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079-2016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YD/T 3079-2016 Overal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internet long-term 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s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079-2016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4-05
实施日期
201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30

M21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79-2016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mobileapplicationalwaysonlinesystem

2016-04-05发布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79-2016

目次

g......................................................................................II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要求..........................................................2

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组网...................................................................4

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功能要求...............................................................5

实体状态与标识...........................................................................8

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流程.................................................................10

协议与接口消息..........................................................................16

YD/T3079-2016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终端与平台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何蛲、胡博、王磊、董昊、叶新江、彭锦等。

YD/T3079-2016

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终端中间件与消息代理服务器架构的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要

求、组网要求、系统模块功能要求、业务流程、协议与接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移动应用长在线推送系统草案1.0

YDC043无线应用协议(WAP)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长在线/永远在线AlwaysOnline

用户终端永远保持数据连接或者长时间保持数据连接的状态。

3.1.2

AOI客户端AOIClient

实现AOI服务保持长在线的客户端。AOI客户端不处理应用程序的具体内容,仅向应用客户端提供

AOI服务的各项功能。AOI客户端需要安装在移动终端上并在AOI服务器上成功注册。

3.1.3

AOI服务器AOIServer

实现AOI服务保持长在线的连接的服务器。接受AOI客户端的注册请求,并完成应用服务器和应用

客户端之间的消息转发。

3.1.4

AOI应用客户端AOIClientApplication

通过AOI客户端使用或触发AOI服务的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应用。例如:终端上的VoIP应用、

即时通信应用等都可能是应用客户端。

3.1.5

AOI应用服务器AOIServerApplication

通过AOI服务器使用或触发AOI服务的网络侧的应用。例如:网络侧的VoIP应用、即时通信应用等

都可能是应用服务器。

YD/T3079-2016

3.2缩略语

下列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OIAlwaysOnlineInfrastructure长在线应用系统

AOICAAlwaysOnlineInfrastructureClientApplicationAOI应用客户端

AOISAAlwaysOnlineInfrastructureServerApplicationAOI应用服务器

AOPAlwaysOlineProtocol长在线通信协议

CARMClientAppliationResentialModule应用客户端驻留模块

CCGContentChargingGateway内容计费网关

DESDataEncryptionStandard数据加密算法

GGSNGatewayGPRSSupport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

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OMAOpenMobileAlliance开移动联盟

PCRFPolicyandChargingRulesFunction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

PDSNPacketDataServiceNode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SARMServerApplicationResidentialModule应用服务器驻留模块

SMSShortMessagingServic消息服务

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安全传输层协议

4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要求

4.1总体架构

如图1所示,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主要涉及AOI客户端、AOI服务器、应用客户端驻留模块(CARM)

与应用服务器驻留模块(SARM)4个功能实体。其中,AOI客户端与AOI服务器构成移动长在线应用系

统的核心部分;CARM是应用客户端中通过AOI客户端使用AOI服务的模块;SARM是应用服务器中里通

过AOI服务器使用AOI服务的模块。AOI代理服务器是该架构中的可选实体,可部署在NAT环境下,协

助AOI服务器向AOI客户端寻址和转发通知消息。

图1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WAP推送代理网关与WAP推送客户端的功能与接口见YDC043。

2

YD/T3079-2016

4.2功能实体

4.2.1AOI客户端

AOI客户端是驻留用户终端上的中间件,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管理/设备上的应用客户端程序相关的AOI启用功能;

一接受从应用客户端发出的注册/登记/注销请求;

—接收来自应用客户端的通知订阅请求,将通知订阅请求发送至AOI服务器;

一接收来自AOI服务器的通知消息,将通知消息转发至应用客户端;

—管理AOI客户端与AOI服务器间的共享AOI连接;

一应用客户端管理(例如,添加,删除,更新);

一管理(如查询、更新)不同的应用客户端的状态信息(例如注册、未注册)等。

4.2.2A0I服务器

AOI服务器长在线应用系统的系统侧设备,应具有应用管理、鉴权管理、通知消息管理、通道管理、

统计分析等功能。

应用管理功能负责接收与处理来自于应用服务器以及AOI客户端的注册与注销消息,并对应用服务

器的状态以及应用客户端的状态与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保存。

鉴权管理功能负责对AOI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受理和鉴权等。

通知消息管理是指接收应用服务器发来的消息通知,并将其根据用户策略/发送策略(可选)等发至

目标AOI客户端。

通道管理是指对AOI消息推送通道的激活、去激活、状态维护记录以及对通道的状态查询与选择等。

统计分析与日志是指系统应记录管理员的每次操作配置以及消息统计等信息。

4.2.3AOI代理服务器

AOI代理服务器位于运营商网络内部,用于部署了NAT设备的网络中,协助AOI服务器向AOI客户端

进行寻址转发通知消息。例如,通过WAP网关或者Web网关上网时,可选部署AOI代理设备,主要实现

AOI服务器中通道管理的功能。AOI代理服务器是长在线应用系统的可选功能实体。

4.2.4应用客户端驻留模块(CARM)

