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41-2010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DB11/T 741-2010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08月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附件
现行有效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摘录)
(2019年标字第20号、总第258号)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行业主管部门复审情况
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北京市市场监督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286DB11/T419-2007
安全规范管理局标准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北京市应急管理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358DB11/T527-2015
规范局标准
民用燃煤取暖炉安北京市市场监督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407DB11/T587-2009
全要求管理局标准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北京市卫生健康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475DB11/T662-2009
规范委员会标准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554DB11/T741-2010北京市文物局
技术规范标准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北京市应急管理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566DB11/T755-2010
设及储存安全规范局标准
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北京市应急管理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647DB11/T834-2015
设置安全规范局标准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北京市应急管理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835DB11/T1014-2013
全技术规范局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
DB11/T北京市人民防空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905设备安装技术规程
1078.1-2014办公室标准
第1部分:人防门
液化天然气汽车箱
北京市市场监督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919DB11/T1093-2014式橇装加注装置安
管理局标准
全技术要求
地铁人民防空工程北京市人民防空2019年复审调整为推荐性
1162DB11/T1317-2016
维护管理技术规程办公室标准
ICS91.120.40
P30
备案号:28511-2010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741—2010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lightningprotectionofhistoricaland
culturalrelics
2010-08-13发布2011-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741—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5
5基本要求...........................................................................5
6风险评估...........................................................................6
7文物建筑直击雷防护.................................................................7
8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10
9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f............................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雷电防护区的划分...............................................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雷电流.........................................................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涌保护器.....................................................19
附录E(资料性附录)文物建筑名词图解...............................................26
I
DB11/741—2010
前言
本标准的第5.6条、第6.3.3条、第7.4.2.2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气象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嘉德安雷电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东晨、宋平健、侯兆年、孟德兴、尚杰、李谡、王玉伟、韩扬、潘正林、王
凤山、赵军、于晖。
II
DB11/741—2010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物建筑雷电防护的分类、基本要求、风险评估、文物建筑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
冲的防护和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文物建筑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改造和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
护。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施工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1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18802.21-2004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
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663-2005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2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IEC62305-2:2006,IDT)
GB/T21714.4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IEC62305-4:2006,IDT)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65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670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CJJ39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
QX10.1电涌保护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DB11/634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和CJJ3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文物建筑historicalandculturalrelics
被公布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及优秀近
代建筑。
1
DB11/741—2010
3.2
仿古建筑imitateantiquearchitectural
外观形式等与古建筑相似,具有古代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采用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建造或使用与
传统古建筑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做法建造的建筑。
3.3
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historicbuildingsworthprotecting
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人文价值,经认定并履行一定批准程序尚未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但
受保护的建筑。
3.4
正脊mainridge;ridge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屋脊形式之一。庑殿顶和非卷棚的歇山、悬山、硬山顶上前后两个坡面相接处的
屋脊,在屋顶的最高处。
3.5
垂脊verticalridge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屋脊形式之一,庑殿顶自正脊两端至屋檐四角,攒尖顶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歇
山、悬山、硬山顶自正脊两端沿前后坡垂直向下的屋脊。
3.6
戗脊slopingridge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屋脊形式之一,自歇山顶建筑垂脊下端至屋檐四角部分的屋脊。脊身与垂脊成
45°,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3.7
坡度agradient;aninclination
中国传统建筑屋面的倾斜度,也称榉架(昂度)。
3.8
宝顶topofanemperor’smausoleum
中国传统建筑攒尖屋面顶面做法之一,造型多为宝顶座加顶珠的形式。
3.9
