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71006-1997 羊绒针织绒线

FZ/T 71006-1997 Cashmere knitting yarn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71006-2021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71006-199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7-05-26
实施日期
1998-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纺织总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孙春椿、孔丽萍、陈继红、刘红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FZ/'r71006一1997

前言

羊绒针织绒线行业标准是为了适应羊绒针织产品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纯

羊绒针织绒线和含羊绒30%及以上的羊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国际羊毛局的纯

羊毛标志产品品质标准K1K针织服饰类产品》(1996年版),并参考了行业标准FZ71001-91精《梳毛针

织绒线》,FZ71002-91粗《梳毛针织绒线》。其中染色牢度采用国际羊毛局标准;物理指标采用了国际通

用指标,如线密度变异系数、强力变异系数等;并对纯羊绒针织绒线的羊绒纤维含量及其标识作了明确

的规定。优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寿椿、孔丽萍、陈继红、刘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羊绒针织绒线FZ/T71006一1997

Cashmere如ittingyar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粗梳羊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纯羊绒针织绒线和含羊绒30%及以上的羊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彝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9994-8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棍合物含量的渊定

FZ/T01048-1997蚕丝/羊绒混纺产品混纺比的测定’-

FZ70001-91绒线、针织绒线试验方法

FZ71001-91精梳毛针织绒线

FZ71002-91粗梳毛针织绒线

3技术要求

3.1技术要求包括:分等规定、物理指标、染色牢度以及外观疵点的评等。

3.2分等规定

羊绒针织绒线的品等以批(缸)为单位。按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和外玛疵点三项评定,并以其中最低

一项定等。精梳羊绒针织绒线分为优、一、二、三等品,低于三等品者为等外品,粗梳羊绒针织绒线分为

优、一、二等品,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

3.3物理指标的评等

物理指标按表1、表2规定评等。

表1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项目单位限度精梳粗梳

优等一等二等兰等优等一等二等

纯羊绒产品羊绒纤写100:100

维含量

中国纺织总会1997一05一26批淮1998一01一01实施

Fz/T71006一1997

表1(完)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项目单位限度精梳粗梳

优等一等二等三等优等一等二等

混纺产品中羊绒纤

维含量的减少(绝对纬不高于35735

百分比)

线密度偏差率Yo士2.0士3:0土5.0士8.0士2.5士3.5士5.5

线密度变异系数,〔写不高于3.04.04.55.5

强力变异系数;《V:%不高干10.012.5

捻度偏差率0o士6.0士8.0

捻度变异系数CV肠不高干8.510.012.515.010.012.517.5

起球级不低于3-432-33-4,32-3

含油脂率%’不高千1.51.5

1羊绒纤维含坛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2粗梳本白纱或散毛染色妙含油脂串详见附录人(标准的附录)。

3线密度、强力、珍度均为股纱考核指标。

表2

考核指标

项目线密度.tex(Nm)精梳粗梳

优、一、二、三等品优、一等品二等品

26.3X2(38/2)137040)118(12098(100

27.8X2(36/2)147(150127(130)108(110)

29.4X2(34/2)157(160137(140118(120

单根妙

31.2X2(32/2)167(170147(150127(130

线平均

33.3X2(30/2)176080)157(160)137(140

断裂强

35.7X2(28/2)196(200167(170147050)

38.5又2(26/2)216(220176(180157(160

cN(gf)

41.7X2(24/2)235(240)196<200176(180

不低于

45.5X2(22/2)255(260216(220196(200

s0X2(20/2)274(280235(240216(220

55.6X2(18/Z)294000)255(260235U40)

I4染色牢度的评等

染色牢度按表3规定评等。

3.4.1精梳羊绒针织绒线的优、一等品允许有一项低半级;凡有一项低于一级者或有二项低于半级者

降为二等品;凡低于二等品者降为三等品。

3.4.2粗梳羊绒针织绒线的优、一等品允许有一项低半级,凡有三项低于半级者或有一项低于一级、一

项低于半级者降为二等品,凡低于二等品者降为等外品。

400

FZ/T71006一1997

表3

考核指标

项目单位

限度优等品一等品

>1/12标准深度

耐光-<l/12标准深度级不低于:3-34

色泽变化3-43

耐洗毛布沾色级不低于43

棉布沾色3-43

色泽变化3-43

耐汗演毛布沾色级不低于42-3

棉布拈色3-42-3

色泽变化43

耐水毛布沾色级不低于3-43

棉布沾色3-43

干库擦

耐摩擦湿摩徐级不低于3-342三3

注:羊绒混纺产品,楠布沾色应改为其他非羊绒主要纤维布沾色。

3.5外观疵点的评等

按FZ71002中的外“观疵点的评等”执行,其中一等品允许紧捻纱1处,大肚纱不允许;二等品允许

紧捻纱2处、大肚纱1个。

4试验方法

4.1采样规定

供物理指标试验用的样品,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每批抽取10只简子(或10大纹)。批量在

500kg以上的,每500kg试验一次;批量在20okg及以下的,抽取数量减半,试验总次数不变。试样应在

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不同部位、不同色号中随机抽取,采用分纱者按出厂时的批(缸)分别取样。染色牢

度的试样应包括该批的全部色号。‘

4.2物理指标抽样试验次数

按表4规定。

表4

试验项目线密度括度单纱强力起球纤维含t含油

每筒每筒每筒

(纹)总(纹)总(绞)总试脸试样试脸试样试脸试样

试验试验次试脸次试验次次致个致次敬个致次数个数

次致次数数次数数次数数

22044033014I212

4.3各单项试验方法

各单项试验方法按FZ70001执行,其中羊绒纤维含量试验按GB/T16988执行;羊绒与蚕丝混纺

产品纤维含量试验按FZ/T01048执行,耐洗色牢度试验优、一、二、三等品按GB/T12490AlS试验条

件执行。

5检验规则

按FZ71002有关内容执行。

FZ/T71006一1997

6包装、标志

按FZ71002有关内容执行,其中纯羊绒产品的标识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其他

供需双方另有要求,可按合约规定执行。

FZ/T71006一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几项有关规定

A1色差、缸差按色卡或标样检验,不低于3-4级(对照GB250),同一批偏一个方向掌握。

A2成品公定回潮率规定如表Al,

表Al

A3散毛染色纱和本白纱考核洗后含油脂率,优、一等品<1.5%,实际含油脂率超过规定含油脂率

(3%)时,按式(Al)折公量:

公量一3>;}F?豁1+3);}1+Cp%]`}i}}Q}})x}l+规(定含MR率一实际含油脂勒·‘“,

AQ羊绒纤维含量

A4.1纯羊绒针织绒线应含有100%的山羊绒纤维,考虑到山羊绒纤维存在形态变异及非人为混入羊

毛的因素,其含量不得超过5%,即成品中山羊绒纤维含量达95%及以上时,可视为100%羊绒。

Aq.2羊绒混纺针织绒线中的其他纤维成分仅限于蚕丝、羊毛等动物纤维,及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

A5纯羊绒针织绒线的纤维成分标识

凡符合A4.1规定的纯羊绒针织绒线,可标为100%羊绒。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外观疵点说明及t计方法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按FZ71002中的附录B(补充件)“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执行。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条千均匀度变异系傲内控指标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分别按FZ71001和FZ71002中的附录C(参考件)“条干均匀度变

异系数内控指标”执行。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