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079-2005 桃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DB11/T 079-2005 Peach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079-200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12-27
实施日期
2006-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备案号:17783-2006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079—2005

代替DB11/T079-1997

桃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techniqueofpeachnuisancelessproduction

2005-12-27发布2006-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079—200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桃产地环境条件................................................................................................................................................4

4.1产地选择........................................................................................................................................................4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5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5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5

5桃生产技术规程................................................................................................................................................6

5.1苗木生产........................................................................................................................................................6

5.2桃园建立........................................................................................................................................................9

5.3桃园土肥水管理............................................................................................................................................11

5.4花果管理......................................................................................................................................................12

5.5整形修剪......................................................................................................................................................13

5.6病虫害防治..................................................................................................................................................15

5.7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使用....................................................................................................................19

5.8果实采收和贮运...........................................................................................................................................20

6桃果实质量标准..............................................................................................................................................20

6.1要求.............................................................................................................................................................20

6.2检验方法......................................................................................................................................................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桃树主要栽培品种介绍..................................................................................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桃树周年管理历.............................................................................................................2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桃病虫害综合防治.........................................................................................................28

附录D(资料性附录)桃树生长及产量指标.....................................................................................................30

附录E(资料性附录)各主栽品种桃等级指标.................................................................................................31

I

DB11/T079—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11/T079-1997。

本标准的附录A、B、C、D、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局、北京农学院、平谷区林业局、北京大兴区林业局。

本标准起草人:姚允聪、邢艳峰、周士龙、付占芳、方建辉、李松涛、张瑞、李振茹。

II

DB11/T079—2005

桃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要求,桃树育苗、桃园建设和管理,果品包装、运输、贮藏等技

术要求及桃果品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无公害桃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62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

GB/T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5-1996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5009.18-1996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0650-1989鲜梨

GB/T10651-1989鲜苹果

GB/T14929.4食品中氯氰菊酯、氢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

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SB/T10090-1992鲜桃

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意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桃产地Producingareaofpeach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桃栽培区域。

3.2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

影响桃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实生苗Seedlingraisedfromseed

指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的苗木。

3.4

嫁接苗Graftingseedling

将一株植物的器官接到另一株植物的适宜部位,愈合后生长发育成的新植株。

1

DB11/T079—2005

3.5

砧木Treestock

承受接穗的部分。

3.6

接穗Scion

指用于嫁接的枝或芽。

3.7

采穗圃Scionplot

是以繁殖大量优良的插条、接穗为目的的良种圃。

3.8

发芽率Germinationrate

种子播种品质检验内容之一。是在最适宜于种子发芽的条件下,在规定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

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3.9

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

造成或导致桃树产生某一生理现象的温度(℃)。

3.10

有效积温Availableaccumulatedtemperature

根系和树体生长发育、生理活动所需的温度(℃)总和。

3.11

日照时数Hoursofsunshine

指地面上太阳周年照时间(h)总和。

3.12

骨干枝Mainbranches

组成树体骨架的永久性大枝(主枝、侧枝)。

3.13

辅养枝Supplementarybranch

除骨干枝以外的临时性较大枝条。

3.14

主栽品种Leadingvariety

是桃建园前规划设计时确定的,受市场受欢迎的、主要栽植的品种。

3.15

授粉树Pollenizer

为提高主栽品种结实率(坐果率),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建园时应选用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

粉量大、授粉亲合力强的品种,叫授粉树,以一定的比例同主栽品种栽植在同一果园中。

3.16

种子后熟Seedpost-maturation

成熟果实采下后,取出种子,在保持适宜温度、通气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过程,种子内部发

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即可完全成熟。

3.17

果实硬度Fruithardness

果实胴部去皮后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压力,检测时应用果实硬度计测试,以kg/cm2计。

3.18

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solid

果实汁液中所含能溶于水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矿物质等。

3.19

2

DB11/T079—2005

清耕Weedclearing

用中耕除草法及时清除果园的杂草,叫做清耕,防止因杂草丛生大量消耗果园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

