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747-2023 高品质棉全程绿色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DB13/T 5747-2023 High-quality cotton green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747-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7-28
实施日期
2023-08-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32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747—2023

高品质棉全程绿色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2023-07-28发布2023-08-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74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

业大学、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树林、李耀发、马立刚、张永江、张谦、祁虹、张建峰、冯国艺、王燕、

董明、王广恩、钱玉源、梁青龙、张艳丽、王虎、董章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13/T5747—2023

高品质棉全程绿色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品质棉全程绿色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种植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脱叶催熟与采收存储、籽棉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冀中南部一熟春棉种植区棉花全程绿色生产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GB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第1部分:纤维类

GB/T25736-2010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环境及安全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品质棉highqualitycotton

加工后的原棉品质指标达到纤维主体长度≥28.5mm,断裂比强度≥28.5cN·tex-1,马克隆值

3.7~4.6,整齐度指数≥82.0%,异性纤维(三丝)<0.3g·t-1,杂质含量≤2.5%。原棉具体分级

指标见附录A。

摘棉专用套服suitsforpickingcotton

用纯棉布制作的棉布帽、棉布外套、棉布兜以及棉布包。

规模植棉主体unitsforscalecottonplanting

指主产区年植棉面积50亩以上且种植同一个高品质品种的基本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

4生产种植环境

地块选择

选择由植棉主体种植管理的50亩以上成方连片的地块。

土壤肥力基础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8.0g/kg,全氮(N)≥0.6g/kg,速效磷(P)≥10mg/kg;

速效钾(K)≥100mg/kg。

土壤pH值

pH值6.5~8.5。

土壤含盐量

盐分含量不大于3.0g/kg。

水利条件

1

DB13/T5747—2023

具有灌溉条件,田间排水通畅。

5播前准备

秸秆处理

棉花秸秆在棉花收获后采用粉碎机直接粉碎还田。

备种

5.2.1品种选择

宜选择经过审(认)定的棉花品种,且具有抗病、高产、早熟等特性。品质指标为纤维长度≥

30.0mm,断裂比强度≥30cN/tex,马克隆值3.7~4.6,整齐度指数≥82%。一般一个规模植棉主体

种植一个品种,以确保棉花纤维品质的一致性。

5.2.2种子质量

5.2.2.1包衣种子

种子质量符合GB4407.1要求,包衣质量符合包衣种子相关标准要求。

5.2.2.2自留种

种子质量符合GB4407.1要求。对种子进行拌种,将杀菌剂与杀虫剂药剂按照100kg种子1L~2

L水用量稀释,然后将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搅

拌均匀、晾干。常见拌种剂种类与用量见附录B。

有机肥施用

增施有机肥。亩底施农用堆肥2000kg~4000kg(湿重),或商品有机肥40kg~60kg。

化肥施用

氮磷钾配合施用。棉田亩底施棉花专用复合肥(N含量18%~22%,P2O5含量5%~10%,K2O含量15%~

20%)35kg~40kg,随旋耕一次底施。

灌水与旋耕

根据灌溉条件,选择灌后旋耕或干茬旋耕。水源充足地区,适播期前5~7天灌水,亩灌水50m3~

60m3,当土壤适耕时及时旋耕,耕深15cm,耕后耙耱,随即播种;水源紧张灌溉时间不方便时,干

茬旋耕,播前20天内,亩灌水80m3~90m3,适墒后耙耱,适期播种。

喷施除草剂

在耙耱前或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常用种类与用量见附录B。

6播种

播种时间

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4月20日~5月5日,根据天气预报,连续5天最低温高于12℃时,选择“冷

尾暖头”播种。

播种方法

6.2.1手采棉

宽窄行配置。宽行距80cm~90cm,窄行距45cm,密度4500~6000株/亩,地膜宽度90cm,一膜

两行。地膜质量参照GB13735-2017执行。

6.2.2机采棉

2

DB13/T5747—2023

等行距76cm配置。使用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精量、半精量穴播,铺膜、滴灌带铺设、覆土

等作业一次完成。密度5000~7000株/亩。地膜宽度125cm,一膜两行。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2.0cm~3.0cm。

