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30-2005 枣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DB11/T 330-2005 Zapleh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30-200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12-27
实施日期
2006-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0

B61

备案号:17787-2006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30—2005

枣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techniqueofjujubefruitnuisancelessproduction

2005-12-27发布2006-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30—2005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枣产地环境条件..........................................................................................................................................5

4.1产地选择...................................................................................................................................................5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5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5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5

5枣生产技术规程..........................................................................................................................................5

5.1苗木生产...................................................................................................................................................5

5.2枣园建立...................................................................................................................................................8

5.3枣园管理..................................................................................................................................................11

5.4花果管理.................................................................................................................................................13

5.5整形修剪.................................................................................................................................................14

5.6病虫害防治.............................................................................................................................................15

5.7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使用.............................................................................................................18

5.8果实采收和贮运.....................................................................................................................................18

6枣果质量等级标准....................................................................................................................................19

6.1要求.........................................................................................................................................................19

6.2检验方法.................................................................................................................................................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优质品种介绍.........................................................................................................2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优良品种介绍.........................................................................................................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枣树病虫害周年防治历.........................................................................................28

附录D(资料性附录)枣栽培周年管理工作历.........................................................................................31

I

DB11/T330—200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B、D、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局,北京农学院,顺义区林业局。

本标准起草人:姚允聪、高瑞边、张铁强、付占芳、方建辉、李松涛、张瑞。

II

DB11/T330—2005

枣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枣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要求,枣树育苗、枣园建设和管理,果品包装、运输、贮藏等技

术规程及枣果品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无公害枣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650—1989鲜梨

GB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枣产地Producingareaofjujube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枣栽培区域。

3.2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

影响枣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实生苗Seedling

指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

3.4

嫁接苗Graftedseedling

指将一株植物的枝或芽通过嫁接技术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成活后长成新的植株。

3.5

砧木Rootstock

承受接穗的植株。

3.6

接穗Scion

指用于嫁接的枝或芽。

3.7

采穗圃Scionplot

是以繁殖大量优良的插条、接穗为目的的良种圃。

3.8

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

1

DB11/T330—2005

造成或导致枣树产生某一生理现象的温度(℃)。

3.9

有效积温Availableaccumulatedtemperature

根系和树体生长发育、生理活动所需的温度(℃)总和。

3.10

日照时数Hoursofsunshine

指地面上太阳周年照射的小时(h)总和。

3.11

主栽品种Leadingvariety

是枣建园前、规划设计时确定的,将要生产市场受欢迎的、主要栽植的品种。

3.12

授粉树Pollenizer

为提高主栽品种结实率(坐果率)和优质高产的目的,建园时应选用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

大、授粉亲合力强的品种,叫授粉树,以一定的比例同主栽品种栽植在同一果园中。

3.13

种子后熟Seedpost-mature

种子采下后,在保持适宜湿度、通气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过程,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

化,即可完全成熟。

3.14

果实硬度Fruithardness

2

果实胴部单位面积去皮后所承受的试验压力,检测时应用果实硬度计测试,以kg/cm计。

3.15

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solid

指果实汁液中所含能溶于水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矿物质等。

3.16

栽植穴Plantingpit

枣是深根性果树,为有利根系生长,建园时,栽植前应挖一定大小的栽植坑,适宜枣树根系生长的

树坑。

3.17

回填Backstuffing

栽植前把堆放在穴外、经过风化的穴土回填入栽植穴内。

3.18

洇坑Pitwatering

经挖出、风化和回填穴土,由于水分已大量散失,为使果树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枣树苗的栽

植成活率,栽植前应将穴土灌透,使松散的穴土沉实。

3.19

定干leaderbranchcutting

为提高枣树栽植成活率和在适宜部位抽出理想的枝条,栽植后在确定部位剪截枣树苗,叫定干;从

地面至剪截部位的高度,为定干高度。

3.20

发芽率Germinationrate

种子播种品质的检验内容之一。是指在最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下,在规定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

