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32-2013 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
DB37/T 2332-2013 Energy-saving design technology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轻工设计院、山东省冶金设计院、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朱辉、傅经纬、赵凯、邢济东、王大刚、邵兰云、刘安堂、王建明、许之初、刁立璋、李更生、栾宏志、高会见。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020
K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32-2013
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
2013-06-13发布2013-07-1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33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轻工设计
院、山东省冶金设计院、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辉、傅经纬、赵凯、邢济东、王大刚、邵兰云、刘安堂、王建明、许之初、
刁立璋、李更生、栾宏志、高会见。
I
DB37/T2332-2013
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的术语和定义、总则、配电系统、电动机及调速系统、电加热
设备、照明系统和建筑系统节电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户外设施的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应用
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0067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T10201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
GB/T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13471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GB/T18039.3电磁兼容环境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
GB/T18039.4电磁兼容环境工厂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DL/T985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JB/T7118YVF2系列(IP54)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
JB/T7127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50)
JB/T8681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
JGJ/T16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DBJ/T14-071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1
DB37/T2332-2013
DBJ14-0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拥有费用法totalOwningCosts
通过比较具有不同效率水平和不同价格变压器和线路材料的总拥有费用,即全面考虑变压器和线路
材料的初始投资和其在使用期内的损耗(包括负荷特点、电价等)费用之和,按照总拥有费用最低来选
择变压器、线路材料的效率水平。
3.2
谐波(分量)harmonic(component)
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
3.3
谐波源harmonicsource
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
3.4
照度illuminance
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Φ除以该面元面积dA所得之商,即:
dΦ
E=
dA.......................................(1)
式中:
E——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Φ
d——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
dA——面元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3.5
一般照明generallighting
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的均匀照明。
3.6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利用计算机的分时处理功能直接对多个控制回路实现多种形式控制的多功能数字控制系统。
3.7
电动机控制中心
安装电动机控制设备的场所。
3.8
照明功率密度值
建筑的房间或场所,单位面积的照明安装功率(含镇流器,变压器的功耗),单位为瓦/平方米(W/m2)。
4缩略语
2
DB37/T2332-2013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OC法:总拥有费用法(totalOwningCosts)
D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DigitalControl)
MCC:电动机控制中心
LPD:照明功率密度值
5总则
5.1供配电及用电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54的规定。
5.2应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综合经济合理的节能型设备和产品。
5.3应符合维护管理方便原则。
5.4应符合运行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6配电系统
6.1基本要求
6.1.1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应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按电源条件、负荷特点合理确定变配电所(站、室)
位置及系统结线,按需要配置无功功率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合理选择节能型电气设备。
6.1.2设计过程中应有两个或以上配电系统方案,并进行系统能耗比较。
6.2技术要求
6.2.1负荷计算
6.2.1.1负荷计算可采用需要系数法
Pjs=Kx×Pe.....................................(1)
式中:
Pjs——计算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Kx——需要系数;
Pe——设备安装功率,单位为千瓦(kW)。
注:需要系数应根据各行业节电原则合理选取,住宅用电需要系数见附录A。
6.2.1.2变压器及配电干线负荷计算时,应考虑同时系数Kt,Kt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数值。
6.2.2系统接线
6.2.2.1供配电系统接线,应符合GB50053的要求。应根据电源条件、负荷性质、负荷回路数量、设
备特点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节约投资、减少能耗、检修方便、便于扩建等要求。
6.2.2.2中压(3kV~10kV,以下相同)系统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当负荷容量较小,技术经济比较合
理,也可采用环网供电。
6.2.2.3变配电所的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靠近负荷中心,可采用预装式变电站,使中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
——高层建筑可分层供电,方便运行维护。当低压干线较长时,可将变电所设在楼层,如设备层等处。
6.2.2.4两路电源供电时,宜选择分列运行方式,并尽量均衡两路电源的负荷。
3
DB37/T2332-2013
6.2.3无功功率补偿
6.2.3.1不同电压侧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下列数值:
——变压器低压侧:0.92(1kV及以下);
——3kV~10kV:0.90。
6.2.3.2在自然功率因数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6.2.3.3当系统中同步电动机及就地无功补偿装置达不到5.2.3.1规定要求时,宜采用集中无功功率
自动补偿装置。
6.2.3.4电力电容器补偿宜采用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的原则,低压补偿采取就地补偿与变电所