3.20

免耕Non-tillage

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抑制杂草丛生,可不进行中耕除草。

3.21

生草法Sodculture

在果树树盘外的行间播种豆科、禾本科草种或自然杂草,使其生长覆满行间的土壤,定期割刈,保

持一定高度,调节果园生态及土壤环境。

3.22

定干Axis(leader)branchcutting

为提高果树栽植的成活率和在适宜部位抽生出理想的枝条,栽植后在确定的部位剪截苗木,称为定

干。从地面至剪截部位的高度,为定干高度。

3.23

短剪Cuttingpartofshoot

剪去枝梢的一部分。

3.24

土壤改良Soilimprovement

通过大量施有机肥、深翻、覆土、掺沙或黏土、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方法改善土壤的不良理化性状。

3.25

桃栽培品种群Peachcultivargroup

由栽培的地理位置、生长特性和栽培习惯划分为北方品种群(直立品种为主)、南方品种群(开张

品种为主)、黄肉桃品种群、蟠桃品种群、油桃品种群。

3.26

套袋Bagging

幼果生长期,用专用果实纸袋将果实套于袋内,以减少果实日灼、鸟害、蛀果虫害,使果实着色鲜

艳和防止果实表面粉尘污染。

3.27

疏花疏果Flowerandfruitthinning

根据树体生长状况和产量要求除去过多的花果和幼果。

3.28

果面洁净Cleaness

果实表面无明显尘土、污垢、药物残留及其他异物。

3.29

异味Off-flavor

果实因变质或吸收外界不良气味而产生的不正常风味。

3.30

刺伤Cutinjury

果实在采摘或后来处理过程中,果皮被刺破或划破而造成的损伤。

3.31

虫果Wormyfruit

主要是指食心虫危害的果实。

[见GB/T10651—1989中3.26]

3.32

单果重Weightofsimplefruit

3

DB11/T079—2005

单个果实的重量,是确定果实大小的依据,以克(g)为单位。

3.33

果形Fruitshape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应具有的形状。果形端正指没有异常的明显凹陷或突起。外形严重偏缺,致使变

形者,为畸形果。

3.34

果面缺陷Fruitdisfigurement

人为或自然因素对果实表皮造成的损伤。

3.35

碰压伤Transitinjury

系采摘时或采后由于碰撞或受压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指伤处果皮未破,伤面轻微凹陷,色

稍变暗,无汁液外溢。

[见GB/T10650-1989中4.12]

3.36

磨伤Abrasion

生长期间果实受枝、叶磨擦而形成的果皮损伤,伤处呈块状或网状。轻微磨伤,色浅,网状不明显。

块状磨伤按合并面积计算磨伤面积,网状磨伤按分布面积计算。

3.37

水锈Watermark

水长期停留在果面上形成的锈色斑点。

3.38

药害Insecticideburn

是喷洒农药在果面上留下不能清除的药斑,轻微者是批小而稀疏的斑点和变色不明显的网状薄层。

[见GB/T10650-1989中4.14]

3.39

日灼Sunscorch

也是晒伤或日烧病,系指果面上因强烈日光照射而形成的变色斑块,轻微者晒伤部分呈桃红色或微

白色,严重者变成黄褐色。

[见GB/T10650-1989中4.15]

3.40

雹伤Hailinjury

果实在生长期间被冰雹击伤,轻微者是指伤处已经愈合,形成褐色小块斑痕,可果皮示破,伤处略

见凹陷。凡伤及果肉,伤部面积大以及未愈合良好者为重度雹伤。

[见GB/T10650-1989中4.16]

3.41

虫伤Worminjury

桃黄粉蚜、桃园蚧壳虫、茶翅蝽、桃象鼻虫、桃蝽象等蛀食果皮和果肉引起的表面伤痕。虫伤面积

包括伤口及其周围已木栓化部分。

3.42

容许度Allowance

因桃在采后分级中可能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化,规定一个低

于本等级质量的允许限度,以百分率表示。

4桃产地环境条件

4.1产地选择

4

DB11/T079—2005

无公害桃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可参

见GB/T18407.2—2001。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桃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空气质量指标

指标

项目

日平均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0.30—

3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0.150.50

3

氮氧化物(NOx)(标准状态),mg/m0.100.15

氟化物(F),μg/(dm2•d)5.0—

铅(标准状态),μg/m31.51.5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桃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pH值5.5~8.5