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3.21

2

DB11/T330—2005

骨干枝Mainbranches

组成树体骨架的永久性大枝(主枝、侧枝)。

3.22

疏枝Branchthinning

对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过密枝从基部疏除。

3.23

短截Cuttingpartofshoot

对枣头过长枝补截,刺激主芽萌发形成新枣头。

3.24

落头leaderbranchcutting

树冠达到一定高度后剪去中央枣头,并控制其它枝条。

3.25

环剥Ringing

又叫开甲,对较粗壮、长势较旺的枣树大枝或主干,环状剥去部分韧皮部,有抑制、缓和长势,有

利早花早果之作用。

3.26

清耕Weedclearing

用中耕除草法及时清除果园的杂草,防止因杂草丛生大量消耗果园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

3.27

免耕Non-tillage

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抑制杂草丛生,可不进行中耕除草。

3.28

生草法Sodculture

在果树树盘外的行间播种豆科、禾本科草种或自然杂草,使其生长覆满行间的土壤,定期割刈,保

持一定高度,调节果园生态及土壤坏境。

3.29

充分发育Fulldevelopment

果实自然地长成本品种应有的大小和形状。

3.30

果实成熟Ripeness

果实发育充分,呈现出本品种特有的色、香、味,果肉开始由硬逐步转为脆或柔软。

3.31

果实新鲜Freshness

果实无失水皱皮、色泽变暗等。

3.32

异味Off-flavor

果实因变质或吸收外界不良气味,而产生的不正常风味。

3.33

刺伤Cutinjury

果实在采摘或采后处理过程中,果皮被刺破或划破而造成的损伤。

3.34

虫果Wormyfruit

系指被害虫危害的果实。

3.35

3

DB11/T330—2005

单果重Weightofsimplefruit

单个果实的重量,是确定果实大小的依据,以(g)为单位。

3.36

果形Fruitshape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应具有的形状。果形端正指具备应有形状或典型的品种形状,没有异常的明显凹

陷或突起。外形严重偏缺,致使变形者,为畸形果。

3.37

果面缺陷Fruitdisfigurement

人为或自然因素对果实表皮造成的损伤。

3.38

碰压伤Transitinjury

系采摘时或采后由于碰撞或受压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指伤处果皮未破,伤面轻微凹陷,色

稍变暗,无汁液外溢。

[见GB/T10650-1989中4.12]

3.39

磨伤Abrasion

生长期间果实受枝、叶磨擦而形成的果皮损伤,伤处呈块状或网状。轻微磨伤,色浅,网状不明显。

磨伤面积,块状磨伤按合并面积计算,网状磨伤按分布面积计算。

3.40

药害Insecticideburn

是喷洒农药在果面上留下不能清除的药斑,轻微者是批小而稀疏的斑点和变色不明显的网状薄层。

[见GB/T10650-1989中4.14]

3.41

日灼Sunscorch

也是晒伤或日烧病,系指果面上因强烈日光照射而形成的变色斑块,轻微者晒伤部分呈桃红色或微

白色,严重者变成黄褐色。

[见GB/T10650-1989中4.15]

3.42

容许度Allowance

因枣在采后分级中可能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化,规定一个低

于本等级质量的允许限度,以百分率表示。

3.43

白熟期Stageofwhiteripeness

果皮退绿,变白。呈绿白色或乳白色时为白熟期,此时果实体积不再增长,肉质比较疏松、汁少、

含糖量低,果皮薄而柔软,最适于加工蜜枣,是加工品种的采收期。

3.44

脆熟期Stageofcrispripeness

白熟期过后,果实开始着色,果皮光滑,果肉脆甜多汁,具备了本品种的特有风味,为脆熟期,是

鲜食品种的采收适期。

3.45

完熟期Stageoffullripeness

脆熟期过后15d左右,果皮颜色进一步加深,糖分不再增加,果实变软,果皮微皱,并出现自然落

果现象时为完熟期,是干制品种的采收时期。此时采收加工的红枣品质最优。

4

DB11/T330—2005

4枣产地环境条件

4.1产地选择

无公害枣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枣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空气质量指标

