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156-2023 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DB63/T 2156-2023 The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harmful organis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grassland area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2156-2023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3-08-28
实施日期
202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0020

CCSB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156—2023

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2023-08-28发布2023-1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1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海东市乐都区林业和草原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红妍、雅琴、吴延瑾、李仑、钱鹏、慈建勋、马旭康、赵宝伟、王贤颖、李

全亮、于瑶、刘华、卢成保、何清萍、宋锡康。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2157—2023

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流

程。

本文件可作为选择专业化组织的依据,适用于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专业化服务组织、技术推广单位对

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63/T164草地地面鼠害防治技术规范

DB63/T165防治草地害虫技术规范

DB63/T241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DB63/T331草地害鼠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DB63/T332草地蝗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DB63/T333草地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DB63/T393草地鼠虫害、毒草调查技术规程

DB63/T1416草原蝗虫监测技术规范

DB63/T1417草原毛虫监测技术规范

DB63/T1418高原鼢鼠监测技术规范

DB63/T1419高原鼠兔监测技术规范

DB63/T1990生物防控草原虫害技术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控服务质量评价

按草原有害生物害虫、害鼠、毒害草的防控相关标准或服务合同约定要求,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的

服务方案、服务过程、服务效果及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定量客观评价。

3.2

内评价

1

DB63/T2157—2023

被服务方依据事先达成的服务合同及任务要求,开展验收前内部评价。

3.3

外评价

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服务效果与服务质量开展第三方评价。

4评价原则

4.1公开、公正和客观。

4.2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

4.3过程、目标和效益兼顾。

5评价方式

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对实施方案、组织管理、服务过程、服务成效开展内评价。服务单位评价信息

表见附录A。

聘请不应少于5名业务专家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和防控效果外评价。

6评价方法

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的关键过程和要素,开展经验判断与专家打分,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制约因

素层的递阶层次结构,测算各因子对目标的权重和服务效果,相关指标及权重见附录C。

7评价指标

7.1服务组织

7.1.1资质条件

应满足以下条件:

a)企业具有营业资质、法人资质及相关业绩;

b)直升飞机、无人机、大型机械人员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其余工作人员应具备植保及相关专业知

识和技能。

7.1.2基本条件

应满足以下条件:

a)服务各类标识设置齐全;

b)各类防治机械种类齐备,性能良好,存放安全;

c)药剂“三证”齐全(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和农药标准),质量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d)防护用品齐全,质量有效。

e)档案资料齐全。

7.1.3组织管理

2

DB63/T2157—2023

应满足以下条件:

a)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明确,管理制度健全;

b)人员配备、作业设计和技术措施合理有效。

7.2资料评价

7.2.1调查监测资料

7.2.1.1防控前规划

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区域内的害鼠、害虫、毒害草的种类、密度、分布、发生危害情况、生境特点

及三年内的防控情况记录,进行防控前区域规划。

7.2.1.2防前、防后调查监测资料

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前、防控后开展监测调查资料进行科学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评价。

7.2.1.3监测分析报告

需出具图文并茂的监测分析报告,说明防控规划的合理性。

7.2.2防控资料

7.2.2.1合同档案

防控任务实施前,防治服务机构根据防控计划签订防控合同并提出质量要求。

7.2.2.2实施计划及方案

对服务方的具体实施计划进行评价,包括技术方案、技术流程、进度安排、人员、药剂及机械配置

的合理性,防控措施、长效防控措施等提出质量要求。

7.2.2.3现场实施记录

对服务方的现场实施记录进行评价,管理记录和操作记录明确完整,内容包括:防制日期、防制对

象、防制场所、防制人员,使用器械、药物、剂型、药量、施药方法,问题或建议等,服务采购单位

确认签字。

7.2.2.4质量控制资料

对服务过程中各阶段防控工作的内部质量控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

a)日常质量控制记录;

b)设备、药剂及防护用品的相关记录。

8评价流程

8.1成立评价小组

经内评价后,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评价小组。

8.2信息登记

评价前登记被评价单位的基本信息,见附录B。

3

DB63/T2157—2023

8.3评价打分

将调查、收集资料及整理数据,按照附录C的要求,逐项打分,并计算权重的分值。

8.4评价等级

综合评价后可将服务质量等级分为:优质、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等级区间分别为:

a)优质:服务质量等级等分区间为91分~100分;

b)良好:服务质量等级等分区间为81分~90分;

c)合格:服务质量等级等分区间为60分~80分;

d)不合格:服务质量等级为60分以下。

8.5评价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概述;

b)评价内容,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方法、抽样情况等内容,对资料、过程和效果进行

分析评价;

c)评价结论;

d)问题与建议;

e)附录,包括数据、影像资料等。

9服务质量评价

9.1技术质量

9.1.1调查监测

对防控前后草原有害生物种类、密度、发生面积、危害面积、防控效果进行调查监测。调查监测评

价应符合DB63/T393、DB63/T331、DB63/T332、DB63/T333、DB63/T1416、DB63/T1417、DB63/T1418、

DB63/T1419的规定。

9.1.2防控过程

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a)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方法科学有效且经济环保,防控效果应达到服务合同要求。

b)对服务人员的数量、防控作业规范与服务合同,防控方案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c)对药剂、机械的进出库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技术流程,防控措施按照DB63/T164、DB63/T165、

DB63/T241要求进行评价。

9.2过程质量

9.2.1管理质量

管理制度及标准实施有效,有应急预案,信息服务等质量保障措施。

9.2.2质量保障

技术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