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1/T 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 植物应用推荐名录

DB5301/T 39-2019 Dianchi Lake Shore Wetland Plant Application Recommendation List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1/T 39-2019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01
实施日期
2020-02-01
发布单位/组织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0

DB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应用推荐名录

2019-12-01发布2020-02-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1/T39—2019

目次

前言.................................................................................V

引言.................................................................................V

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应用推荐名录.......................................................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植物种植选择原则..................................................................2

4.1物种多样性....................................................................2

4.2生态适应性....................................................................3

4.3利于水质净化..................................................................3

4.4易于成活、维护简便............................................................3

4.5兼顾景观效果..................................................................3

5植物物种名录......................................................................3

5.1推荐应用植物物种..............................................................3

5.2外来入侵植物..................................................................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应用植物物种推荐名录............................................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外来入侵植物...................................................14

III

DB5301/T3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育红、何锋、李杨、宋任彬、李滨、杜劲松、潘珉、郭艳英、鲁斌

IV

DB5301/T39—2019

引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方案》(国办发〔2016〕89号),科学合理的指导滇池湖滨湿地建设、管理,构建滇池湖滨生态屏障,

充分发挥滇池湖滨湿地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提高生物

多样性,并兼顾景观功能,特制定本标准。

V

DB5301/T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应用推荐名录

1范围

本标准对恢复与建设的滇池湖滨湿地的术语定义、植物物种选择原则和物种目录选用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推荐的植物物种,适用于滇池湖滨湿地恢复、建设及提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01/T35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

DB5301/T36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7号),2012年9月28

《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136号,2016年4月27日

《滇池湖滨生态带植物物种推荐名录》昆滇管〔2013〕22号

《云南常见湿地植物图鉴》(第1卷)

《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图鉴》(第1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和DB5301/T35、DB5301/T36界定的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本文

件重复列出了DB5301/T35和DB5301/T3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滇池湖滨湿地

滇池湖滨的天然湿地,以及环湖公路临湖一侧建设与恢复的湿地。

[DB5301/T035-2018,定义,3.1]

3.2

陆生植物

指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包括湿生、中生、旱生植物三大类水生生态类型。

3.2.1

湿生植物

指生长在沼泽、草甸、水陆交界地带的植物,喜欢潮湿环境,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是抗

旱能力较低的陆生植物。

[DB5301/T036-2018,定义,3.11]

1

DB5301/T39—2019

3.3

中生植物

指形态结构和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不能忍受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只能在水分

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生活的植物。

3.3.1

旱生植物

指可以在干旱地区保持体内水分以维持生存的植物。广义的旱生植物也包括耐旱型植物。具有一系

列耐旱适应特征、能够忍耐暂时缺水的一类植物。

3.4

水生植物

指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的统称。根据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挺水、浮叶根生、漂浮和沉水植物四

大类。

3.4.1

挺水植物

指扎根于水底泥土中,茎、叶等上部挺出水面,分布于水陆交错区域的植物。

[DB5301/T036-2018,定义,3.10]

3.4.2

浮叶植物

指根固着于水底泥土中,叶片浮于水面的植物。

[DB5301/T036-2018,定义,3.8]

3.4.3

漂浮植物

指植株漂浮于水面,根悬浮于水中且大都能随水流和风浪漂移的植物,有的仅有无根的叶状体。

[DB5301/T036-2018,定义,3.8]

3.4.4

沉水植物

指根固着于泥土中,茎叶沉于水面以下的大型水生植物。

[DB5301/T036-2018,定义,3.7]

3.5

本土植物

指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

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6

外来物种

2

DB5301/T39—2019

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没有直接、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

之下而不能分布)的物种、亚种等,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3.7

外来入侵植物

指原来在滇池流域内无自然分布,因为迁移扩散、人为活动等因素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植

物,在滇池流域内大量繁殖并侵占本地物种生态位的植物。

为适应本文件的特定对象,改写自[DB5301/T036-2018,定义,3.12]。

4植物种植选择原则

4.1物种多样性

以促进滇池湖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物种选择应涵盖旱生、中生、湿生等陆生植物及沉水、