指标

项目

日平均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0.30—

3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0.150.50

3

氮氧化物(NOx)(标准状态),mg/m0.100.15

氟化物(F),μg/(dm2•d)5.0—

铅(标准状态),μg/m31.51.5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枣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pH值5.5~8.5

总汞,mg/L≤0.001

总镉,mg/L≤0.005

总砷,mg/L≤0.05

总铅,mg/L≤0.10

铬(六价),mg/L≤0.10

氯化物,mg/L≤250

氟化物,mg/L≤3.0

氰化物,mg/L≤0.50

石油类,mg/L≤1.0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无公害枣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土壤质量指标

指标

项目

pH<6.5pH6.5~7.5pH>7.5

总镉,mg/kg≤0.300.300.60

总汞,mg/kg≤0.300.501.0

总砷,mg/kg≤403025

总铅,mg/kg≤100150150

总铬,mg/kg≤150200250

六六六,mg/kg≤0.50.50.5

滴滴涕,mg/kg≤0.50.50.5

5枣生产技术规程

5.1苗木生产

5.1.1苗圃的建立

5

DB11/T330—2005

5.1.1.1苗圃地选择

用作枣育苗的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

a)地形、地势: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差异小,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地方。

b)土壤质地:应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沙质壤土。遇不良土壤,应针对具体情

况,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其理化性质,使之成为疏松肥沃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

c)灌溉条件:必须水源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d)植保条件:无危险性病虫,若有不利苗木生长的病虫,育苗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e)多年生深根性杂草严重的地块不宜作苗圃,土生有害动物如鼠类严重的土壤也不宜作苗圃。

f)忌重茬地。

g)交通条件:道路畅通,运输方便。

5.1.1.2苗圃地规划

a)苗圃地包括优种采穗圃和苗木繁殖圃,面积比例为1:10。

b)小区设计原则:安排小区道路、房舍、排灌系统等设施,要求便于操作管理和使用、节省开支、

少占地。

c)对按规划设计出的小区、畦进行统一编号,对小区、畦内的品种登记建档,使各类苗木准确无

误。

5.1.2实生砧木苗的繁殖

5.1.2.1种子采集和贮藏

采种要求种子充实饱满和充分成熟。

一般在9月~10月枣果或酸枣充分成熟时采集果实进行堆沤,5d左右,堆温不超过65℃,过高会

影响种子的发芽力。待果肉软化腐烂后,加水搓洗,除去果肉及其它杂物,洗净枣核,捞出阴干。将充

分干燥的种子放在阴凉处贮藏,以备沙藏。

枣和酸枣种子寿命很短,在常温下贮藏一年,大部分种子即无发芽力。因而育苗必须采用新种。

5.1.2.2种子层积处理

春播前应做层积处理。在11月份~12月份,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d~3d,使其充分吸水,然后

将种子与五倍湿沙(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均匀混合,放入层积沟内。层积沟应选背阴排水

良好处,挖深80cm沟,层积沟的宽、长因种核多少而定。沟内温度保持在3℃~10℃。

如春季播种前种核未经层积处理,则播种前将种核在70℃~75℃的水中热烫,自然冷却后,用冷

水清洗、浸泡2d~3d。放温室或室内催芽,待在部分种核裂开时及时播种。

用机械去壳后的酸枣仁播种,不需层积处理。

5.1.2.3播种

5.1.2.3.1整地作畦

早春土壤化冻后,在去年秋季粗平土地的基础上,每666.67m2施3000kg腐熟有机肥。之后耕翻土

壤25cm~30cm,压碎土块,使土地平整、土壤疏松。随后灌水,待水渗后即可作畦,畦宽1.2m,长10m,

每公顷作畦750个。

5.1.2.3.2播种量

种核每666.67m2播种量15kg~20kg(发芽率在80%左右),用机械去壳后的酸枣仁每666.67m2播

种量2kg~4kg(发芽率在80%左右)。

5.1.2.3.3播种期

春播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秋播可在土壤封冻前播种。

5.1.2.3.4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50cm~60cm,开沟深3cm~5cm,覆土厚度以2cm~3cm为宜,播种后为增温保墒,需用

