调查时间为月上旬月下旬

7~7

4.2.2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竹林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抽取标准地内株竹子作为调

60

,、。、,

查样株样株要求包括不同胸径生长正常的立竹采用剪枝法于每株样竹的中下部抽取竹枝条枝

8

,。

统计每枝上的竹卵圆蝽成虫数量将结果填入表D.2

4.3危害程度

依据表将竹卵圆蝽的危害程度分级。

13

表竹卵圆蝽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1

危害程度

虫态统计指标

轻中重

/(/)

若虫或成虫虫口密度头株≤1010<虫口密度≤20>20

5防治指标

5.1虫口密度指标

,,:/。

以中度危害时竹卵圆蝽的虫口密度为基准确定防治指标为若虫及成虫18.8头株其他竹种

可参照中等毛竹林的防治指标。

5.2有虫株率指标

,,:。

以中度危害时竹子受害株率为基准确定防治指标为竹子受害株率为86.4%其他竹种可参照

中等毛竹林的防治指标。

6防治措施

6.1防治思路

,“()”,“,,,

从生态平衡出发遵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

”,,,

责任的方针依据竹卵圆蝽的春季上竹等特性因地因时采取最佳的防治手段将竹卵圆蝽的发生控制

在合理的范围内。

6.2营林技术措施

,。,

在竹卵圆蝽发生林地内及时进行竹林内枯枝杂草的清理冬季进行林地垦复垦复深度10cm~

,,,,

20cm破坏竹卵圆蝽的越冬场所杀灭越冬若虫同时改善土壤的水肥条件增强竹林对害虫的抵

抗力。

2

/—

LYT30312018

6.3物理措施

6.3.1人工防治

—,。,

月月竹卵圆蝽危害高峰期利用凹槽捕虫器捕杀若虫捕杀时将捕虫器凹槽卡住竹秆向上

45

,,。

推移群集在竹竿上取食的若虫自行落袋随后死亡

6.3.2围环防治

,,、,,

4月上旬竹卵圆蝽上竹之前用黄油机油按2∶1混配成粘虫剂在竹秆基部涂一圈封闭的油环

,。

阻杀上竹若虫涂环宽度15cm

6.4生物措施

,,(

月下旬在竹卵圆蝽产卵前周在林间通过悬挂卵卡的方式释放平腹小蜂

61Anastatusaonicus

jp

2

)。/。()、、

防治竹卵圆蝽释放密度为头同时保护黑卵蜂猎蝽螳螂

Ashmead75000hmTelenomuss.

pp

及蜘蛛等当地天敌。

6.5药剂措施

6.5.1围环毒杀

,,

月上旬竹卵圆蝽上竹前用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倍液在竹秆基部喷宽的

48%20050cm~100cm

密闭药环毒杀上竹若虫。

6.5.2喷雾或喷粉

,,(

月月当竹卵圆蝽若虫聚集在竹节上为害时在竹秆上喷施森得保阿维菌素亿

4~50.18%+100

/),、

活芽孢子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粉剂或应用2.5%高效氯氟氰菊乳油或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

g

200倍液喷雾防治。

6.5.3竹腔注射

,。,

当竹卵圆蝽上竹后采取竹腔注药的方法防治在竹秆基部第节或第节处用手摇钻或马钉或

12

,,()、(

专用打孔机钻孔用注射器直接吸取2.5%吡虫啉乳油按小径竹胸径<7cm中径竹7cm~

)、()、、,

11cm大径竹胸径>11cm每株分别向竹腔内注药1mL~2mL2mL~3mL3mL~4mL然后

用黏土塞孔。

6.6注意事项

,。

6.6.1围环防治必须在竹卵圆蝽若虫上竹前实施而且环必须是密闭环

农药施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6.6.2GBT8321.92009

,、、,、,

6.6.3药剂选用上宜选取高效低毒环保的药剂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降低竹

卵圆蝽的抗药性。

7防治效果检查

,、,

选择防治区虫口密度较大的区域调查和比较防治前防治后的虫口密度计算出校正的虫口减退

。。

率虫口减退率计算方法公式见附录E

3

/—

LYT30312018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竹卵圆蝽形态特征

A.1成虫

,。。,

体长13.5mm~15.5mm体宽7.5mm~8.0mm背面隆起颇高初羽化成虫乳黄色4h后为灰

,,、、,,。,,

青色略具光泽后变为灰黄色灰褐色青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具白粉头为钝三角形前端缺口状中

