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2/T 1001-2018 无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
DB3202/T 1001-2018 Wuxi C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eve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江南大学、江苏极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协会
- 起草人:
- 于秀明、周平、杨梦培、王程安、张星星、周文栋、戴可为、刘华民、李士杰、唐晓旭、潘卓、徐杰、焦提兵、周晔珺、郭大宏、李新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
L67
DB3202
无锡市地方标准
DB3202/T1001—2018
无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18-12-24发布2019-01-01实施
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02/T1001—2018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模型..............................................................1
3.1模型构成......................................................................1
3.2等级..........................................................................2
3.3能力要素......................................................................2
3.4模型应用......................................................................3
4基础级(一级)....................................................................3
4.1能力管理......................................................................3
4.2人员..........................................................................4
4.3资源..........................................................................4
4.4技术..........................................................................4
4.5制造..........................................................................5
4.5.1概述......................................................................5
4.5.2设计......................................................................5
4.5.3生产......................................................................5
4.5.4物流......................................................................6
4.5.5销售......................................................................7
4.5.6服务......................................................................7
5拓展级(二级)....................................................................8
5.1能力管理......................................................................8
5.2人员..........................................................................8
5.3资源..........................................................................9
5.4技术..........................................................................9
5.5制造.........................................................................10
5.5.1概述.....................................................................10
5.5.2设计.....................................................................10
5.5.3生产.....................................................................11
5.5.4物流.....................................................................12
5.5.5销售.....................................................................12
5.5.6服务.....................................................................13
6引领级(三级)...................................................................13
6.1能力管理.....................................................................13
I
DB3202/T1001—2018
6.2人员.........................................................................14
6.3资源.........................................................................14
6.4技术.........................................................................15
6.5制造.........................................................................15
6.5.1概述.....................................................................15
6.5.2设计.....................................................................15
6.5.3生产.....................................................................16
6.5.4物流.....................................................................17
6.5.5销售.....................................................................18
6.5.6服务.....................................................................18
参考文献............................................................................19
II
DB3202/T10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
府、江南大学、江苏极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
司、无锡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秀明、周平、杨梦培、王程安、张星星、周文栋、戴可为、刘华民、李士杰、唐
晓旭、潘卓、徐杰、焦提兵、周晔珺、郭大宏、李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DB3202/T1001—2018
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的智能制造已
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
《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无锡
市智能制造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全市智能制造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
实施意见》、《无锡市“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
展,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生态,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无
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为无锡市企业智能工厂评价、智能车间诊断等提供标准规范支持。
IV
DB3202/T1001—2018
无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无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模型,包括等级、能力要素和要求,规定了能力要素在不同
等级下应满足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流程型制造企业和离散型制造企业识别、规划和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和第三方机
构评估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的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
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系统与模式的总
称。
2.2
智能制造能力capability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
