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517-2023 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规程
DB32/T 4517-202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ainage and improvement of coastal saline land using 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重度盐碱地和盐土改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河海大学、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江苏省沿海土地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姚荣江、王相平、杨劲松、邵孝侯、王绪奎、王丽慧、韩建均、谢文萍、张新、洪剑陵、尚辉、彭昊、万正茂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80.10
CCSB10
!7,
DB32/T4517—2023
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ofsubsurfacepipesaltdrainageforamending
saline⁃alkalilandincoastalregion
2023-07-25发布2023-08-2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51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河海大学、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江苏
省沿海土地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荣江、王相平、杨劲松、邵孝侯、王绪奎、王丽慧、韩建均、谢文萍、张新、洪剑陵、
尚辉、彭昊、万正茂。
Ⅰ
DB32/T4517—2023
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所涉及的环境调查、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土壤改良与运
行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重度盐碱地和盐土改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GB/T19647—2005农田排水用塑料单壁波纹管
GB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
JC/T2074烟气脱硫石膏
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SL109—2015农田排水试验规范
SL540—2011光伏提水工程技术规范
TD/T1043.2—2013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滨海盐碱地saline⁃alkalilandincoastalregion
滨海的沙质或淤泥质海岸立地,表层或耕作层土壤含盐量通常大于0.1%,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使其
生产功能和景观功能受损的土地。
3.2
重度盐碱地heavysaline⁃alkaliland
表层或耕作层土壤可溶性氯化物盐含量大于0.4%且不高于0.6%,或可溶性氯化物-硫酸盐含量
大于0.4%且不高于1.0%的盐化土壤。
3.3
盐土salineland
表层或耕作层土壤可溶性氯化物盐含量大于0.6%,或土壤可溶性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大于1.0%
的土壤。
3.4
地下水临界埋深criticaldepthofgroundwater
在蒸发最强烈的季节,土壤表层不表现出积盐现象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
1
DB32/T4517—2023
[来源:TD/T1043.2—2013,3.4,有修改]
3.5
强排泵站forceddrainagepumpingstation
当集水管的水分和盐分不能通过自流方式排出时,在集水管末端建设蓄水池,并通过抽水的方式将
改良区的水分和盐分强行排出的设施。
3.6
暗管系统subsurfacepipesystem
由吸水管、集水管、检查井、强排泵站及自动控水位装置等组成的排水排盐系统。
3.7
暗管排盐subsurfacepipesaltdrainage
依据水盐运移规律,利用暗管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埋深以下的排
水排盐方法。
3.8
吸水管suctionpipe
管壁上有进水孔或管节间有缝隙,直接收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并排到集水管或排水沟中的
管道。
[来源:TD/T1043.2—2013,3.5,有修改]
3.9
集水管collectingpipe
用于汇集吸水管中的水分和盐分,并通过自流或强排措施将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排出的管道。
[来源:TD/T1043.2—2013,3.6,有修改]
3.10
滤料filtermaterial
用于隔断土壤与管材的直接接触,防止孔缝淤堵并包围在吸水管外的透水性材料。
3.11
粒径级配particlesizecomposition
由不同粒度组成的散状物料中各级粒度所占总量的百分数。
3.12
暗管坡降slopeofpipe
吸水管或集水管的起始端与末端的高差与其之间水平距离之比。
3.13
暗管埋深depthofsubsurfacepipe
吸水管或集水管中心线与地面之间的平均垂直距离。
[来源:TD/T1043.2—2013,3.9,有修改]
3.14
暗管间距spacingofsubsurfacepipe
两条相邻同级平行吸水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来源:TD/T1043.2—2013,3.10,有修改]
3.15
检查井waterinspectingwell
设在吸水管与集水管接口处,用于检查暗管运行状况的竖井。
[来源:TD/T1043.2—2013,3.7,有修改]
2
DB32/T4517—2023
4环境调查
4.1气象
收集暗管改良区或周边气象站的历年气象数据,主要包括降雨量、蒸发量、气温、湿度、辐射、风速等
要素。
4.2地形
详细调查改良区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绘制比例尺1∶2000~1∶5000的地形图。
4.3土壤
4.3.1土壤剖面调查
土体构型(土壤层次数量、排列、厚度)、不透水层数量、深度和厚度。
4.3.2土壤样品采集
在暗管改良区采集代表性样点的剖面土壤样品,分别采集扰动土壤和原状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
或根据需要,按照NY/T395—2000中4.4.3的要求进行,样品记录表格符合附录A的要求。
4.3.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渗透系数、盐分含量与离子组成、pH、钠离子饱和度等。
4.4水利
详细调查改良区各级(干、支、斗、农、毛)沟渠的分布状况,以及水工建筑的配套状况。
4.5水文
搜集改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表水系、地下水系历年相关资料,调查地表水水质、水量、水位及其季
节性变化特征,地下水水位、流向、流速、临界埋深、不透水层埋深、厚度等水文地质资料。
5规划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施工区水利条件
暗管规划设计应与滨海地区原有的灌排条件结合,充分利用灌溉淋洗土壤盐分以及利用排水沟将暗
管汇集的水分和盐分排出。
5.1.2水泵站电力配套设施
对不具备通电条件的泵站,可设计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应按照GB51096—
2015中第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01/T 315-2023 大棚西瓜吊蔓爬地栽培技术规程 2023-12-15
- DB3401/T 317-2023 数字农业 水稻种植信息采集规范 2023-12-15
- DB3401/T 313-2023 垂直绿化施工及养护导则 2023-12-15
- DB3401/T 311-2023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及检查井设置技术规范 2023-12-15
- DB3401/T 316-2023 稻鳖综合种养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23-12-15
- DB3401/T 320-2023 农业社会化服务 粮食烘干服务规范 2023-12-15
- DB3401/T 312-2023 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 风险预警响应 2023-12-15
- DB3401/T 321-2023 温室大棚红心火龙果栽培技术规程 2023-12-15
- DB3401/T 318-2023 克氏原螯虾繁养分离及稻田平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 2023-12-15
- DB3401/T 319-202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南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