。,。,,。

叶短于侧叶复眼暗红色内侧有一无刻点光滑小区触角节黄褐至黑褐色末节基半部黄白色

5

,,。,。

前胸背板前侧缘黑色胝深乳黄色刻点少小盾片末端有黄白色月牙形斑无刻点前翅膜翅片淡黑

,。。

色革片侧缘基部黑色足淡黄色

A.2卵

,,,。。,,

圆桶形高直径卵盖直径淡黄色卵块产每卵块有卵粒粒

1.4mm1.2mm1.0mm8~28

,。,,

以粒为多呈两行交错排列卵近孵化前在卵盖一侧出现一黑色三角形中间被一黑线垂直分为

14

,。

二在三角形两底角下方各有一红色椭圆形点

A.3若虫

,()、()()

竹卵圆蝽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世代仅有卵见图A.1若虫见图A.2和成虫见图A.3

。。

个发育阶段竹卵圆蝽若虫共龄

35

A.3.1一龄若虫

,,,。

1龄若虫体长1.8mm~2.0mm体宽1.4mm~1.6mm短椭圆形黄白色头部中叶与侧叶等

,。,。,。

长复眼暗红色触角节基节与末节端半部浅黑色前胸背板浅灰色足跗节浅黑色

4

A.3.2二龄若虫

,,,。,

体长2.8mm~3.5mm体宽2.0mm~2.2mm灰黄色有黑色刻点头前端成正方形凹入侧叶

。,,。,,。

长于中叶触角节浅黄色末节浅黑色前胸背板浅黑色背中线色浅侧缘浅黄白色

4

A.3.3三龄若虫

,。,。,

体长4.6mm~5.3mm体宽3.2mm~3.8mm棕黄色有黑色刻点头前端缺口状侧叶长于中

。,。

叶中后胸背板侧缘黑色腹部侧缘黄白色

A.3.4四龄若虫

,。,。,,

体长体宽棕黄色有黑色刻点触角节乳黄色末节浅

7.0mm~9.1mm4.5mm~5.2mm4

。。,“”。

黑色复眼褐色中后胸背板侧缘黑色从上述黑斑到腹末连接成黑色字形斑

V

A.3.5五龄若虫

,,,。,。

体长体宽棕黄色有黑色刻点触角节灰黑色翅芽黑

9.5mm~13.0mm5.8mm~7.6mm4

4

/—

LYT30312018

,,“”,。

色从胝到翅芽为弧形黑斑并延伸到腹末成字形黑斑腹部侧缘浅黄色

V

图A.1竹卵圆蝽卵图A.2竹卵圆蝽老熟若虫图A.3竹卵圆蝽成虫

5

/—

LYT30312018

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

竹卵圆蝽生物学特性

B.1生活史

,,,,

竹卵圆蝽在浙江一年发生一代以龄龄若虫越冬龄占以上翌年月上中旬越冬若

3~4494%4

,、。,,

虫活动取食月底月上旬成虫羽化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月上旬出现若

46677

,、。

虫月底月上旬若虫越冬

1011

()

