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
DB36/T 1402-2021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ccounting Technical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抚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资溪县人民政府、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20
CCSZ20
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ccountinggrossecosystemproduct
2021-06-30发布2022-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1402—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核算步骤...........................................................................................................................................................4
5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5
6生态产品功能量定价方法...............................................................................................................................9
7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9
8核算质量控制.................................................................................................................................................13
9核算成果汇总.................................................................................................................................................14
附录A(资料性)生态产品类别及产品清单................................................................................................15
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补充...................................................................................16
附录C(规范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数据要求...........................................................................22
附录D(资料性)XX县/市/地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编制大纲..................................................25
I
DB36/T140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抚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所、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
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资溪县人民政府、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生
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阳志云、侯鹰、周吉、徐卫华、帅歌柳、江志坚、李建光、黄月荣、张巍、
杨建洪、张明春、徐步朝、郑博福、谢花林、陈亚茹、曾建华、毛炜翔、王锐、刘熙、史晓燕、胡晓东、
杜萍。
II
DB36/T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步骤、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和定价方法、价值量核算方
法、核算质量控制、核算成果汇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各市、县级行政区以及区域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3858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HJ1142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
HJ1145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
LY/T172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LY/T2407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
L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产品ecologicalproducts
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一定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
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ecosystemproduct,GEP
生态系统为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
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
3.3
生态产品功能量ecosystemproductamount
1
DB36/T1402—2021
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的各类产品的物质量。
3.4
生态产品价值量ecosystemproductvalue
在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通过一定数学运算得到以货币化
形式呈现的各类产品的价值。
3.5
物质产品materialgoods
在不损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生态系统获得
的各种物质资源。
3.6
直接利用物质产品directusematerialgoods
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野生产品,或在不损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在生态系统中人工种
养殖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食物,以及药材、木材、纤维、淡水、遗
传物质等原材料。
3.7
转化利用物质产品indirectusematerialgoods
人类以与自然相和谐的转化利用方式从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中转化而来的生态产品,如水电、秸秆发
电等。
3.8
调节服务regulatingservices
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提供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惠益,
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体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
3.9
水源涵养waterconservation
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的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对降水进行截留、渗透、蓄积,并通过蒸散实现对水流、
水循环的调控,主要表现在缓和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减缓河流流量的季节波动、滞洪补枯等方面。
注:参考HJ1142《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
3.10
土壤保持soilretention
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枯落物层、根系等各个层次消减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增加土壤
抗蚀性从而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壤的功能。
3.11
2
DB36/T1402—2021
洪水调蓄floodregulationandstorage
生态系统依托其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通过吸纳大量的降水和过境水,蓄积洪峰水量,削减并滞后
洪峰,以缓解汛期洪峰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的功能。
3.12
水体净化waterpurification
生态系统吸纳和转化水体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功能。
3.13
固碳carbonsequestration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将碳固定在植物或土壤中的功能。
3.14
释氧oxygenrelease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氧气含量稳定的功能。
3.15
空气净化airpurification
生态系统吸收、过滤、分解降低大气污染物,从而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的功能。
3.16
气候调节climateregulation
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水面蒸发过程吸收太阳能,从而调节气温、改善人居环境舒适程度的
功能。
3.17
文化服务culturalservices
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各类文化,为人类获取知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带来的非物质惠
