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2672-2020 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1/ 2672-2020 DB51/ 2672-2020 Boiler Ai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in Chengdu Cit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四川大学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40
Z6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2672—2020
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forboilersinChengdu
2020-03-04发布2021–01–01实施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3
5污染物监测要求.....................................................................4
6实施与监督.........................................................................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锅炉大气污染
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浓度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锅炉排放的水污染
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和四川省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的
国家和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是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
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颁布的排污许可证执行。
本标准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四川大学。
本标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2020年1月14日批准,2021年1月1日实施。
本标准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解释。
i
DB51/2672—2020
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锅炉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的最高允
许排放浓度限值和烟气黑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燃油、燃气和燃生物质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70KW以上的热
水锅炉、各种容量的汽水两用锅炉、热风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拋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等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使用重油、渣油、轻柴油、醇醚燃料(如甲醇、乙醇、二甲醚等)等其他液体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
中燃油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使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及其他气体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气锅
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锅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
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最新版本(包括标准的修改单)。
GB5468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398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543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8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026.4-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调节支承 1999-08-06
- SJ 3183-1989 双卡套式管接头系列 1989-02-10
- YB/T 5335-2006 五氧化二钒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 2006-07-27
- HB 5284-1984 航空用GH220合金热轧棒材技术条件 1984-06-18
- HB 4152-1988 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通孔用带后引导的硬质合金直柄机用阶梯铰刀 d=6.0~9.5mm 1988-04-09
- HB 3346-1981 9 弧齿锥齿轮单面盘铣刀(试行) 1981-11-02
- HB 7068.4-1994 射频无反射室用聚氨酯泡沫吸波材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明火燃烧和热幅射产生毒性气体试验 1994-10-31
- JB/T 8377-1996 电热远红外型 芯烘干炉 技术条件 1996-04-22
- JB/T 8234-1999 看谱镜 1999-08-06
- QJ 20040.3-2011 不锈钢螺钉垫圈组合件 第3部分: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 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