表B.1竹卵圆蝽生活史浙江地区

月1~34567891011~12

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

○○○○○○○○○○

虫++++++++++++++

态········

○○○○○○○○○○○○

●●●●

:;;;·。

注若虫越冬若虫成虫卵

○●+

B.2各虫态习性

B.2.1成虫

,,

老熟若虫在羽化前3.0d~4.4d停止取食在相对湿度64%~74%最适宜羽化64%以下相对湿度

,,,。,,

羽化的成虫展翅不正常在74%~90%之间湿度愈高羽化愈少初羽成虫需经3d停息可以活动

,,,。

成虫不活跃少飞翔爬行到竹秆节的上下进行补充营养也喜聚集在老龄竹上取食成虫经14d~

,。::,;,

补充营养开始交尾交尾以及左右为多中午交尾者极少每次交尾需多最多

34d800170024h

。,,。,

长达64h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两次交尾间相隔3d~4d最多相隔8d雌虫经多次交尾后开始

,:—:(),:,。,

产卵产卵时间多在翌日以居多约占以上每雌一生产卵次次每

1400800200070%4~7

,,。,

次产卵块为粒粒一生共产卵粒粒卵产于度度竹叶背面偶见产于竹枝或

18~3870~901~3

竹叶正面。

B.2.2若虫

,,:—:(),。

卵经4d~7d天孵化孵化全天进行以1900400翌日最多占60%以上初孵幼虫从卵盖

,,。,,

黑色三角形处的盖缝中爬出即行围在卵块壳的四周静伏不吃不动体色由浅变深体长逐渐增加经

6

/—

LYT30312018

。,、、,

脱皮龄若虫比较活跃即分散爬行至竹的小枝节的上下或枝桠交界处刺入口器取食很

3d~6d3

,。、

少活动受惊可排出少量臭液3龄若虫爬上竹的大枝节上下枝桠交界处和竹秆上部竹节的上下取

。,,。

食取食若虫腹部很饱满自排或受惊排出臭液被害竹林远远可以闻到恶臭龄若虫再取食

434d~

,,,,。

40d开始停食排出臭液坠落地面爬入枯枝落叶下越冬

、,,,:,

翌年月上旬当日均气温在以上持续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多于晴天后爬行上竹

410℃3d900

、,,,,

傍晚遇雨及低温仍然坠落下竹爬入落叶下隐蔽月中下旬气温较稳定上竹若虫不再下竹多群集

4

、,、,,

在老竹枝竹秆节上下取食为害愈是生长衰弱老竹倒伏竹若虫聚集愈多竹秆一个竹节上下最多有

。,,,

若虫余头当若虫口器插入竹内后常停息一处取食数日尤以龄若虫更明显被害竹先由叶萎

1404

、。,,,

凋落枝枯变色到秆枯失水而死若虫取食高峰时分泌排出的臭液也多群集若虫下方竹秆及地被物

,,,,

上被排泄物所润湿似喷洒过油污一样远远可以嗅到恶臭气味可根据臭味大小判断竹林被害轻重

程度。

7

/—

LYT30312018

附录

C

()

资料性附录

凹槽捕虫器

图C.1凹槽捕虫器

8

/—

LYT30312018

附录

D

()

规范性附录

虫情调查表

虫情调查表见表D.1。

表D.1竹卵圆蝽若虫调查表

:::(、、):

地点竹木组成林木组成林相好中差

22

竹林面积/():调查样地面积/():有虫株率():

hmhm%

/(/)

样株胸径/虫口密度头株备注

样地号样株号

cm合计1龄2龄3龄4龄5龄

1

2

10

平均

表D.2竹卵圆蝽成虫调查表

:::(、、):

地点竹木组成林木组成林相好中差

22

竹林面积/():调查样地面积/():有虫株率():

hmhm%

//(/)

样地号样株号样株胸径cm虫口密度头株发生情况备注

1

2

10

平均

9

/—

LYT30312018

附录

E

()

规范性附录

竹卵圆蝽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

E.1竹卵圆蝽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

竹卵圆蝽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见式():

E.1

NN

-

ba

…………()

Np=×100%E.1

Nb

式中:

———虫口减退率,;

Np%

———,(/);

Nb防治前的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

———,(/)。

Na防治后的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

10

8

1

0

2

1

3

0

3

/

T

Y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

行业标准

竹卵圆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LYT30312018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