播种量

亩播种量1.0kg~1.5kg。

7田间管理

放苗定苗

出苗后及时放苗。适宜定苗叶龄3~4片真叶。先覆膜后播种的,自然出苗,不间苗、不定苗。

中耕松土

出苗后至盛蕾期,用中耕机进行膜间中耕和雨后松土,破除土壤板结,灭除田间杂草。

灌水与追肥

6月中旬~8月中旬,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相对持水量60%或棉花中午出现萎蔫现象时进行灌溉,

亩灌水量40m3~50m3。脱肥棉田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kg~10kg。

打顶

适时打顶。7月15日~20日单株果枝12~13台时打顶。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遵循“前轻后重,勤调轻控”原则。缩节胺(甲哌鎓含量98%)亩用量苗期0.3g~0.5

g,蕾期0.5g~1.5g,初花期2.0g~3.0g,盛花期3.0g~4.5g,打顶后4.5g~5.5g。根据天气状

况、棉花长势与化控效果随时调整用量,最高用量每亩8.0g~10.0g。

8病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

8.1.1物理防治

6月下旬开始,棉田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和诱杀棉铃虫等害虫的成虫,每30亩地安装1盏杀虫

灯,杀虫灯架设高度为距离地面2m,开灯时间为每晚21时至凌晨6时。

8.1.2化学防治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常用化学防治药剂见附录B。

8.1.2.1三代棉铃虫防治

田间每百株棉铃虫低龄幼虫达20头时,可选择药剂喷雾防治。

8.1.2.2蚜虫防治

3叶期前田间棉花卷叶株率达到10%~20%时,4叶期后田间棉花卷叶株率达到30%~40%时施药,

可选择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打匀打透,注意不同种类药剂的轮换使用。

8.1.2.3盲蝽

5月下旬在棉田插置黄色粘虫板4块,分别位于棉田四周距边缘4m~5m内,高出棉花20cm。每日

检查,当发现任何一个粘虫板上有2个以上盲蝽成虫时,即进行喷药防治。应连续用药2次,间隔5d~

7d;成方连片棉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行动,喷药时先打外围,防止迁飞。

3

DB13/T5747—2023

8.1.2.4红蜘蛛防治

遇旱及时灌溉减轻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当棉株红斑率达15%时,喷施药剂,施药时尽量使药液喷

到叶片背面。

病害防治

8.2.1黄萎病

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主,农业栽培措施结合微生物防治技术为辅,进行综合防治。枯草芽

孢杆菌拌种,有条件地区6月中旬前结合滴灌施用;对于多年种植棉花的黄萎病严重发生和低洼沥涝

区域,注意轮作倒茬、排涝散湿、增施钾肥、喷施叶面肥。

8.2.2立枯病

适时晚播,苗期雨后晴天时及时中耕松土。

8.2.3疫病

通过合理化控调节棉花长势,遇多雨年份推株并垄,并在大雨过后及早排涝;7月底8月初,喷

施药剂1~2次,常用化学防治药剂见附录B。

9脱叶催熟与采收存储

脱叶催熟

9.1.1机采棉

9月下旬气温20℃以上时,亩喷施50%噻苯隆粉剂25g~30g加40%乙烯利水剂150g~200g,进行

脱叶催熟。

9.1.2手采棉

9月底10月初气温在20℃以上时,晚熟棉田亩喷施40%乙烯利水剂150g~200g进行催熟。

采收

9.2.1机采棉

10月中下旬使用采棉机一次收获,收获后棉花直接交售。

9.2.2手采棉

提高清洁度。采收人员应穿戴摘棉专用套服,使用棉布袋,防止化纤包装袋、头发、棉田残膜

及其他异性纤维落入籽棉;有条件的地区采摘后直接入库,减少晾晒环节的“三丝”污染。如采摘

棉花含水量超过12%,应选择周围有护栏的水泥地面进行晾晒,下铺纯棉布包袱,当含水量低于12%

时入库。

分存分售

采摘吐絮完全成熟的棉花,僵瓣花与正常吐絮花分存、分售。

库房条件

籽棉单独储存。存储库房密闭,防止鸟类、家禽、牲畜等动物进入。

10籽棉加工

加工企业环境设施要求

应符合GB/T25736-2010的规定。

人员要求

4

DB13/T5747—2023

所有进入加工车间人员应穿戴专用棉布工作服。

籽棉加工设备参数

应使用锯齿轧花机,设备具体参数参照附录C。

清理异性纤维

手采棉籽棉清理、皮棉清理各1次,机采棉籽棉清理1次。

其它

参照GB1103.1-2012执行。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