企业在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过程中所拥有的技术、方法、服务等的综合体。
3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模型
3.1模型构成
本模型由等级、能力要素、要求和关键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每个等级规定了企业在能力管理、
人员、技术、资源和制造方面的要求。等级反映了企业不同阶段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能力要素给出了
智能制造能力水平提升的关键方面,要求规定了能力要素在不同等级下应满足的具体条件,关键指标是
评价智能制造能力的关键参数。
1
DB3202/T1001—2018
图1模型构成
3.2等级
3.2.1本模型定义了逐步提升的三个等级,自低向高分别为基础级(一级)、拓展级(二级)和引领
级(三级),较高的等级涵盖了低等级的要求,等级的提升应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实现。等级如图2所示。
图2等级
3.2.2基础级(一级):企业制定智能制造战略规划,具备人员和软硬件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
核心业务环节(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信息化管理。
3.2.3拓展级(二级):企业在覆盖的业务领域(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数字化改造
并取得成效,实现对业务的优化。
3.2.4引领级(三级):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跨业务的集成和整合,基于模型驱动业务优化,有可能
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3.3能力要素
能力要素包括制造、人员、资源和技术,如图3所示,人员包括岗位结构、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资
源包括工业软件、装备、网络和平台4个能力域;技术包括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
术3个能力域;制造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5个能力域,并进一步分解为产品设计、工艺设
计、工艺优化、采购、计划与调度、生产作业、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保管理、能源管理、仓储与配
送、运输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产品服务15个能力子域;能力管理包括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能力子域进行裁剪。
2
DB3202/T1001—2018
图3模型框架
3.4模型应用
本模型可用作:
a)诊断的工具;
b)改进的方法;
c)决策分析的依据。
4基础级(一级)
4.1能力管理
能力管理的基础级要求见表1。
表1能力管理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a)企业战略应包含智能制造相关战略;a)企业战略中包括智能制造相关内容;
b)应对智能制造进行规划,至少包括了单个项目级规划,b)智能制造项目方案;
策划并由企业副总以上级别分管智能制造推进工作;c)智能制造推进负责人,副总以上级别;
c)策划如何管理并持续改进智能制造能力,建立自评估d)自评估机制。
机制。
a)企业应编制智能制造的实施计划;a)智能制造实施计划;
实施
b)形成实施记录。b)实施记录。
3
DB3202/T1001—2018
表1(续)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a)定期评审智能制造关键指标,以确保智能制造能力的a)自评估报告;
适宜性和有效性;b)指标检查记录。
检查b)检查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注:可通过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自
评估
建立智能制造能力管理改进机制,及时修正能力管理中无
改进
的缺陷。
4.2人员
人员能力要素包括岗位结构、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人员的基础级要求见表2。
表2人员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a)企业内部确定了实施智能制造相关工作的职能部门、a)智能制造推进部门;
岗位结构人员编制规划及领导者;b)分管智能制造的领导者;
b)建立智能制造人员能力的发展规划。c)人力资源配置与规划。
a)确定了从事智能制造相关工作的人员所需要的技能和a)岗位说明书、任职要求;
经验,员工依据经验能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b)培训制度、考核制度。
人员技能
b)建立智能制造人员培训体系、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
养机制。
4.3资源
资源包括工业软件、装备、网络、平台4个能力域。资源的基础级要求见表3。
表3资源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工业软件企业在部分或单一环节使用了工业软件与软件功能匹配的使用手册
装备企业在关键工序开始使用数字化、自动化装备与数字化、自动化装备功能匹配的使用手册
网络企业实现了部分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网络覆盖初步构建了办公网和生产网
平台无要求无
4.4技术
技术包括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3个能力域。技术的基础级要求见表4。
表4技术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a)已形成数据获取初步规划;a)数据自动采集率;
数据获取技术b)能够手动采集获取数据,在业务环节局部应用自动数据采b)数据获取规划。
集技术,实时获取数据。
4
DB3202/T1001—2018
表4(续)
能力域要求关键指标
a)已形成数据应用规划;a)数据挖掘利用率;
b)能够对已有数据进行规范管理;b)数据应用规划。
数据应用技术
c)能够利用离散数据及已有部分系统数据进行人工分析,提
供基础决策依据。
a)已制定并落实工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a)工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
b)已成立工业信息安全协调小组;b)工业信息安全协调小组;
信息安全技术
c)应针对关键工业控制系统,定期开展工业信息安全的风险c)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的评估记录。
评估。
4.5制造
4.5.1概述
制造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5个能力域。制造的基础级要求见4.5.2~4.5.6。
4.5.2设计
设计能力域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艺优化三个能力子域。设计的基础级要求见表5。
表5设计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子域要求关键指标
a)根据产品设计规范,开展二维或三维产品设计,对产品a)标准、规范、制度及其应用有效性;
进行设计验证;b)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覆盖范
b)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围;
产品设计
c)人工实现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间协同;c)协同设计的过程文档;
d)基于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经验,开展产品设计和更新优d)产品设计输入文档。
化迭代。
a)建立基于设计经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a)标准、规范及其应用有效性;
b)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开展物理性的工艺验证;b)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覆盖范围;
工艺设计c)人工实现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间协同;c)物理性工艺验证记录;
d)建立并执行管理制度,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检索、查阅d)协同设计过程文档;
文档。e)工艺文档管理制度及使用有效性。
a)应具有工艺规程管理规范;a)工艺规程电子台账;
工艺优化
b)基于工艺数据、人工经验进行工艺优化。b)工艺优化案例。
4.5.3生产
生产能力域包括采购、计划与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和能源管理7个能
力子域。生产的基础级要求见表6。
5
DB3202/T1001—2018
表6生产的基础级要求
能力子域要求关键指标
采购a)应建立采购计划与执行的标准流程规范;a)采购计划与执行制度/规范;
b)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采购业务执行过程中订单、收b)采购业务流程电子记录;
货、发票、账款等信息;c)供应商管理规范;
c)应建立供应商管理规范;d)供应商评价标准。
d)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商的寻源和评价。
计划与调度a)应基于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等基础信息,编制主生产计划;a)主计划和详细生产计划;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3411.105-1999 7:24圆锥/强制传动的莫氏圆锥长型中间套 尺寸 1999-05-20
- JC/T 611-1995 链式切条机 1995-12-29
- SHS 04354-2004 DSN型末道针梳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SJ/T 9539-1993 黑白电视广播接收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1993-07-11
- JB/T 9158.9-1999 卧式多轴自动车床辅具 切断正刀夹尺寸 1999-05-20
- JT/T 29.21-2004 交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 港口 第21部分:港口行李员 2004-08-17
- LD 51-1994 管式电焊排烟机技术条件(附编制说明) 1994-02-17
- HB 6728-1993 生产过程中的库房管理 1993-09-15
- HG/T 3266-2002 工业用硫脲 2002-09-28
- JB/T 3411.111-1999 莫氏锥柄铣刀杆 尺寸 1999-05-20