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137-2024 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DB5305/T 137-2024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Yujuzhan tea in Yunnan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隆阳区林草种子管理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
- 起草人:
- 彭翠松、李绍军、王佳、柯文斌、俞新水、何雪、王鹏、陈富友、禹永明、董 钧、罕新艳、王卿芳、杨平强、张益良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1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37—2024
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2024-06-10发布2024-09-1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13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隆阳区林草种子管理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保山管护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翠松、李绍军、王佳、柯文斌、俞新水、何雪、王鹏、陈富友、禹永明、董
钧、罕新艳、王卿芳、杨平强、张益良。
I
DB5305/T137—2024
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种子采收与贮藏、圃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
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五柱滇山茶
五柱滇山茶(Camelliayunnanensis)又名猴子木,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m~
7.5m,花柱5条,蒴果球形、成熟后呈紫红色。
4种子采收与贮藏
4.1采种母树
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种子饱满、树龄15~50年的优良单株。
4.2采种时间
10~11月果实成熟,5%~10%的果皮自然开裂或果皮呈红褐色时采种。
4.3种子处理
将采下的果实堆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堆放厚度以≤20cm为宜,果皮裂开后,及时取出种子。将
取出的种子自然阴干,并及时清除病虫粒、不饱满粒、果壳等杂物。
4.4种子贮藏
常温下,用手捏成团、手松即散的湿沙贮藏,沙种比例3:1,待露白后进行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
粉剂拌种消毒后置于0℃~5℃冷柜或冷库中密封贮藏,贮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5圃地选择
1
DB5305/T137—2024
5.1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气候,海拔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 094-199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1995-12-31
- DB43/ 106-1997 晒黄烟 1997-06-02
- DB43/T 113-1997 马尾松造林技术规程 1997-12-31
- DB43/T 088-1994 油茶工程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994-11-22
- DB43/T 086-1994 杉木人工用材林抚育间伐技术规程 1994-05-13
- DB43/T 104-1997 芦苇 1997-01-21
- DB43/ 124-1999 聚酯(PET)、聚乙烯塑料农药瓶 1999-03-19
- DB43/ 098-1996 林木良种审定 1996-12-30
- DB43/ 109-1997 家具产品标牌标识规定 1997-12-31
- DB43/ 105-1997 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操作规程 199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