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633-2016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 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DB12/T 633-2016 Tianjin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ector data element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天津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2/T 633-2025 | 页数:17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2/T 633-2016
标准类型
天津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6-06
实施日期
2016-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天津市规划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更新、管理、 共享和应用服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天津市测绘院
起草人:
马华山、刘俊卫、胡珂、 韩振镖、 史廷玉、 杨玉忠、 宗国林、 刘茂国、 周奎、 周丽珠、梅红、张凤春、 王瑛、 王文江、王光昇、雷雨、 李军、 李光、 刘阳、何珺、 张慧、 张学民、 宋 军、寇付友
出版信息:
页数:17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04

75

A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633—2016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

代码

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inTianjin-specificationsforfeatures

classificationandcodesofvectordata

2016-06-06发布2016-09-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633—2016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1

4要素分类编码原则.......................................................................2

5要素分类...............................................................................3

6要素编码...............................................................................4

7要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编码.................................55

I

DB12/T633—2016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测绘院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规划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测绘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华山、刘俊卫、胡珂、韩振镖、史廷玉、杨玉忠、宗国林、刘茂国、周奎、

周丽珠、梅红、张凤春、王瑛、王文江、王光昇、雷雨、李军、李光、刘阳、何珺、张慧、张学民、宋

军、寇付友、王文旭、王冬、王晓华、王红梅、赵勇、王健洁、孙玉梅、马海燕、李梦洋。

本标准2016年6月首次发布。

II

DB12/T633—2016

引言

为适应天津市信息化建设和地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快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

快速、精细、准确地从矢量数据中提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衍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他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产品,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精细化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需要,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

结合天津市基础测绘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地域特点,借鉴天津市地形图、海图以及专业图数据制作和应

用中的经验,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编写集地形要素、海图要素以及专业要素(地籍、城市

部件、地名地址、地下管线等要素)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

III

DB12/T633—2016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要素分类编码原则、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和要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更新、管理、共享和应用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术语

3.1

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3.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feature

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

植被与土质、地籍、海图要素、城市部件、地名地址、地下管线以及空间定位基础等。

3.3

矢量数据vector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3.4

实体entity

现实世界的一种现象。它不能再细分为同种类型的现象。

3.5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注:一个要素可以作为一种类型(如湖泊)或一种实例(如某一湖泊)出现。

1

DB12/T633—2016

3.6

要素类型featuretype

具有共同特征的真实世界现象的种类。

3.7

线分类法methodsoflinear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

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3.8

代码code

代码是一个或一组有规律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标识功能是代码的基本特征。

3.9

编码coding

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的过

程。

3.10

框架线boundline

用来描述非闭合面状要素外形特征的闭合范围线。

3.11

骨架线valueline

用来描述某些复杂线状要素的特征线。

3.12

中心线centerline

用来描述面状要素连通性特征的中间位置的线。

4要素分类编码原则

4.1科学性

以适合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应用、管理为目标,按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特征或属性进行科学

分类,形成统一的分类体系。

4.2系统性

反映基础地理信息的层次结构,扩充大类码,增加细分码和符号信息码。

4.3体系一致性

2

DB12/T633—2016

同一要素在1:500至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分类一致。

4.4相对稳定性

分类体系以各要素最稳定的特征和属性为分类依据,不会因要素的增加和减少发生重大变更。

4.5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分类反映要素的类型特征和相互关系,具有完整性;代码结构可以扩充。

4.6适用性

分类名称沿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名称,同时兼顾天津市的实际情况,不致发生概念混淆。

5要素分类

5.1要素分类采用线分类法。

5.1.1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五级: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细分类,大类、中类、小类、子类按照

GB/T13923-2006中的分类进行划分。

5.1.2在细分类基础上按照符号、信息细分形成符号信息类。

5.2要素各分类内容。

5.2.1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海

图要素、城市部件、地名地址、地下管线等13类。

5.2.2中类在上述各大类基础上划分出共74类,见表1所示。

表1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序号要素大类要素中类

1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数学基础

2水系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海洋要素、其他水系要素、水利及附属设施、水系类其它地物

