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551-1997 称重传感器
GB/T 7551-1997 Load cel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06月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 起草人:
- 顾瑞良、金荣然、薛子瑜、许华峰、冯翰、崔延庆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5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060
N13蜀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s/T7551一1997
eqvOIMLR60:1991
称重传感器
Loadeells
1997一06一03发布1998一05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OBIT7551一1997
目次
前言···········,····,···············11
OIMI_前言······,···············IV
1范围·····················一1
2引用标准1
第一篇定义··························。································································。······……1
3定义···············································,·······································,·····················……1
第二篇称重传感器的分类3
4称重传感器分类的原则······························,······························。····················…·…。3
第三篇最大允许误差5
5称重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5
6误差确定的有关规则······。························,·····.,·····,·········.,··········.····。·。····.·,.·。.·……5
7测量结果的允许变差··················································································一·6
8测量标准器·················································。·……6
第四篇计量性能·。···················································································。········……6
9重复性误差·············。································································‘··················……6
10影响量···············,···················································································……6
第五篇型式评定试验程序···············”.,·············································.···..·..·……7
11适用范围7
12目的···········································································································,···……7
13试验条件.·······,·············一·7
14试验程序··············································”······················”······,···················,···……8
第六篇评定用试验报告·········································、······································……n
15概述.,······························································································……11
16计算程序················································,·····························,··……,··……11
附录A(标准的附录)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一14
GB/T7551一1997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R60《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国际建议(1991年版)及其附
录A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1993年版)对GB7551-87《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进行修订
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建议等效。
本标准为产品标准,为此删除了()IMLR6。中有关计量管理的第五篇“计量管理”以及某些章条中
涉及计量管理的语句。为符合GB/T1.扰标准化工作导则》中规定的编写格式,又要尽量保持被采用标
准的编写顺序,本标准增加了第2章.引用标准”,并将OIMLR60中独立的术语部分列为第一篇“定
义”
由于()IMLR6。附录A于1993年才补充制定,考虑到条理性,本标准附录A除保留OIMLR60附
录A中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外.将其概“述”和“计算程序”列为本标准第六篇“评定用试验
报告”第15章和第16章。
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标准采用rOIMLR60综合称重传感器各种误差(如非线性、滞后、温度误差
等)的总误差带的概念,改变了前版GB7551--87规定其各自误差限的概念。同时,将前版标准名称《电
阻应变称重传感器》改为本标准名称《称重传感器》。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7551--87,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起草。主要参加起草单位:常州托利多电子衡
器有限公司、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电子仪器厂、承德市自动化计量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瑞良、金荣然、薛子瑜、许华峰、冯翰、崔延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
木标准委托机械工业部上海_L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解释。
Gs/T7551一1997
OIML前言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间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的国
家计量部门或有关组织所采用的计量规程和计量管理。
OIML的两类主要出版物是:
—国际建议(OIMLR),它是计量规程的样板,通常它规定了有关的测量仪器所必需的计量特
征,也规定了校验它们是否合格所需的方法和设备。OIML成员国应尽可能地执行这些建议。
一一国际文件(OIMLD),它是一种资料性质的文件,旨在帮助和改进计量部门的工作。
OIML建议和文件的草案是由各成员国组成的指导秘书处和报告秘书处在与有关国际机构(世界
性的和地区性的)协商后拟定的。
OIML和某些机构(特别是ISO和IEC)之间的合作协议旨在避免提出一些相互矛盾的要求,从而
使得测量仪器的制造商、用户、测试实验室等能同时采用OIMI和其他机构的出版物。
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用法语(F)和英语(E)出版,并定时修订。“二版本”一词是指该文件印刷的年
份。
本出版物OIMLR60国际建议(1991年版)是由报告秘书处SP7-Sr8“称重传感器”和指导秘书处
SP7“质量测量”共同制定的。它由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于1990年批准作为最终出版物,并将于1992年
提交国际法制计量代表大会正式确认。它将替代1985的早期版本。
出版物OIMLR60国际建议附录AC1993年版)是由OIML工作组SP7-Sr8“称重传感器”和SP?