益。
3.18
景观游憩outdoorrecreationandlandscapeaesthetics
森林、湖泊、河流、海洋等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各类文化,为人类提供的开展户外活动和旅游
以及美学体验的功能。
3.19
自然教育naturaleducation
以生态环境为背景,通过科学完整的方案,实现人们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综合、转化的
教育过程。
3
DB36/T1402—2021
3.20
红色文化revolutionaryhistoricalculture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沿传下来的文化、精神、思想、价值观念、制
度、行为方式。
3.21
红色景区redscenicspot
依托于自然环境建设、与生态系统共生的,以体现红色文化为主题,接待游客开展缅怀学习、参观
游览的场所。
示例:中国共产党革命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重要领导人或烈士故居等。
3.22
绿色文化greenculture
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文化。
示例:森林文化、林业文化、生态文化、草原文化、花卉文化等植物相关,绿色科技、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
包装、绿色住宅、绿色文学、绿色教育等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或经验的提炼升华。
3.23
古色文化ancientculture
人类活动由古至今在某区域内产生的,无形的精神成果或有形的物质成果的积累。
示例:江西的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中医药文化、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
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
3.24
古色景区ancientscenicspot
依托于自然环境而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可接待游客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
示例:古城(县、镇)、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古桥、古街,历史遗址遗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景区等。
3.25
康养healthmaintenance
依托于自然生态资源及其他基础设施,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养生休闲为目的而开展
的度假、疗养、养老等活动。
4核算步骤
4.1确定核算地域范围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地域范围按下列方式确定:
——行政地域单元;
——功能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单元(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片沼泽或不同尺度的流域);
4
DB36/T1402—2021
——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组合而成的特定地域单元。
4.2明确生态系统分布
根据土地确权、生态调查等结果,结合遥感、GPS等技术手段,以图斑为最小单元,明确地域范围
内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分布,绘制生态系统分布图。
4.3编制生态产品清单
调查收集地域范围内生态产品的种类,明确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的具体指标科目,编制
生态产品清单。物质产品的种类应结合核算地域实际情况,细化直接利用物质产品和转化利用物质产品
清单,详见附录A。
4.4核算生态产品功能量
采用适宜的方法,筛选使用可获得的数据,核算地域范围内各类生态产品一定时期内的功能量。宜
优先选取更能反映生态产品潜在功能量的方法。
4.5确定生态产品价格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价值核算方法,采用当年价确定每一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涉及
多年比较时可以采用基准年不变价。
4.6核算生态产品价值
基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各类生态产品的功能量和价格,核算生态产品的货币
价值。
4.7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按式(1)。
…………(1)
式中:
턐䄉=턐饠䄉⺁+턐饠㼂⺁+턐饠㼂⺁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单位:亿元/a;
——物质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亿元/a;
턐䄉
——调节服务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亿元/a;
턐饠䄉⺁
——文化服务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亿元/a。
턐饠㼂⺁
턐饠㼂⺁
5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
5.1物质产品
5.1.1直接利用物质产品
用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按照统计部门分类体系,
对同类型产品按式(2)进行求和。
…………(2)
式中:
= =1
——物质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
——类物质产品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
5
DB36/T1402—2021
——核算地域同一类型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
注:森林林木资源的资产评估应参考LY/T2407的要求。
5.1.2转化利用物质产品
用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按式(3)进行求
和。
…………(3)
式中:
= =1
——可再生能源总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W·h/a;
——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W·h/a;
——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
5.2 调节服务
5.2.1水源涵养
用水源涵养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核算按式(4)。
…………(4)
−3
——水源涵养总量, 单 位=: m =3/1a ; ×䄉 −饠 −턐 +饠 ×10
——第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m2;
——第类生态系统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mm/a;
——第类生态系统的年地表径流量(见表B.1),单位:mm/a;
䄉
——第类生态系统的年蒸散发量,单位:mm/a;
饠
——第类生态系统的年侧向渗漏量,单位:mm/a,默认忽略不计;
턐
——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饠
注:水源涵养量是指降水输入与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自身水分消耗量的差值。
5.2.2土壤保持
用土壤保持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5)。
××××…………(5)
式中: = =1饠 㼂1−饠×
——土壤保持总量,单位:t/a;
——降雨侵蚀力因子(见表B.1),单位:MJ·mm/(hm2·h·a);
——土壤可蚀性因子(见表B.1),单位:t·hm2·h/(hm2·MJ·mm);
饠
——坡长因子(见表B.1);
——坡度因子(见表B.1);
——植被覆盖因子(见表B.2);
㼂
——第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hm2;
饠
——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注1:土壤保持总量是指没有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可能发生的土壤侵蚀量与当前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的土壤侵蚀量
的差值;
注2:降雨侵蚀力因子是指降雨引发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注3:土壤可蚀性因子是指土壤颗粒被水力分离和搬运的难易程度;
6
DB36/T1402—2021
注4:植被覆盖因子反映了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通常以特定植被覆盖状态的土壤侵蚀量与无植被覆盖状态
土壤侵蚀量的比值表示,具体数值见附录B中的表B.2。
5.2.3洪水调蓄
用洪水调蓄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6)。
…………(6)
式中:
饠 =饠 +饠 +饠 +饠
——洪水调蓄总量,单位:m3/a;
——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见表B.1),单位:m3/a;
饠
——湖泊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3/a;
饠
——沼泽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3/a;
饠
——水库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3/a。
饠
5.2.4饠 水体净化
用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838中对水环境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COD、氨
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核算方法有两种情况。
——如果地表水环境质量劣于Ⅲ类,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核算按式(7)。
×…………(7)
式中:
= =1
——水体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