漂浮、浮叶根生、挺水等水生植物,形成物种丰富、多样的滇池湖滨湿地植物群落,为其它生物提供栖

息、觅食和繁衍的场所。

4.2生态适应性

对滇池湖滨湿地陆域、水域的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生长繁殖良好。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性和稳

定性的角度,应优先选择本土物种。

4.3利于水质净化

对滇池湖滨湿地汇水有较好的净化作用。

4.4易于成活、维护简便

应充分考虑建设与管理的难度和投入的成本,选择易于成活、后期维护简便的物种;依据滇池湖滨

湿地不同区域的水文及基底特征,选择种植生态适应性能不同的湿地植物;在植物选配时,应控制芦苇、

茭草、香蒲、荷花、睡莲、竹子等扩繁能力较强植物的数量。

4.5兼顾景观效果

结合地形、地理位置,在确保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发挥的同时,适当兼顾景观效果。

5植物物种名录

5.1推荐应用植物物种

推荐应用植物物种,详见附录A。

5.2外来入侵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详见附录B。

3

DB5301/T39—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应用植物物种推荐名录

A.1推荐乔木名录

推荐乔木名录详见表A.1。

表A.1推荐乔木名录

水分生态

中文名科名拉丁名生态习性适宜水深(m)推荐等级备注

类型

柳杉杉科Cryptomeriafortunei中生中等喜光、不耐涝-一般栽培

杉木杉科Cunninghamialanceolata中生喜光、不耐涝、不耐旱-一般本土植物

水松杉科Glyptostrobuspensilis中生、湿生喜光、耐湿、0.3重点栽培

水杉杉科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中生、湿生喜光、喜湿不耐涝-重点栽培

北美红杉杉科Sequoiasempervirens中生、湿生喜光、耐湿、耐旱-一般栽培

池杉杉科Taxodiumascendens中生、湿生喜光、耐湿、耐旱0.2重点栽培

落羽杉杉科Taxodiumdistichum中生、湿生喜光、耐湿、耐旱0.2重点栽培

Taxodiumdistichum×T.mucronaturm

中山杉杉科中生、湿生喜光、耐湿、耐旱0.3重点栽培

‘zhongshansha’

滇柏柏科Cipressusduclouxiana中生喜光、不耐涝-一般本土植物

川柏柏科Cupressusfunebris中生喜光、不耐涝-一般本土植物

藏柏柏科Cupressustorulosa中生喜光、不耐涝-一般栽培

云南红豆杉红豆杉科Taxusyunnanensis中生喜阴、喜湿、不耐涝-一般本土植物

4

DB5301/T39—2019

表A.1(续)

水分生态

中文名科名拉丁名生态习性适宜水深(m)推荐等级备注

类型

头状四照花山茱萸科Cornuscapitata中生、湿生喜光、耐半阴、喜湿耐旱-一般本土植物

喜树蓝果树科Camptothecaacuminata中生、湿生喜光、喜湿、不耐旱-重点本土植物

垂柳杨柳科Salixbabylonica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耐旱0.3重点本土植物

云南柳(滇大叶柳)杨柳科Salixcavaleriei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0.4重点本土植物

异蕊柳(滇细叶柳)杨柳科Salixheteromera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耐旱0.1重点本土植物

长花柳杨柳科Salixlongiflora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耐旱0.1重点本土植物

川滇柳杨柳科Salixrehderiana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耐旱0.1一般本土植物

四籽柳杨柳科Salixtetrasperma中生、湿生喜光、耐水湿0.3重点本土植物

南方四季杨杨柳科Populusdeltoides×P.nigracv.Chile中生、湿生喜光、喜湿0.1一般栽培

滇杨杨柳科Populusyunnanensis中生、湿生喜光、喜湿0.1一般本土植物

滇青冈壳斗科Cyclobalanopsisglaucoides中生喜光、耐阴、耐旱-一般本土植物

鸽子树蓝果树科Davidiainvolucrata中生喜阴、喜湿润-一般本土植物

山玉兰木兰科Magnoliadelavayi中生喜光、稍耐阴、喜湿-一般本土植物

白玉兰木兰科Magnoliadenudata中生喜光、稍耐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