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 起草人:
- 权申春、马永鹏、龙云星、高朝文、王茜、刘元剑、岳凯、宋贤武、李周、岳万勇、李啟菊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5
DB5306
昭通市地方标准
DB5306/T78-2022
半夏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2022-08-19发布2022-09-30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6/T7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权申春、马永鹏、龙云星、高朝文、王茜、刘元剑、岳凯、宋贤武、李周、岳
万勇、李啟菊。
I
DB5306/T78-2022
半夏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组培快繁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及技
术流程、炼苗移栽、采收储藏操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半夏组培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7白砂糖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2278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半夏一步成苗技术
将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外植体接种于同一种培养基中,让外植体在其上脱
分化、再分化、长叶、生根,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2
超级原种
用半夏组培苗驯化繁殖产生的第一代繁殖材料(块茎、成熟珠芽、多块茎共生体)。
4半夏组培快繁的生产及技术流程
4.1组织培养生产设施设备
实验室应符合GB19489和GB/T22278要求。常用的实验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
电子天平等。
4.2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1
DB5306/T78-2022
4.2.1培养基配方
半夏组培快繁技术中所用培养基为MS+6-BA+NAA+蔗糖30g/L+琼脂6g/L,pH5.8。培养基配方详
细情况见附录A。
4.2.2培养基配制程序
4.2.2.1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试剂配制严格按照GB/T603规定方法配制,所用水执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标准。通常将常用试剂配制成比培养基所需浓度高10倍~100倍的母液,具体配制倍数见附录A。母液
置于2℃~4℃的冰箱中贮存。
4.2.2.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极微量,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配制。
4.2.2.2.1NAA的配制
精密称取NAA试剂,先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完全溶解,最后加水定容。常用母液浓度为
0.1mg/ml~1.0mg/ml。
4.2.2.2.26-BA的配制
精密称取6-BA试剂,先用少量1mol/L的HCl完全溶解,最后加水定容。常用母液浓度为0.1mg/ml~
2.0mg/ml。
4.2.2.3培养基制备
半夏培养基由试剂、蔗糖、琼脂、水组成,蔗糖和水应分别符合GB317和GB5749规定。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所需量的琼脂、蔗糖,根据不同浓缩倍数量取对应的母液;首先在水浴锅中加
入琼脂,搅拌让其慢慢熔化;再依次把量取好的母液及生长调剂加入已融化的琼脂中;最后加入蔗糖,
继续加温,不断搅拌,直至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最终定容到所需体积。
4.2.2.4pH值调整
半夏培养基最佳pH值为5.8,采用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调整,通常用1mol/L的NaOH或1mol/L
的HCl来调节。
4.2.2.5培养基分装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趁热分装,分装量以培养容器体积的1/4~1/3为宜,分装后应立即密封。
4.2.2.6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分装后应在24h内完成灭菌工作。在压力为1.1kg/cm2,温度121℃的条件下,灭菌25min~
30min。
4.2.2.7培养基保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于洁净、干燥的培养基储存室中,2℃~4℃条件下7d内使用。
2
DB5306/T78-2022
4.3外植体的制备及接种
4.3.1外植体的选择
无病虫害、健壮的半夏植株的叶片、珠芽、块茎均可作为外植体,以块茎为外植体更易于取样和操
作。
4.3.2外植体的消毒
用块茎作为外植体时应先剥去表皮,外植体材料应先用自来水冲洗30min。将洗净后的外植体材料
转至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10s~20s,用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升汞消毒8min~12min(块
茎、珠芽消毒12min;叶柄10min,叶片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7次后备用。
4.3.3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好的半夏块茎切成约大小0.5cm×0.5cm,接种到培养基上,带茎尖的块茎
茎尖朝上摆放,切口接触培养基固定;叶柄切成1cm左右大小段扦插到培养基上;叶片切成大小
0.5cm×0.5cm、叶面朝上平铺于培养基上,接种后做好标记。半夏组培技术流程图见附录B。
4.4初代培养
4.4.1温度与光照
半夏最适宜的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为1500Lx~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
4.4.2培养过程
接种好的培养瓶放置在条件适宜的培养架上,培养30d~50d左右,形成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丛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BD 003-2023 微生物肥料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室一般化学药品管理 2023-12-13
- T/TBD 005-2024 微生物肥料中活菌的快速检测细则 2024-12-13
- T/CI 378-2024 沼液施用 第3部分 土壤及地表水 监测 2024-06-06
- T/BYXT 118-2024 有机肥添加剂 含稀土矿物质沸石粉 2024-10-21
- T/SAASS 186-2024 土壤修复菌剂 2024-12-19
- T/SOFIDPA 0013-2024 农业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肥)技术规范 2024-06-05
- T/ZNZ 247-2024 稻田有机类肥料替代化肥技术规范 2024-03-08
- T/ZNZ 159-2023 主要中药材化肥施用限量 2023-01-18
- T/EJCCCSE 044-2024 矿源及海藻类氨基酸植物营养素 2024-06-05
- T/QMIS 007-2023 藻基生物炭热解制备技术规程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