应用客户端中通过AOI客户端使用AOI服务的功能模块,主要功能包括:

a)向AOI客户端进行注册或注销;

b)接收AOI客户端转发的消息通知,并将其送到应用相应处理模块。

4.2.5应用服务器驻留模块(SARM)

应用服务器中通过AOI服务器使用AOI服务的功能模块,主要功能包括:

a)向AOI服务器进行注册或注销;

b)将应用服务器的消息通知等发送给AOI服务器。

4.3接口

4.3.1AOI-1接口

AOI服务器端暴露的接口,由客户端使用:

一向AOI服务器注册/取消注册AOI客户端;

一向AOI服务器注册/取消注册应用客户端;

3

YD/T3079-2016

—向AOI服务器订阅通知消息;

一向AOI服务器反馈通知消息的发送状态;

一发起通知通道建立流程。

4.3.2A0I-2SP

AOI客户端暴露的接口,由AOI服务器或者AOI代理使用:

一向A0I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

一检查消息通知发送状态;

一初始化消息通道的建立。

4.3.3AOI-3}gP

AOI客户端暴露的接口,由应用客户端使用:

一应用客户端向A0I客户端注册/注销;

一从AOI客户端订阅和接收通知消息。

4.3.4八〇1-4接口

AOI服务器暴露的接口,由应用服务器使用:

一应用服务器向AOI服务器端注册/注销请求;

一向AOI服务器端发送消息通知等;

一向A0I服务器请求发送消息的状态通知;

一A0I服务器向A0I应用服务器送回多个消息通知的状态信息。

4.3.5AOI-5mn

可选接口。当部署了AOI代理服务器时,在AOI代理服务器与AOI服务器之间应符合AOI-5接口。

4.3.5.1静态NAT

当网络中使用了静态NAT时,该接口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一当使用UDP通知消息通道时,AOI服务器通过该接口请求AOI代理服务器向A0I客户端发送指令,

指导AOI客户端发起面向连接的通知通道建立流程;

一当使用TCP通知消息通道时,AOI服务器通过该接口发起面向连接的通知通道建立流程;

一当使用TCP通知消息通道时,向A0I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

一检查通知消息的递送状态。

4.3.5.2动态NAT

当网络中使用了动态NAT组网时,该接口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一通过心跳维持AOI代理与AOI服务器之间的长连接;

一将消息通知从AOI代理发送至AOI。

5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组网

5.1在网络中的位置

图2说明了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在网络中的位置。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中的A0I客户端可以采用中间

件方式预装在移动终端中或者通过下载安装。CARM在应用程序中运行,SARM在应用服务器中运行;

在无NAT实体的网络中,AOI服务器均应部署在PDSN、GGSN或者其他等同移动数据网服务节点的网元

YD/T3079-2016

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在有NAT功能实体的网络中,AOI服务器应部署在在NAT与应用服务器之间,而在

NAT与移动数据网服务节点之间可选部署AOI代理。

图2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在网络中的位置

5.2与外围系统的接口

本标准不考虑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与电信计费、PCRF、CCG等系统的关联接口。

6移动长在线应用系统功能要求

6.1认证功能与实体管理

6.1.1AOL服务器对应用服务器认证

AOI服务器应对应用服务器进行认证,只有通过认证后,应用服务器才可以使用AOI服务器提供的

服务。

可以使用应用标识、静态密码并联合应用服务器IP地址的方式进行应用认证。

开通AOI业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静态密码以及服务器地址(允许8〜16个)应事先在AOI服务器上

记录。

可选使用TLS协议,AOI服务器作为TLS的服务器端,应用服务器作为TLS的客户端,具体方式请参

见IETFRFC2246。

6.1.2AO丨服务器对应用客户端认证

AOI服务器可选对应用客户端进行认证,认证方法应使用应用标识、静态密码的方式。

6.1.3AOI服务器对AOI客户端的认证

可以使用静态密码认证,也可采用TLS协议使用证书进行认证。

6.1.4AOI代理与AOI服务器之间的认证

AOI代理与AOI服务器之间可选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可以采用IP地址认证。

6.2总体功能要求

在无NAT实体的网络中,AOI架构由终端侧AOI客户端和网络侧AOI服务器组成,两者之间建立

消息通知推送通道。AOI服务器收集应用服务器的消息通知,统一通过推送通道,把消息通知推送至AOI

客户端,AOI客户端把消息通知分发至终端内启用了AOI功能的应用客户端。AOI架构应能替代现有长

5

YD/T3079-2016

在线业务所采用的IP长连接和心跳机制,通过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