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433-2021 饲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DB36/T 1433-2021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Safe Production in Fee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省饲料工业办公室、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赣州市饲料工业协会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20
B0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433—2021
饲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standardoffeedprocessingenterprises
2021-06-30发布2022-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433—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要求............................................................................3
5目标职责............................................................................3
6制度化管理..........................................................................5
7教育培训............................................................................7
8现场管理............................................................................9
9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25
10应急管理..........................................................................27
11事故查处..........................................................................28
12持续改进..........................................................................28
I
DB36/T143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赣州市饲料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饶辉、文虹、孙新、娄佑武、邹新华、徐晓云、李丹、谢永忠、徐轩郴、汪江、
杨艳、唐丹、万志强、戴勇。
II
DB36/T1433—2021
饲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饲料加工企业(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
咨询、服务和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及钢平台
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T15499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6163瓶装气体分类
GB17440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9081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DB36/T1433—2021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41锅炉房设计标准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322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JB/T9822.1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第1部分:技术条价
3术语和定义
GB/T33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饲料feed
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
料和精料补充料。
3.2
饲料加工feedprocessing
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将饲料原料制成饲料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3
饲料加工企业feedprocessingenterprise
依法设立,生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的企业。
3.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standardizationofenterprisesafetyproduction
2
DB36/T1433—2021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
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
设施设备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3.5
特种作业specialoperation
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3.6
其他从业人员otherpersonnel
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其他所有人员(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工人、
临时聘用人员、进入企业办理业务的外来人员)等。
4基本要求
4.1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
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
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
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4.2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
理、事故查处、持续改进等8个核心要素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4.3建立和保持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
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
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4自评和评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估。
5目标职责
5.1目标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级,建立文件化的年度或长期安全生产目标,目标应可测评、可
操作、可考核,且安全生产目标应逐级分解,落实到企业基层机构及人员;应依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
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保目标的完成,并定期对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考核或修订。
3
DB36/T1433—2021
5.2机构与职责
5.2.1机构设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
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
组的管理网络。
5.2.2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
相应义务。其主要职责应如下: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计划;
d)确保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投入的有效实施;
e)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f)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g)组织对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有效性评估和持续改进;
h)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i)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2.3部门安全负责人职责
部门安全负责人职责应如下:
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分管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
b)组织或者参与分管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c)督促落实分管部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组织或者参与分管部门应急救援演练;
e)检查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f)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g)督促落实分管部门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5.2.4其它管理人员职责
其他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
5.2.5考核
企业应采取措施,严格考核,确保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熟悉并认真履行本部门、本岗
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应定期评审,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予以更
新。
5.3全员参与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
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同时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
4
DB36/T1433—2021
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5.4安全生产投入
5.4.1编制资金保障计划
企业应在年初依据年度工作计划、从业人员数量、工种、作业特点、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有
关规定编制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计划;计划应包括资金来源、数额、用途、使用时间、执行人、批准人等
方面。发生特殊情况时,可制定临时计划,保障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用具、设施设备等的及时到位。
5.4.2保障资金的支付使用
安全生产保障资金应用于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费用、满足个人防护用品等劳动保护开支、为从
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的费用、购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办理职工工伤保险、开展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等所需费用。
5.4.3资金监督管理
企业设立安全生产保障资金专项账户,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专用资金使用台账。
5.5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
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应符合AQ/T9004的规定。
5.6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
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
息系统的建设。
6制度化管理
6.1法规标准识别
企业的法规标准识别管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
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
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b)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
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交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
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c)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6.2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5
DB36/T1433—2021
a)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
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b)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c)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
安全生产承诺;
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信息化;
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施设备)管理;
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査治理;
职业病危害防治;
教育培训;
班组安全活动;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危险物品管理;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安全预测预警;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变更管理;
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应急管理;
事故管理;
安全生产报告;
绩效评定管理。
6.3操作规程
企业的操作规程管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
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
行;
b)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c)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施设备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
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6.4文档管理
6.4.1记录管理
6
DB36/T1433—2021
企业的文档记录管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
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b)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关记录的电子档
案,支持查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检查;
c)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
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危险源管理台账、安全生产检查记
录、授权作业指令单、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奖惩记录、特种作业
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管理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台账(包
括安装、运行、维护等)、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风险评
价信息、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应急演习信息、技术图纸等。
6.4.2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用性、
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6.4.3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和职
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教育培训
7.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的教育培训管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
关标准的规定;
b)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
c)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
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d)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
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7.2人员教育培训
7.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
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任职,并每年接受再培训教育。
7.2.2从业人员
企业的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
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
7
DB36/T1433—2021
度、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职业危害防护技能、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方法,
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b)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上岗作业;
c)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企业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
时。若员工换岗,或员工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
新设备时,应当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d)企业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内容为:
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力和义务;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e)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负责人组织,内容为: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安全设施设备、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f)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负责人组织,内容为: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g)三级教育和考核情况要填写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记录。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
得分配工作。
7.2.3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a)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
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b)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
内容包括:外来人员入厂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
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c)企业应对进入企业检査、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可
能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7.2.4日常安全教育
企业的日常安全教育管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班前会上要进行安全教育,预想当班操作、作业危险、危害因素,并布置对策。班后会上要总
结分析当班安全状况;
8
DB36/T1433—2021
b)根据不同季节、节假日及检修前的特点,及时组织进行有关的安全生产培训;
c)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使用前,专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进行专门
培训。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d)利用各种会议、简报、标语和事故现场会等形式,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
8现场管理
8.1设施设备管理
8.1.1设施设备建设
8.1.1.1设施建设
8.1.1.1.1基本要求
企业设施建设的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和建筑灭火器配置应分别符合GB
50016和GB50140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査、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
c)企业工艺设计中应贯彻安全第一,文明生产的理念,科学考虑整个工厂的通风除尘系统,最大
限度的保证生产作业环境中空气的洁净程度,确保环境排放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在城市范围内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GB12348的要求。
8.1.1.1.2厂区设施
厂区设施的应满足如下要求:
a)厂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办公等区域分开;
b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IET 1020-2025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技术要求 2025-02-12
- T/DCB 017-2024 电动汽车空调用全封闭转子式压缩机 2024-12-01
- T/CIET 1014-2025 电锅炉储能调峰供热技术要求 2025-02-12
- T/DZJN 394-2025 平方转矩类负载应用电机调速节能核算规范 2025-02-18
- T/CNEA 081-2023 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启停堆系统试验导则 2023-09-26
- T/CASMES 513-2025 氢燃料电池用密封胶 2025-02-14
- T/CIET 1012-2025 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5-02-12
- T/CASMES 514-2025 水电解制氢电解槽用密封胶 2025-02-14
- T/DCB 019-2024 大容量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技术规范 2024-12-01
- T/CNEA 082-2023 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一回路压力容器位移测量技术导则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