“质量测量”共同制定的。它由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于1993年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51一1997
eqvOIMLR60:1991
称重传感器代替GB7551--87
Loadcells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称重传感器的主要计量特性和评定程序。目的在于对质量侧量中使用的称重传感器
提供一个确定其计量特性的统一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静态测量的称重传感器。
1.2本标准的原则是当称重传感器的性能特性与允许误差带相拟合时,称重传感器的各种误差必须合
在一起考虑。必须认识到称重传感器可能具有小的非线性、滞后误差和适中的温度误差;或者恰好相反,
可能具有适中的非线性、滞后误差和小的温度误差。因此,对给定的特性(非线性、滞后等)规定其各自的
误差限就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而宁可把称重传感器的允许总误差带作为限制因素。使用了误差带概念
后,就允许人们对构成测量总误差的各个分量进行平衡,从而仍可获得所希望的最终结果。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4-93电工电子产品4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8-
2-30:1980)
GB/T2424.2-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湿热试验导则(eqvIEC68-2-28:1990)
第一篇定义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定义的图解见图1,
3.1称重传感器loadcell
考虑到使用地点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的影响后,通过把被测量(质量)转换成为另一种被测量(输
出)来测量质量的力传感器。
3.2称重传感器输出loadcelloutput
被测量(质量)通过称重传感器的转换而得到的可测量。
3.3精准〔」确度等级accuracyclass
从属于同一精准〔1确度条件的称重传感器等级。
3.4称重传感器的分度值loadcellinterval
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被等分后所确定的一个分度的值。
3.5称重传感器检定分度值loadcellverificationinterval
为了精确度分类的目的,在称重传感器试验中采用的,并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分度值。
3.6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V.,,)minimumloadcellverificationinterval
国家技米监督局1997一06一03批准1998一05一01实施
Gs/'r7551一1991
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可以被分度的最小的检定分度值J
3.7最小辞负荷(E,Jminimumdeadload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最小质量值。
3.8最大称量(E.)mazimumcapacity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最大质量值。
3.9Lt向负荷compressionloading
施加于称重传感器的压向力。
3.10拉17负荷tensionloading
施加于称重传感器的拉向力。
3.11非线性non-linearity
称重传感器进程校准曲线偏离直线的偏差。
3.12滞后误差hysteresiserror
施加同一负荷时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其中一次是由最小负荷开始的进程读数,另一次
是由最大负荷开始的回程读数
3.13蠕变creep
在负荷不变,所有环境条件和其他变量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输出随时间的变化。
3.14最小静负荷输出恢复值minimumdeadloadoutputreturn
负荷施加前后测得的最小静负荷下称重传感器输出之间的差值。
3.15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error
在相同的加荷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连续数次试验所得的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
3.16温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影响temperatureeffectonminimumdeadloadoutput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变化。
3.17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temperatureeffectonsensitivity
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灵敏度的变化。
3.18称重传感器测最范围loadcellmeasuringrange
测量结果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被测量值(质量)的范围。
3.19安全极限负荷safeloadlimit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且不会在其性能特征上产生超出规定的永久性迁移的最大负荷。
GB/T7551一1997
空荷称重传感器最小静负荷称重传感器最大称量安全极限负荷
Em;.,五二
(侧量范圈的)(侧蛋范圈的)
最小负荷D.j.盈大负荷D.二
注:中心水平线上方的术语是由称重传感器设计时确定的参数。中心水平线下方的术语则是依据称重传感器使用
条件或试验可有所变化(特别是用于称重装t中)的参数
图1定义的图解
第二篇称重传感器的分类
4称重传感器分类的原则
4.1概述
将称重传感器按规定的精确度等级分类,是为了便于在各种质量侧量系统中应用它们。在采用本标
准时,应当认识到一台特定的称重传感器的有效性能可以通过用此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中的补偿措施而
得以改善。因此本标准既不要求称重传感器的精确度等级与装有此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精确度等级相
同,也不要求提供质量示值的侧量仪表必须使用已单独获得批准的称重传感器。
4.2精确度等级
根据其综合性能,称重传感器可分为四个精确度等级。它们分别为:
A级
B级
C级
D级
4.3称重传感器最大分度数
在一个测量系统中,称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能被分度成的最大份数称为称重传感器最大分度数
(n...),它应处于表1所列的极限内。
表l
精确度等级A级B级C级D级
下限500005000500100
上限不限100000100001000
4.4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
应当对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作出规定。
4.5辅助分类
GB/T7551一1997
若称重传感器在不同的使用方式下,亦即压向加荷或拉向加荷下,要属于特定的精确度分类时,它
们也就应当按其使用方式来分类。一台称重传感器可以就不同的加荷方式有不同的分类。若是如此,则
应对其加荷方式作出规定。对于多称量称重传感器,则应对每个称量单独分类。
4.6完全分类
称重传感器分类应包括五部分:
a)字母顺序分类;
b)称重传感器最大分度数;
c)有必要时,给出加荷方向;
d)有必要时,给出特殊工作温度限;
e)有必要时,注明是否为防湿类。
4.6.1精确度等级应按下列标志:
A级传感器标以A;
B级传感器标以B;
C级传感器标以C;
D级传感器标以D,
4.6.2据以确定精确度等级的称重传感器最大分度数应包括在分类中,并以1000为单位表示之。
4.6.3若从称重传感器结构不能明显地判别加荷方向时,则应按下述方法标出恰当的加荷方向:
拉向:
压向:
梁式(剪切或弯曲):
州
曰
多用
4.6.4如果在第四篇10.1.1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称重传感器达不到第三篇规定的误差限的话,则要标
明其特定的工作温度限,此界限可见第四篇10-1.2。在这种情况下,此温度限应以摄氏度(℃)来给出。
4.6.5若称重传感器未按14.5规定进行湿度试验,则应标以符号NH.
4.6.6附加信息
对于每一个称重传感器,除了提供4.6.1^4.6.5所要求的信息外,还应提供以下信息:
—制造厂的名称和地址,或商标;
—制造厂的产品型号;
—制造的年份和系列号;
-—最小静负荷,最大称量,安全极限负荷;
—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vmm);
-—为达到规定的性能而必须观测的其他有关条件(如传感器的电气特性)。
4.6.7应采用标准分类,示例如下:
分类符号说明
C2C级,2000分度。
C3}5/35C级,3。。。分度,压向,5'C-350C
C2NHc级,2000分度,未经受湿度试验。
4.6.8复合分类
对于在不同的使用方式下,已有完全分类的称重传感器,除需要提供4.6.1-4.6.6的信息外,还应
Gs/T7551一1997
该对每一个分类单独提供信息。示例如下:
分类符号说明
C级,20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42079-2016 小水电机组励磁功率单元技术条件 2016-08-16
- NB/T 34036-2016 小型生物质锅炉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34032-2016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售后服务规范 2016-08-16
- NB/T 42073-2016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2016-08-16
- NB/T 31102.2-2016 风力发电机组 发电机用烧结电磁线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42084-2016 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016-08-16
- NB/T 31100-2016 电励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技术条件 2016-08-16
- NB/T 51058-2016 煤炭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办法 2016-08-16
- NB/T 31101.2-2016 风力发电机组 板式冷却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016-08-16
- NB/T 31101.1-2016 风力发电机组 板式冷却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