总汞,mg/L≤0.001

总镉,mg/L≤0.005

总砷,mg/L≤0.05

总铅,mg/L≤0.10

铬(六价),mg/L≤0.10

氯化物,mg/L≤250

氟化物,mg/L≤3.0

氰化物,mg/L≤0.50

石油类,mg/L≤1.0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无公害桃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土壤质量指标

指标

项目

pH<6.5pH6.5~7.5pH>7.5

总镉,mg/kg≤0.300.300.60

总汞,mg/kg≤0.300.501.0

总砷,mg/kg≤403025

总铅,mg/kg≤100150150

总铬,mg/kg≤150200250

六六六,mg/kg≤0.50.50.5

滴滴涕,mg/kg≤0.50.50.5

5

DB11/T079—2005

5桃生产技术规程

5.1苗木生产

5.1.1苗圃的建立

5.1.1.1苗圃地选择

用作桃育苗的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

a)地形地势:地形一致,地势平坦,背风向阳。

b)土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6.5~7.0。

c)水源:水源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地下水位在1m以下。

d)忌重茬地。

e)交通运输方便。

5.1.1.2苗圃地规划

a)苗圃地包括两部分:优种采穗圃和苗木繁殖圃。二者的比例为1:30。

b)道路、房舍、排灌系统等设施及防护林营造:应本着方便管理,节省开支,少占土地的原则安

排。

c)对按规划设计出的小区、畦,进行统一编号,对小区、畦内的品种登记建档,使各类苗木准确

无误。

5.1.2实生砧木苗的繁殖

5.1.2.1种子采集和选择

5.1.2.1.1种子采用毛桃或山桃。

5.1.2.1.2采集或选购的种子要类型纯正,色泽光亮,种仁饱满,无黑灰色,无霉气味;纯度在90%

以上;无检疫对象;标明产地、采集日期、重量。

5.1.2.1.3种子活力以发芽率表示,发芽率应达到95%。

发芽率的测定方法:将纯净种子分为四组,每组50粒,分别放在垫有湿吸水纸的玻璃皿中,置于

20℃左右温度下,保持吸水纸水分充足,自发芽开始,逐日记载发芽粒数,记录至某日发芽数不足供试

种子数的1%时停止,计算种子发芽率以四组平均数为该批种子的发芽率。

5.1.2.2种子贮藏与处理

5.1.2.2.1层积处理(沙藏)

土壤封冻前,将采集的种子用温水浸泡7d~10d后与5倍含水50%~60%的湿沙混合,埋于背阴处

地下60cm,保持湿润,并埋草把通气越冬,在0℃~7℃下经60d~90d可解除种子休眠。

5.1.2.2.2春播浸种催芽法

用20℃温水浸泡120小时,每12小时换水冲洗一次,使种仁吸足水分。在春季播种前对层积后没

有裂开的种子和没来得及层积处理的种子也可进行催芽。

5.1.2.3播种

5.1.2.3.1整地作畦

翻土25cm~30cm,细耙,达到疏松、细碎、平整、无石块和杂草,做宽1m长20m~30m的畦,

南北向,东西排列,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75000kg,混施过磷酸钙300kg~375kg,硫酸铵150kg~225kg,

灌水渗湿土壤30cm。

5.1.2.3.2播种量

每公顷留苗10.5万株左右,按下面公式计算每公顷播种量。

每公顷播种量=每公顷计划留苗数/(每公斤种子粒数×种子发芽率×损耗)

5.1.2.3.3播种期

秋播选在初冬,土壤冻结前进行,种子可不层积。春播,种子需层积,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

5.1.2.3.4播种方式

灌水后土壤不粘即可播种;条播,每畦2行,行距50cm,株距15cm,种子横卧于土中。播深4cm~

5cm,播后覆膜。

6

DB11/T079—2005

5.1.2.4播后管理

a)肥水管理: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结合灌水追施硫铵300kg/公顷。

b)幼苗管理

1)幼苗出土及时破膜。

2)间苗与移植:幼苗长出3片~4片叶子时,进行间苗移植;移植前2天~3天浇透水使土

壤湿润,移植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3)抹除10cm以下嫁接带内的副梢:苗高40cm时进行摘心;芽接前一个月将地上部直径不