宝瓶sacredvase
原指中国传统建筑角梁下的构件。这里指古建筑正脊上砌筑的塔式造型构筑物,俗称宝瓶,多见于
塔顶和藏传佛教建筑。
2
DB11/741—2010
3.10
垂兽verticalridgeofaniaml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垂脊上安装的主要兽件。
3.11
戗兽slopeingridgeofaniaml
中国传统建筑戗脊上安装的主要兽件。
3.12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两部分组成。在
特定情况下,防雷装置可以仅由外部防雷装置或内部防雷装置组成,也称雷电防护系统。
[GB/T21431-2008,定义3.4]
3.13
接地earth;ground
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
种较大的导电体。
注:接地的目的是: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b.引导入地电流
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GB/T17949.1-2003,定义4.1]
3.14
人工接地体madeearthelectrode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
注: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
3.15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
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
[GB/T19663-2005,定义5.19]
3.16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3
DB11/741—2010
3.17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浪涌保
护器。
[GB/T21431-2008,定义3.9]
3.18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水平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level;UW
由制造商对设备或其某一部件认定的冲击耐受电压,表征其规定的对过电压耐受能力。
注:本标准仅考虑带电导体和地之间的耐受电压(GB/T16935.1)。
3.19
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Up
表征SPD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值的列表中选择。该值应大于限制电压的
最高值。
[GB18802.1-2002,定义3.15]
3.20
有效电压保护水平effectivevoltageprotectionlevel;Up/f
包含连接导线的电压降在内的SPD的输出限制电压。
注:其计算方法见附A。
3.21
冲击电流impulsecurrent;Iimp
用于低压电涌保护器的Ⅰ级分类试验的电流,由电流幅值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三个参数所限
定。
3.22
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dischargecurrent;In
流过SPD具有8/20μs波形的电流峰值,用于Ⅰ级试验的SPD分级以及Ⅰ级、Ⅱ级试验的SPD的预处理
试验。
[GB18802.1-2002,定义3.8]
3.23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Uc
可持续施加于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至于引起电涌保护器性能降低的最大电压(直流或均方根
值)。
[GB/T19663-2005,定义7.51]
4
DB11/741—2010
3.24
雷电防护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区域。
3.25
土壤电阻率earthresistivity;ρ
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参数,它的值等于单位立方体土壤相对两面间测得的电阻,通常用的单位是Ω
•m。
[GB/T19663-2005,定义5.40]
4分类
4.1根据文物建筑的位置、结构、保护级别、使用要求等情况及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
雷要求分为三类。年预计雷击次数按GB50057提供的方法计算。
4.2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有雷击历史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孤立高耸的(高度不低于15m)碑、塔、楼、台、亭、阁等文物建筑。
4.3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有雷击历史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孤立高耸的(高度不低于15m)碑、塔、楼、台、亭、阁等文物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需防护的非文物建筑。
4.4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
——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
——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等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
——市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需防护的非文物建筑。
5基本要求
5.1文物建筑实施雷电防护工程前应进行风险评估。
5.2雷电防护工程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5.3文物建筑(含建筑中的电气和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包括接闪、分流、等电位、电涌保护、
屏蔽、接地等防护措施。
5.4文物建筑实施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前,应对其现场进行认真地勘察。
5.5防雷设计、施工宜与文物建筑修缮的设计和施工同步,防雷设计方案应在确保防雷安全的前提下
执行最少干预原则,不得破坏文物建筑的整体风貌。
5
DB11/741—2010
5.6防雷装置的安装应具有可逆性。不应在文物建筑墀头、干摆、丝缝墙和立柱等建筑结构上挖眼打
孔、架杆拉线,应尽可能隐蔽敷设。
注1:墀头:山墙两端伸出至檐柱外的砌体。
注2:干摆:中国传统建筑墙体砌筑作法之一,即磨砖对缝作法。特点是:选砖讲究,并需对每块砖逐一砍磨加工
成“五扒皮”式,摆砌成墙,砖与砖之间不铺灰,后口垫稳后灌浆。是墙体的讲究作法。
注3:丝缝:我国传统建筑墙体砌筑做法之一。多用砍磨加工的“五扒皮”砖,挂老浆灰砌筑,有很小的砖缝,是
墙体的讲究作法。
5.7防雷装置的设置与文物保护发生矛盾时,应遵照文物保护优先的原则提出可行方案。
5.8文物建筑本体金属构件不宜作为接闪器。
5.9仿古建筑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
5.10不宜选用文物建筑作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5.11文物建筑施工修缮期间,脚手架等施工设施应有防雷击措施,金属结构应单独作接地或就近与建
筑防雷装置连接。
6风险评估
6.1现场勘察
6.1.1勘察内容包括:
——文物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土壤电阻率、气候特征、环境等条件和雷击历史;
——文物建筑的高度、面积、屋顶形式;单体建筑与周围建筑、构筑物的四至距离、地面状况;文
物建筑本体结构、材料等;
注:四至距离:单体被保护建筑与其四周邻近建筑、构筑物、道路等标志物之间的直线距离。
——建筑物内电气、电子设备位置、数量,进入建筑物的管线的位置、铺设方式,是否采用屏蔽线
缆;
——凡需要进行地面开挖、文物建筑上加装防雷装置、铺设管线等,应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
特征和结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勘察;
——雷雨季节游人的数量、活动范围及文物管理、使用部门的特殊要求等;
6.1.2现场勘察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勘察表并编制勘察报告。现场勘察报告是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
应作为设计文件的重要附件。勘察报告还应包括:对工程对象的文字表述、现状照片、必要的图纸及其
它相关资料。
6.2雷击风险评估
6.2.1在雷击风险评估前应认真核查现场勘察资料,有关天气气候、雷电活动规律资料应以当地气象
机构提供的资料为准;文物建筑结构资料应以文物机构提供的图纸、资料为准。
6.2.2文物建筑防雷设计应按照GB/T21714.2的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安装防雷装
置前的雷击损失概率和安装防雷装置后的雷击损失概率,且计算出防雷装置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有效率。
6.3文物建筑风险评估
6.3.1应对文物建筑的雷电防护设计、施工方案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评估防雷装置的材料、重量及安
装工艺对文物建筑结构、景观和环境的影响。评估内容包括:
——结构承载力;
——施工材料伸缩性;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2/T 548-2008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栽培技术规程 2008-07-17
- DB36/T 538-2008 主要绿化树种苗木质量 2008-07-28
- DB52/T 544-2008 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2008-05-06
- DB36/T 537-2008 樟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08-07-28
- DB52/ 547-2008 贵定云雾贡茶 2008-05-06
- DB62/T 1736-2008 绿色食品 天祝县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 2008-07-28
- DB12/T 384-2008 家具产品标识标注规范 2008-07-28
- DB52/ 549-2008 绥阳空心面 2008-07-28
- DB52/T 419-2008 中蜂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8-07-17
- DB36/T 539-2008 江西省旅行社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