居民地、工矿及其设施、农业及其设施、公共服务及其设施、名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

3居民地及设施

测站、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居民地及设施类其它地物

铁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水运设施、航道、空运设

4交通

施、其他交通设施、交通类其它地物

5地上管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城市管线,管线类其它地物

6境界与政区市级行政区、区县级行政区、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其他区域

7地貌等高线、高程注记点、水域等值线、水下注记点、自然地貌、人工地貌、地貌类其它地物

8植被与土质农林用地、城市绿地、土质、植被与土质类其它地物

9地籍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10海图要素海域、陆地,海底地貌,障碍物,海上区域界线,助航标志及航道,水文,地磁

3

DB12/T633—2016

表1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大类、中类)(续)

序号要素大类要素中类

11城市部件水系类部件、居民地及设施类部件、交通类部件、管线类部件、植被类部件

12地名地址地址

13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给水、中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

5.2.3小类在上述中类基础上划分,子类在小类基础上按照地物要素类型、空间形态、用途等进一步

划分,细分类在子类基础上按照结构、性质、比例尺等进行细分。具体分类见附录A。

5.2.4符号信息类包括独立符号、特征定位线、坡顶线(堤顶线、上缘线);范围线、轮廓线;辅助

设施不依比例尺符号、辅助设施范围线;辅助描述符;单向箭头符号;双向中心线;单向中心线;框

架线;骨架线;下坡脚线;辅助线;辅助设施依比例尺符号;调头中心线;往复箭头符号;地名注记;

名称注记和性质注记等类。地名要素作为隐含类以特殊编码方式在符号信息类中具体体现。

5.3要素分类中小类、子类、细分类按照1:500、1:2000、1:10000三个比例尺进行类别划分,见附

录B。

5.4要素分类中大类、中类不得重新定义和扩充;小类、子类、细分类和符号信息类不得重新定义,

根据需要可进行扩充。

6要素编码

6.1编码结构

要素编码采用“主编码”加“附编码”的编码方案,统一用10位十进制数字码描述,主编码是前

八位数字码,附编码是后两位数字码。编码结构如下:

主编码+附编码

xxxxxxxxxx

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细分类符号信息类

a)左起第一、二位为大类码;

b)左起第三位为中类码,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c)左起第四、五位为小类码,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d)左起第六、七位为子类码,在小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e)左起第八位为细分码,在子类基础上按结构、性质、比例尺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f)左起第九、十位为符号信息码,在细分类基础上按照符号、信息细分形成的分类。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附编码规则一览表见表2所示。

表2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附编码规则一览表

序号地物要素要素描述要素编码示例

1要素特征定位线特征定位线主编码+00依比例尺的单幢房屋边线编码为

4

DB12/T633—2016

序号地物要素要素描述要素编码示例

“1310300100”

表2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附编码规则一览表(续)

序号地物要素要素描述要素编码示例

独立符号主编码+00散热塔符号编码为“1321101000”

中间配有独立符号的依比例

2

尺要素

范围线、轮廓线主编码+01散热塔轮廓线编码为“1321101001”

半依比例尺的栈桥式码头编码为

特征定位线主编码+00

“1460104200”

3带有辅助设施的复杂要素

半依比例尺的栈桥式码头的栈桥编码

辅助设施符号主编码+02

为“1460104202”

依比例尺的温室、大棚边线编码为

特征定位线主编码+00

带有辅助描述符号的复杂要“1330400100”

4

素依比例尺的温室、大棚边线描述符编码

辅助描述符主编码+03

为“1330400103”

双线常年河水流方向编码为

单向箭头符号主编码+04

用于表示某地物方向的箭头“1210101204”

5

符号双线地面干渠往复水流方向编码为

往复箭头符号主编码+14

“1220201214”

中心线所描述的

主编码+00高速公路编码为“1420801000”

表示地物连通性的“双向中心要素

6

线”

双向中心线主编码+05高速公路中心线编码为“1420801005”

