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286-2013 马铃薯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DB37/T 2286-2013 Potato harmful biological safety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286-2013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4-01
实施日期
201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及马铃薯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马铃薯有害生物安全控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滕州市植保站。
起草人:
孙作文、任宝珍、杨万海、林彦茹、王鹏、陈宏、公义。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286-2013

马铃薯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2013-04-01发布2013-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28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滕州市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作文、任宝珍、杨万海、林彦茹、王鹏、陈宏、公义。

I

DB37/T2286-2013

马铃薯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及马铃薯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马铃薯有害生物安全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害生物

对经济植物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包括病原物、虫、螨、草、鼠、软体动物等。

3.2

综合治理

从植物生态系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

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各种适当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

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

3.3

农业措施

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4

生物措施

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危害的方法。

3.5

生态控制

1

DB37/T2286-2013

按照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调节生态环境,使其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同时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繁殖,

达到既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又能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目的。

3.6

化学措施

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害虫、螨、病害和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3.7

物理措施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机械设备及现代化工具来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3.8

安全间隔期

经残留试验确证的农药实际使用时采收距最后一次施药的间隔天数。

3.9

防治指标

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有害生物发生的最低种群密度或发生程度。

4主要病虫及防治指标

4.1早疫病

初见病叶。

4.2晚疫病

初见病叶。

4.3地下害虫

0.1头/m2。

4.4蚜虫

蚜株率10%。

4.5二十八星瓢虫

百株成虫30头或百株卵数100粒。

4.6甜菜夜蛾

幼虫3龄前,40头/百株。

5综合治理技术

2

DB37/T2286-2013

5.1播种期

5.1.1农业措施

5.1.1.1轮作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年~3年轮作。

5.1.1.2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枝叶,降低病(虫)源基数。

5.1.1.3选用无病虫种薯

选用符合GB18133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或选择抗病品种。遇到病、伤薯块要拣出。

5.1.1.4宽垄窄行,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防治杂草。

5.1.1.5切刀消毒

切刀备2把以上,置于75%酒精或0.3%~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后交替使用。

5.1.2化学措施

5.1.2.1种子处理

马铃薯切块晾干后马上进行药剂包衣,防治真菌病害,每100kg种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

mL;防治金针虫,每100kg种薯用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150g;防治蛴螬,每100kg种薯选用10%氯

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mL。准备好桶或塑料袋,将种衣剂用水稀释(一般稀释到1L~2L/100kg),

充分混匀后倒入种子上,快速搅拌或摇晃,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每块种薯上(根据颜色判断)。再次晾干

后催芽。

5.1.2.2土壤处理

25%嘧菌酯悬浮液,每亩施用40mL~60mL兑水30L对薯块和播种沟均匀喷雾,使土壤和芽块都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