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
6.2.3.5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式,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a)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b)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而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c)只有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才能满足在各种运行负荷情况下的电压偏差允许值时。
6.2.4谐波和谐波抑制
6.2.4.1配电系统的谐波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配电系统的公共母线上的谐波电压限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
各单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标称电压(kV)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奇次偶次
0.385.04.02.0
64.03.21.6
104.03.21.6
353.02.41.2
663.02.41.2
1102.01.60.8
b)工业和民用建筑各种场所的电磁环境宜按以下要求分类,其谐波电压兼容水平应符合GB/T
18039.4的规定;
c)公用低压电网的谐波电压兼容水平应符合GB/T18039.3及GB/T14549的规定;
d)低压电气设备及照明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GB17625.1的要求。
6.2.4.2谐波抑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应选择谐波电流发射限值符合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
b)对大功率整流设备,宜增加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整流设备的整流脉动数;对多台相数相
同的整流设备,宜使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有一定的相角差;
c)应按下列要求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
1)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三相电力变压器,对谐波较大的负荷,宜降低变压
器的负载率或选用有承受谐波作用的K系数三相电力变压器;
2)非线性负荷较大的配电系统,宜适当增大变压器容量;
4
DB37/T2332-2013
3)较大容量的非线性负荷,应接自靠近电源端,并应与对谐波骚扰敏感的负荷分接自不同母
线段或不同馈线;
4)具有谐波互补作用的各设备,宜接到同一配电点或同一母线。有条件时,宜集中靠近布置,
并就近设置配电点;
5)应改善配电系统的线路的三相不平衡度,将单相或两相负荷合理分接自各相;
6)提高功率因数的补偿电容装置,宜串联合适参数的电抗器。
d)当谐波电流较大时,应根据非线性负荷的大小、各次谐波含量、运行状况等特点,经分析、计
算后确定在配电干线靠近谐波源处安装无源或有源滤波器。
6.3配电变压器
6.3.1基本要求
6.3.1.1选择配电变压器时,应遵循寿命期运行费和初建(或改建)费用总和最低的原则确定变压器
的合理负荷率。
6.3.1.2配电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按负荷性质、昼夜和季节性负荷变化等因素确定,以获得最佳
经济运行效果。
6.3.2技术要求
6.3.2.1配电变压器应选择符合GB20052规定的产品。
6.3.2.2应按DL/T985中的总拥有费用法(TOC法)进行方案比较。
6.3.2.3对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改造,应按TOC法对改造前后的总费用进行比较确定,并按GB/T13471
和DL/T985中的方法计算改造投资的回收年限。
6.3.3容量选择
6.3.3.1宜采用TOC法计算不同容量变压器的总费用,按总费用最低原则确定容量。
6.3.3.2正常运行状态的变压器负荷率不宜大于80%,也不宜低于30%。
6.3.3.3单相220V及380V负荷应均衡分接于各相。单相负荷不均衡率应小于25%。
6.3.3.4装有两台或以上变压器的变电所(站、室),当其中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
能满足所有全部一级和二级负荷用电。
6.3.3.5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当计算负荷大且集中、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选用更大容
量变压器。
6.3.3.6昼夜或季节性负荷变化大时,可按实际运行需要设置不同容量变压器。
6.3.4台数选择
6.3.4.1应按计算负荷大小、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要求和经济运行条件,合理选取变压器台数。
6.3.4.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宜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变压器:
——有较多的一级或二级负荷;
——季节性负荷变化大;
——负荷量大且集中;
——对负荷变化较大的用户,可选择三台配电变压器。正常运行两台,另一台应根据负荷情况投切。
6.3.5选型及应用
6.3.5.1工业和民用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变电所应选用非燃或难燃型变压器,独立变电所和附设变电所
5
DB37/T2332-2013
的变压器,可选用油浸式变压器。
6.3.5.2应按GB20052节能评价值要求选择低损耗变压器。
6.3.5.3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宜选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
6.3.5.410/0.4kV(或35/0.4kV)的配电变压器,民用和一般工业项目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
三相变压器。
6.3.5.5当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需要,且用电设备对电压有较严格要求的场所,采用单独的低压调
压装置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可采用10kV(35kV、6kV)有载调压变压器。
6.3.5.6城市公共配电及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负荷较分散时,宜选用组合式成套变电站。
6.3.6变压器室通风降温要求
6.3.6.1应考虑变压器室内温度的要求,有效降低温度升高造成的电能损耗。
6.3.6.2油浸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排风温度≤45oC,进风和排风的温差≤15oC。当自然通
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机械通风装置。
6.3.6.3干式变压器室可采用自然通风,夏季排风温度≤45oC,进风和排风的温差≤15oC。当自然通
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变压器体冷却风机,亦可设变压器室机械通风装置。
6.4配电线路
6.4.1基本要求
导体材料及截面选择在满足技术要求条件下,应符合安全、节能、节材和经济合理的原则。
6.4.2技术要求
6.4.2.1下列配电线路的导体应采用铜导体:
a)需要确保长期运行中连接可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3/T 1215-2008 小型拖拉机禁用与报废 2008-03-10
- DB23/T 208.20-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20部分: 固定式柴油机 2008-03-10
- DB23/T 1210-2008 玉米种子加工技术规范 2008-03-10
- DB23/T 1216-2008 收获机械作业质量检测方法 2008-03-10
- DB23/T 208.21-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21部分: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008-03-10
- DB23/T 1231-2008 农业信息服务技术规范 2008-03-10
- DB23/T 1227-2008 净菜(茄果类蔬菜)通用技术条件 2008-03-10
- DB23/T 1219-2008 哲罗鱼食用鱼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2008-03-10
- DB23/T 1222-2008 寒地桑椹生产技术规程 2008-03-10
- DB23/T 1214-2008 农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维修检验技术条件 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