中心线所描述的依比例尺的主干道编码为

主编码+00

表示地物连通性的“单向中心要素“1430501100”

7

线”单向依比例尺的主干道中心线编码为

单向中心线主编码+06

“1430501106”

描述非闭合面状要素的外形依比例尺单层桥的框架线编码为

8框架线主编码+08

特征线“1450301108”

不能用图元整体式表示的复

9骨架线主编码+09单线铁路骨架线编码为“1410101009”

杂要素的特征线

坡顶线(堤顶线、依比例尺的斜坡式干堤堤顶线编码为

主编码+00

由坡顶线(堤顶线、上缘线)上缘线)“1270101500”

10

和下坡脚线定位的复杂要素依比例尺的斜坡式干堤下坡脚线编码

下坡脚线主编码+10

为“1270101510”

依比例尺的等级公路的辅助线编码为

11使面状要素封闭而添加的线辅助线主编码+11

“1420901111”

用图元整体式表示的线状要

12特征定位线主编码+00栅栏编码为“1380202000”

13地名注记地名注记主编码+96村名编码为“1311106096”

5

DB12/T633—2016

依比例尺的等级公路名称注记编码为

14按要素分类注记名称名称注记主编码+97

“1420901197”

15按要素分类注记性质性质注记主编码+98池塘性质注记编码为“1230102098”

6.2要素代码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编码见附录B。

7要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

7.1当附录A提供的要素类型仍不能满足分类需要时,可按照以下7.2、7.3的原则扩充,但码位不

应扩充。

7.2要素的小类、子类、细分类、符号信息类应在同级的分类上进行扩充,扩充的小类、子类、细分

类、符号信息类应归入相应的中类、小类、子类,同时在相关数据中说明。

7.3要素分类与代码应具有唯一性,已有的代码不得重新定义。

7.4扩充类型与代码应符合第六章的规定。

6

DB12/T633—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

要素大类要素中类要素小类要素子类要素细分类

一等三角点

二等三角点

三角点

三等三角点

平面控制点四等三角点

图根点

一级导线点

导线点

二级导线点

一等水准点

二等水准点

高程控制点水准点三等水准点

四等水准点

等外水准点

卫星定位

测量连续运行站点

定位基础

控制点A级卫星定位点

B级卫星定位点

卫星定位点C级卫星定位点

D级卫星定位点

卫星定位

控制点E级卫星定位点

城市二等卫星定位点

城市三等卫星定位点

城市卫星定位点城市四等卫星定位点

城市一级卫星定位点

城市二级卫星定位点

一等独立天文点

其他测量二等独立天文点

独立天文点

控制点三等独立天文点

四等独立天文点

7

DB12/T633—2016

要素大类要素中类要素小类要素子类要素细分类

测站点

内图廓线

坐标网线

定位基础数学基础

经线

纬线

单线地面常年河流

地面河流

双线地面常年河流

单线地下河段

地下河段

常年河双线地下河段

地下河段出入口

单线消失河段

消失河段

双线消失河段

河流

单线时令河

时令河

双线时令河

单线干河床(干涸河)

双线干河床(干涸河)

干涸河

单线河道干河

(干河床)河道干河

水系双线河道干河

漫流干河

运河

单线地面干渠

地面干渠

双线地面干渠

干渠

高于地面的单线干渠

高于地面干渠

高于地面的双线干渠

沟渠单线地面支渠

地面支渠

双线地面支渠

单线高于地面支渠

支渠高于地面的支渠

双线高于地面支渠

地下渠道、暗渠

地下渠道、暗渠的

出水口

8

DB12/T633—2016

要素大类要素中类要素小类要素子类要素细分类

双线沟渠的渠首

渠首

单线沟渠的渠首

依比例尺的输水渡槽(高架渠)

输水渡槽半依比例尺的输水渡槽(高架渠)

不依比例尺的输水渡槽(高架渠)

输水隧道

倒虹吸

依比例尺的涵洞

涵洞

沟渠半依比例尺的涵洞

单线干沟

干沟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