——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等生态系统对第类水体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年净化量,单位:t/(km2·a);
——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单位:km2;
——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
——如果地表水环境质量等于或优于Ⅲ类,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为排放量与随水输送出境的污染物
量之差,核算按式(8)。
…………(8)
式中:
= =1 + − +
——水体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
——第类污染物入境量,单位:t/a;
——第类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
染、工业生产污染排放的水体污染物,单位:t/a;
——第类污染物出境量,单位:t/a;
——污水处理厂处理第类污染物的量,单位:t/a;
——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
5.2.5 空气净化
用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095中对环境空气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指标,核算方法有两种情况。
——如果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核算按式(9)。
×…………(9)
式中:
= =1 =1
——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
——第类生态系统对第类大气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年净化量,单位:t/(km2·a);
7
DB36/T1402—2021
——第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km2;
——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核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
——如果环境空气质量等于或优于国家二级,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为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按式(10)。
…………(10)
式中:
= =1
——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
——第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单位:t/a;
——核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
5.2.6 固碳
用二氧化碳固定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Netecosystemproductivity)
估算方法,核算按式(11)。
…………(11)
式中:
饠 2=饠饠 2饠饠× 턐䄉
——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固定总量,单位:t·CO2/a;
——CO2与C的分子量之比;
饠 2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见表B.1),单位:t·C/a。
饠饠 2饠饠
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应参考LY/T2988的规定。
턐䄉
5.2.7释氧
按照GB/T38582表1中释氧功能量核算方法。
5.2.8气候调节
用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能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12)。
…………(12)
式中:
턐 =턐 +턐
——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总能量,单位:kW·h/a;
——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见表B.1),单位:kW·h/a;
턐
——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等各类水体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见表B.1),单位:kW·h/a。
턐
5.3턐文 化服务
5.3.1景观游憩
以自然景观、红色景区、古色景区等游憩服务产品为代表,用游客人次作为核算指标,包括旅游景
区或农家乐的游客人次,核算按式(13)。
…………(13)
式中:
= =1
——游客总人次,单位:万人次;
——第个旅游景区或农家乐的游客人次,单位:万人次;
——核算地域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的数量。
注:森林景观资产的评估可参考LY/T2407的要求。
5.3.2教育
8
DB36/T1402—2021
用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人次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
式(14)。
…………(14)
式中: = =1
——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总人次,单位:万人
次;
——第个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人次,单位:
万人次;
——核算地域内自然景观、红色景区、古色景区的数量。
5.3.3 康养
用到康养场所进行康养活动的人次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15)。
…………(15)
式中:
= =1
——参加康养活动的总人次,单位:万人次;
——第个康养场所参加康养活动人次,单位:万人次;
——核算地域康养场所的数量。
6生态产品功能量定价方法
表1规定了各类型生态产品定价方法。
表1生态产品定价方法
类别核算科目核算指标定价方法
直接利用物质产品农林牧渔产品等产值
物质产品市场价值法
转化利用物质产品水电、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产值(工业化除外)
水源涵养水源涵养价值影子工程法
土壤保持土壤保持价值替代成本法
洪水调蓄洪水调蓄价值影子工程法
水体净化净化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价值替代成本法
调节服务
空气净化净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价值替代成本法
固碳固定二氧化碳价值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
释氧释放氧气价值替代成本法
气候调节a植被蒸腾和水面蒸发消耗能量的价值替代成本法
景观游憩景观游憩、文化体验价值
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
文化服务教育旅行费用法、市场价值法
题教育价值
康养康养价值
注:表中a表示该项日均温度大于等于26℃的区域计算降温服务。
7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
9
DB36/T1402—2021
7.1物质产品
7.1.1直接利用物质产品
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核算按式(16)。
−…………(16)
式中:
⺁ = =1 ×䄉 饠
——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价值,单位:万元/a;
——第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产量(见5.1.1),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
⺁
——第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价格,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以公布的最新生态产品价格为准;
——第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万元/a;
䄉
——核算地域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
饠
7.1.2 转化利用物质产品
转化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核算按式(17)。
…………(17)
——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可 再=生 =能1源 ) 总×价䄉 值−,饠 单)−位 : =万1⺁元 /a;
——第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见5.1.2),单位:kW·h/a;
⺁
——第类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单位:元/kW·h,以公布的最新生态产品价格为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671-1989 串行数据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和同步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接口上的信号质量 1989-02-14
- SJ 3233-1989 真空电子器件电子枪支架玻杆 1989-03-20
- QB/T 1927.16-1993 石灰转窑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1994-01-06
- EJ/T 1112-2000 压水堆核电厂用涂料 漆膜可去污性的测定 2001-02-28
- HB 5613.6-1988 基本产品图样管理制度(空-空导弹专业) 产品技术资料的审批、签字 1988-04-09
- HB 3678-1986 加工高温合金普通螺纹的螺母丝锥 d=4~7mm 1986-03-11
- JB/T 8771.4-199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1998-07-17
- QJ 2478-1993 电液伺服机构及其组件装配、试验规范 1993-03-29
- HB/Z 5218.5-2004 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2004-02-16
- QJ 1972-1990 战术导弹挂弹车通用规范 199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