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促使幼苗提早出土,提高出苗率。

5.1.2.4播后管理

6

DB11/T330—2005

5.1.2.4.1苗出土后破膜放苗。

5.1.2.4.2高10cm时进行定苗,株距保持15cm左右,每666.67m2留苗7000株~8000株,缺苗处应

及时补栽。

5.1.2.4.3苗高15cm时,作第一次追肥,苗高30cm时,作第二次追肥,肥后及时灌水。追肥时,在

苗行一侧距苗10cm处,挖4cm~5cm深的施肥沟,施入速效肥料。每次666.67m2施磷酸二铵20kg或等

量其它氮素和磷素化肥。

5.1.2.4.4苗高60cm时,应对主茎摘心,促加粗生长。以保证苗木秋后达到嫁接粗度。

5.1.2.4.5做好苗期病虫防治工作。

5.1.3嫁接苗的繁殖

5.1.3.1接穗的选择、采集与贮藏

采集接穗应选健壮结果树,枝接用穗整个休眠期均可采集。选直径大于6mm、成熟良好的1年生~

3年生枣头一次枝、二次枝剪成单芽小段,去除针刺,迅速蜡封后放于塑料袋中,贮藏在0℃~2℃的冰

柜或冷藏库,贮期可达4个~6个月。生长季芽接,最好是随采随用,采下后立即剪去二次枝和叶片,

基部浸入水中防止萎蔫。接穗远运,要随采随包。包装物用透气性好的麻袋、草包等物料,并于穗间填

充洁净潮湿锯末,切忌用不透气的包装材料,也不能用易腐烂的碎草、稻麦颖壳做填料,运输中要防止

失水干燥,也要防止不透气使枝条发热。

5.1.3.2嫁接方法

5.1.3.2.1劈接

也叫大接、土接(指接后埋土而言),是枣树上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嫁接时期长,整个休眠期

均可进行;在无大风侵害的地区,接穗抽生的嫩梢无需立柱防风;接穗生长期长,幼苗生长快,当年可

开花结果。缺点是嫁接速度慢,功效低。

劈接最适宜时期是萌芽前后一段时间。嫁接时,在砧木近地面处选择枝面平整的部位,截去上部,

然后从砧木断面中央向下劈一裂口(粗大的砧木可靠近边缘处劈口)长4cm~5cm。接穗下端削成两面

等长的楔形。削面3cm~4cm,要平直光滑,接穗削好后,插入劈口,一定要使接穗削后的皮层内缘和

砧木劈口皮层内缘对齐。用塑料条包严接口,以防失水影响成活。

5.1.3.2.2皮下接

也叫袋接、插皮接,是枣的主要接法。优点是方法简便、成活率高。在春、夏季砧木离皮期间均可

进行。先将接穗下端削成较薄的单面舌状(也可和劈接一样的削法),削面长3cm~4cm,再将砧木靠

近地面处剪断,削平茬口,自断面向下将皮层竖切一刀(刀口长2cm~3cm)并把两边皮层撬开少许,

随即插入接穗。

5.1.3.2.3芽接

采取芽子做接穗进行的嫁接方法都可称为芽接。枣树的芽接方法不同于一般果树,通常采用“T字

形带木质部芽接”。优点是嫁接时间长,凡皮层能够剥离时均可进行;节省接穗;操作简便;成活率高。

具体做法是:枣头一次枝和二次枝均可。在芽上方2mm处横切一刀,深2mm~3mm,再从芽下1.5cm

处向上斜削,使芽长约2cm,宽4mm~8mm,上平下尖,带木质部。砧木在距地面10cm左右处,选平

整的枝面,在皮层上切“T”形接口,横切长0.6cm~1.0cm,纵切口长约2cm,拨开纵切口,插入芽片,

使芽片上部的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密接。也可采用倒“T”字接,效果更好,接口用塑料膜捆绑包扎严密。

