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51-2010 杉木造林技术规程

DB51/T 1151-2010 DB51/T 1151-2010 Pine afforest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151-2010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8-18
实施日期
201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4

备案号:28683-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151—2010

杉木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hineseFir

(CunninghamiaLanceolata)afforestation

2010-08-10发布2010-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151—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栽培区划............................................................................1

4立地指数与培育目标..................................................................1

5造林技术............................................................................2

6幼林抚育............................................................................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5

I

DB51/T××××—××××

前言

杉木是我省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生长迅速,干形圆满通直,材质轻韧,纹理直,易加工,抗虫耐

腐,是建筑、电杆、枕木、造船、桥梁、家具的优良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杉木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周山地,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人工林面积大。为规范杉木造林与管理,提高

杉木商品林木材产量和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特编制《杉木造林技术规

程》。

本标准是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杉木栽培经营经验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按照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

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编写的。

本规程主要对杉木人工植苗造林和幼林管理等内容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小平、覃志刚、鄢武先、魏宗华、干少雄。

本规程于xxxx年xx月xx日发布实施。

II

DB51/T1151—2010

杉木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植苗造林、幼林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境内杉木用材林的营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2集约经营材用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51/T380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DB51/T705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栽培区划

四川杉木适生区为四川盆周山地区,分布海拔300m~1600m,适生土壤为山地黄壤和酸性紫色土。

四川杉木栽培区分川南区、川西区、川东区和川北区4个区。根据杉木在不同海拔适生状况将栽培区分

为2类,即Ⅰ类区和Ⅱ类区。

Ⅰ类区:海拔500m~1000m(川南、川东)或1200m(川西、川北)。

Ⅱ类区:海拔300m~500m或川南、川东1000m以上,川西、川北1200m或1500m以上。

4立地指数与培育目标

4.1立地选择

4.1.1适生条件

四川盆周山地海拔300m~1600m,年平均气温11℃~21℃,年降水量在1000mm~2000mm,相对湿度

80%以上,年日照600h~1500h,风速较小地区,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酸性紫色土,pH值4.5~6.5,土层厚

度40cm以上,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且

湿润、疏松、排水良好。

4.1.2立地指数评定

一般根据造林地部位、土层厚度、黑土层(腐殖质层)厚度、海拔、土壤容重等5个因子评定杉木

立地指数,通常将立地指数16以上划为Ⅰ立地级,12-14为Ⅱ立地级,10以下为Ⅲ立地级。立地指数计

算公式为:

SI=0.76+1.33x1+1.26x2+1.13x3+0.92x4+x5

式中:SI—立地指数(m),x1—部位,x2—土层厚度(cm),x3—黑土层厚度(cm),x4—海拔高

3

度(m),x5—土壤容重(g/cm)。

杉木立地指数计算各因子分值见表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