足0.5cm的弱苗进行嫩尖摘心,保证嫁接时95%以上砧木苗地上5cm处直径达到0.8cm

以上。

c)苗期病虫害防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参照病虫害防治部分进行。

5.1.3嫁接苗的繁殖

5.1.3.1嫁接时间

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

5.1.3.2接穗的选择、采集与贮藏

a)接穗要采集于通过市级以上鉴定或确认的优种母树及嫁接后代,或性状优良,生产上有明显经

济效益的优良品系上的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发育充实、芽子饱满的当年抽生充实营养枝。

b)规格:长15cm以上,粗0.5cm~0.8cm,保证其上有10个左右饱满芽。

c)无检疫对象:根癌、美国白蛾。

d)采集时间与贮存:采集于生长季(8份),接穗随采随用;需提前采集的接穗,在采下后立即

摘除叶片,留下叶柄,然后用湿麻袋包裹,包装物充分吸足水分,运输中要防高温,曝晒,并

保持接穗凉、湿,使韧皮部与形成层新鲜不变色。

e)标志、运输

1)标志:每捆或每包上标明品种、数量、产地、采集日期、生产单位及检验证号。

2)运输:用湿草包好,有防风、保湿措施。

5.1.3.3嫁接方法、时期与技术要点

5.1.3.3.1嫁接方法

a)“丁”字形芽接:生长季中凡是砧木和接穗能离皮的时期均可嫁接,8月中下旬最宜;先在接

穗上选择饱满芽,根据砧木粗度削取盾形芽片,芽片长度在2cm~2.5cm,芽上占2/5,芽下占

3/5;在砧木距地面5cm处的光滑部位,横竖各划一刀成“丁”字形,深达木质部,横刀口平,

长1cm,竖口直,长度与芽片长度相等,将砧皮剥开,插入芽片,使芽片横切口与砧木横切口

对齐靠紧,用塑料条自下而上将接口捆严,只露叶柄和芽体。

b)带木质部芽接:在砧木不离皮时采用,削取接穗时先从芽的上方1cm处向芽的下方斜削一刀,

深入木质部,长2cm,再在芽的下方0.5cm处向下斜切一刀,深达第一刀处,长为0.6cm,取

下芽片;砧木切口方法与削取接穗取芽方法相同略长,将芽片镶入,绑紧,春接的,要在接芽

上方2cm处剪砧,秋接的在来年春季发芽前剪砧。

5.1.3.3.2嫁接技术要求

a)砧木和接穗要符合品种及质量标准。

b)嫁接部分光滑平整。

c)枝接接穗削面要平,削接穗时平稳;嫁接要迅速。

d)枝接形成层要对准,接穗插入后,上部刀口形成层要略高出砧木接面1mm~2mm(露白)。

e)包扎物用弹性较好的塑料布截成条,用劲包紧、包严,使接口保湿。

5.1.3.4嫁接苗的管理

a)检查成活、松绑:芽接一周后,接芽饱满、湿润、有光泽、手触叶柄自行脱落说明已经接活;

叶柄、芽子均变黑、干缩、手触叶柄不掉,即没接活,要及时补接。

b)剪砧除萌:秋季芽接的,在翌春树液流动后,接芽萌发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接芽上

7

DB11/T079—2005

方0.5cm处一次剪砧,剪口要从接芽对侧由下向上稍倾斜。

c)肥水管理:嫁接苗速长期的5月~7月份结合灌水追肥两次,第一次每公顷施尿素150kg;第

二次每公顷施复合肥180kg。结合喷药加入300倍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8月份停

止追肥。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无杂草。

d)病虫害防治:见栽培部分。

5.1.4苗木出圃指标(见表4)

一、二级苗为出圃合格苗,等外苗均不得出圃定植,要连续培育一年;出一级苗比率应达80%。

表4桃苗木出圃指标

等级苗龄茎根系芽

有4条以上长于20cm的分在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

2(秋接

苗高120cm以上,距接口布均匀且无破损、劈裂的饱满芽,如整形带内发

一级次年出

10cm处直径在1cm~2cm。侧根,并有较多长20cm以生副梢,副梢基部要有

圃)