5.1.3.3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苗的管理如下。

5.1.3.3.1除萌

接后应及时抹去砧木萌发的所有嫩芽,使砧木集中贮存养分,用于接口愈合和接芽生长。一般7~10d

进行一次。不然轻则影响接口愈合速度、接芽生长量,重则大大降低成活率。

5.1.3.3.2引扶

接芽长到30cm时,应立柱扶绑,防止因风雨而折断。

7

DB11/T330—2005

5.1.3.3.3追肥灌水

在新株整个生长季节中,一般应进行2次~3次追肥,每次相隔20d左右。

以复合肥为宜,每666.67m210kg左右,施肥一般结合灌水进行。

5.1.3.3.4病虫防治

注意新稍生长时的病虫发生情况,及时检查防治。

5.1.4自根苗的培育

5.1.4.1分株法

5.1.4.1.1春季于树冠外围,顺树行方向挖沟。沟深、宽各40cm,切断直径2cm以下的小根,而后回

土20cm,以利发根。

5.1.4.1.2断根后,在5月份即可出现大量根蘖,根蘖大部分丛生,可去弱留强,疏成单株。并注意

施肥灌水和除草。

5.1.4.2扦插法

5.1.4.2.1在枣树上用扦插法繁殖苗木,一般是采用嫩枝扦插。扦插材料为当年生半木质化枣头和二

次枝。顶端在芽上0.5cm处平剪,下端剪成斜茬,插条长15cm~20cm,下部3cm~5cm叶片去除,上

部叶片保留。

5.1.4.2.2将剪好的插条先用0.1%多菌灵水浸泡1min~2min杀菌防腐。再用1000ppm的引哚丁酸

(IBA)或吲哚乙酸(IAA)或者是浓度为100ppm的生根粉(ABT)水溶液,浸渍基部5s~10s。然后

按10cm×6cm密度直插于插床的砂基质中。深度达2cm~3cm。扦插后立即启动喷雾装置间歇弥雾,要

求插条叶面经常保持一层水膜,扦插从5月下旬至8月下旬都可以进行。插条扦插30d~40d后多数能

形成10条左右的发达白色幼根。此时应将苗小心挖起,以25cm×12cm的密度移栽于露地苗畦,并罩上

塑料膜拱棚遮荫保湿,每天喷水1次~2次,并小心进行通风锻炼。1周~2周后撤去塑料膜,2周~3

周后撤去荫棚,同时注意肥水管理,促苗生长。

5.1.4.2.3嫩枝扦插成活的枣苗,当年生长量一般为20cm左右。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护。扦插繁殖需特

别精心管理,也需一定的设施。但扦插繁殖应用于生产将有广阔的前景。

5.1.5苗木出圃

5.1.5.1起苗

在秋季或春季均可进行。如条件允许,最好是春季起苗,随起随栽,既可减少假植工序,又有较高

的栽植成活率。起苗时必须距干30cm处切断侧根,切忌图快损坏根系。地上部二次枝可留1个~2个

芽以后剪掉,既便于运输栽植,又有利于成活。

5.1.5.2分级

根据苗木分级规格分别假植及分区域栽植,分级标准见表4。

表4枣树苗木分级规格

级别苗高(m)地径(cm)根系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级1.2~1.51.5以上根系发达,直径2mm以上、长20cm以上侧根6条以上

二级1.0~1.21.0以上根系发达,直径2mm以上、长15cm以上侧根6条以上

5.1.5.3假植

苗木挖出后除立即定植外,须进行假植,假植沟深60cm~80cm,宽1m,长度不限。把枣苗成排

斜放沟中,埋土,再放苗,再埋土,一排一排假植,务必使土壤和苗根密接。也可将苗存于地窖内或冷

凉室内,把根部用湿沙或湿锯末覆严保湿,并经常检查,喷水保湿。

5.1.5.4包装运输

将苗木每50株~100株扎成一捆,根部沾泥浆,然后用湿蒲包或湿麻袋包裹好。若远运,湿麻袋

或蒲包外要加塑料袋,塑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