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173-2024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规程
DB35/T 2173-2024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Monitoring Procedur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福建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 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松溪县农业农村局、 闽榕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 闽侯县农业农村局。
- 起草人:
- 杨文文、程晓明、王维奇、焦雯珺、张盛平、陈勇强、林偲妍、赵弘、张永勋、詹生威、张炳铃、林喜盈、罗逢华、林少颖、叶丽萍、王晟苏、卢子竑、严锦华、傅晓萍、杨帝春。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5.020.99
CCSA0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73—2024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规程
Monitoringprocedurefor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
2024-05-09发布2024-08-0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217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工作原则........................................................................1
5监测范围............................................................................2
6监测内容............................................................................2
7监测方法............................................................................2
8监测主体............................................................................2
9监测工作流程........................................................................3
附录A(资料性)记录表................................................................4
参考文献...............................................................................8
I
DB35/T217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福建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尤溪县农业农村局、安溪县农
业农村局、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松溪县农业农村局、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闽侯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文文、程晓明、王维奇、焦雯珺、张盛平、陈勇强、林偲妍、赵弘、张永勋、
詹生威、张炳铃、林喜盈、罗逢华、林少颖、叶丽萍、王晟苏、卢子竑、严锦华、傅晓萍、杨帝春。
II
DB35/T2173—2024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原则、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主体、监
测工作流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其他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
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
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和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3.2
核心区corearea
经有关部门批准认定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域。
3.3
监测monitoring
收集分析数据并形成报告,以便掌握现状并及时发现和认知风险。
4监测工作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与内涵为基础,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要素为重点确定监测工作,明确
监测流程与指标体系。
1
DB35/T2173—2024
4.2实用性原则
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出发,考虑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类型、方法适用性、资料可获得
性确定监测工作,以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实现监测工作与动态保护管理工作相结合。
4.3前瞻性原则
从遗产所在地自然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出发,确定监测工作和指标体系,为遗产地保护与发展
趋势分析以及提出预防性保护措施和前瞻性发展建议奠定基础。
5监测范围
经有关部门批准认定的遗产地区域。
6监测内容
6.1遗产系统特征监测
6.1.1对遗产地食物与生计保障状况开展监测。包含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业就业与经济收
入等。监测相关表单参见附录A中表A.1。
6.1.2对遗产地关键农业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开展监测。包含农业生物资源特征、农
业环境质量、农业土地利用情况等。监测相关表单参见附录A中表A.1。
6.1.3对遗产地传统技术与知识开展监测。包含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应对等
关键技术与知识。监测相关表单参见附录A中表A.1。
6.1.4对遗产地传统文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T 947-2009 油茶籽油(水酶法) 2009-05-26
- DB13/T 1011-2009 粉丝 2009-03-09
- DB35/T 940-2009 复水日晒笋干软罐头 2009-05-26
- DB35/T 945-2009 红糖姜茶 2009-05-26
- DB35/T 951-2009 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与编制规则 2009-07-31
- DB35/T 941-2009 日晒笋干制品 2009-05-26
- DB13/T 1012-2009 淀粉肠 2009-03-09
- DB13/T 1044-2009 真空包装熟制鲜食玉米 2009-04-08
- DB13/T 1052-2009 香河肉饼 2009-03-26
- DB13/T 1010-2009 甜玉米罐头 20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