上的小侧根和须根。健壮的芽。

2(秋接次年苗高100cm以上,距接口分布均匀,具有4条以上在整形带内有5个以上

二级

出圃)10cm处直径在0.8cm以上。长度在15cm以上的侧根。饱满芽。

5.1.5苗木生产量、出圃量指标

毛桃、山桃砧木成品苗的生产、出圃指标:每公顷产砧木苗10.5万株~11.25万株,可供嫁接砧木

苗9.75万株~10.5万株;嫁接成活率95%,每公顷产苗量9.75万株左右,出一级苗7.5万株左右。

5.1.6苗木检测与检疫

5.1.6.1检测方法及规则

5.1.6.1.1检测方法

基径:距接口10cm处直径,用卡尺测量。

根系长度:主根从根基量到顶端,侧根从分根轴量至顶端。

根系数量和芽直观检验。

5.1.6.1.2检测规则

a)检验在苗圃进行。

b)抽样数量符合表5规定。

表5苗木检测抽样量

苗木批量(株)抽样数量%

1000以下20

1000~150010

50005

c)苗木检验合格范围:等内苗数量不低于95%。

d)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要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5.1.6.2苗木检疫

出圃苗木要附有检疫合格证书,外运苗要经检疫并附有检疫部门核发的检疫合格证书,否则不得销

售或外运。

5.1.7苗木保管、包装、运输

a)外运苗木应用草袋,蒲包及相应材料包装,每25株一捆。

b)以标签标明品种、起苗时间、苗龄、等级、批号、检验证号。

c)运输途中,必须采取保湿降温措施严防风吹日晒。

d)到目的地应立即进行定植或假植。

e)起苗后,苗木不能立即外运和定植时,要进行假植;假植沟挖在防寒、排水良好地方,沟深

60cm~100cm,苗木分品种存放沟内,用湿沙或疏松潮湿的土壤将根系盖严,培土至2/3处。

8

DB11/T079—2005

5.2桃园建立

5.2.1果园选址

5.2.1.1气候条件

a)适宜温度:北方品种群适宜温度范围在9℃~14℃;南方品种群适宜温度在12℃~17℃。

b)临界温度: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3℃;花蕾期–3.8℃;花期–2.7℃;幼果期–1.1℃。

c)生长期(6月~8月)平均气温高于24℃;全年无霜期180天,花期无晚霜危害;阳光充足,

无大风袭击;年积温天数为180天~220天;年积温量为3500℃~45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10℃以上。

d)年平均降雨量:600mm~800mm。

e)休眠期需7.2℃以下温度650小时~900小时。

5.2.1.2土壤条件

土壤厚度在60cm~80cm以上,土质为壤土、砂壤土,质地疏松;土壤pH值为5.5~7.5;土壤总含

盐量0.23%以下;有机质含量0.7%以上;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适当:固相40%~50%、液相20%~

40%、气相15%~37%。

5.2.1.3水分条件

地下水位高度100cm以下;有灌溉水源且不积涝。

5.2.2果园规模

果园面积的确定要以集中连片为原则。

5.2.3园地的调查

a)绘出地形测绘图:通过测量地形、地貌、高差等。

b)土壤测定:探测1m深的土壤质地变化;土壤孔隙度;土壤养份(有机质含量;全N、P、K;

速效N、P、K;土壤pH值)。

c)果园土地准备:全园深翻40cm,除去大石块及杂树根,将大土块打碎,耙平;

5.2.4桃园的规划设计

5.2.4.1整地

a)整地时间

定植前一年雨季之前完成。

b)整地方式及规格

1)平原和山间台地,地势较平缓且面积大,可进行全园平整,平整后果园坡度不超过6°。

2)地形较复杂,高差较大的,可修整梯田。直壁梯田的阶面应与树冠的冠幅相当;斜壁式梯

田阶面宽度可以小于树冠的1/4。梯田长边应与桃的行向一致。

3)山地建桃园因地形、地势复杂多变,只宜按等高线找好水平,随弯就弯,平高垫低,做成

等高撩壕,壕宽1.5m~3m,深80cm,壕外沿作高20cm的土埂。山坡坡度超过15°时,不

宜采用此工程整地。

4)不便于修筑梯田与撩壕的情况下,可按定植果树的地点,每株修筑一个大堰,2m2左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